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本:“精益制造”制造日本品牌

中国人对日本品牌有过最高的认知度,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家电品牌完成了对中国消费者和中国企业最早的品牌启蒙。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其工业化发展,在经历了“二战”的惨败之后,其经济和工业竞争力一度创造了惊人的崛起速度,工业发展与品牌塑造有着鲜明的特色。

日本是欧美以外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亚洲第一个工业强国。19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中日甲午战争的胜利及《马关条约》为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之后,日本重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在1913—193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已处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列。

“二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受重创,1945年经济总量只有战前一半左右。“二战”以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迅速复苏。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5—1955年是战后恢复阶段,军用制造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这一历程中最兴盛的是汽车产业。随着国民购买力的快速提升,电器产业也得到强劲发展。日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国民收入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1956—1972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其主要经济指标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或超过欧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为稳定增长时期,也是日本由工业化国家向工业强国转型的阶段。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增速减缓,但在全球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日本后工业发展阶段的调整期,由于经济泡沫的崩溃,经济持续低速甚至负增长,日本经济进入“失落的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日本通过超常规发展,从一个贫穷的战败国崛起成世界经济强国,这段历程被称为经济史上的奇迹。其中,日本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造就了丰田、本田、日产、索尼、松下、东芝等全球知名品牌,这些品牌至今仍在世界品牌价值榜单上熠熠生辉。

日本汽车产业与品牌发展:政策扶持,精益制造,便捷实用

“二战”前,日本汽车工业已经具备相当基础,并开始服务于军事扩张的需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汽车企业创建起来,如马自达(1920年)、铃木(1920年)、日产(1933年)、丰田(1937年)等。1936—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陆军大批采购卡车,原本销路暗淡的丰田卡车一售而空,获得巨大利润。

“二战”之后,一批新的汽车品牌诞生,如本田(1948年)、斯巴鲁(1953年)、雷克萨斯(1983年)等,它们主要致力于经济型民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日本政府对于出口导向型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在“道奇路线”所确定的日元超低汇率的优势下,将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国,日本对外贸易迅速扩张。1961—1973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9.8%,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汽车出口也大幅增加,其汽车品牌开始被全球市场所熟悉。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政府的政策扶持。战后,日本政府将汽车产业确定为日本的支柱产业,制定了自己的民族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其产业政策内涵丰富,而且在不同时期都能与时俱进。在经济恢复期,日本汽车产业政策以引进技术和保护扶持民族品牌为中心,对外国汽车实行高关税等进口限制;在高速发展时期,日本则提出了建立汽车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以集约化生产体系建立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经过产业整合,日本汽车产业最终形成丰田、日产、本田三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三菱、马自达、五十铃三家中型企业,以及富士重工、铃木、大发、日野四家小规模微型车和卡车企业的格局;低速增长时期,以技术开发和环境保护为中心,日本制定了多项政策,引导和促进汽车产业向环保方向发展,为今天的节能汽车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日本汽车制造业为现代生产管理科学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以“丰田模式”为代表的精益化管理方式。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综合了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和优点,以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准时生产(Just In Time,JIT)为核心,“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对生产计划和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1996年,美国学者James P. Womack和英国学者Daniel T. Jones在《精益思想》一书中将TPS归纳为“精益制造”。

基于精益制造模式,日系汽车锻造了独特的品牌特性。日本汽车品牌从廉价的中小型车起家,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在技术上,不盲目追求科技的先进性和用材的奢华,而是在低油耗的基础上展示出电子系统和引擎研制技术的创新性;在设计上,注重用户体验,使用便捷,外观时尚,更新换代周期较短。也就是说,日本汽车制造的哲学是“够用就好”,擅长于在有限资源内为用户提供最好的质量和体验。这形成了与美国、德国的汽车形成迥然不同的差异化路线,为其汽车产业的发展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日本电子产业与品牌发展:研发为先,创造需求,引领时尚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电子产业成为日本另一个高速成长的产业。1980年,日本的一般机械和电器的出口超过了钢铁、化工和船舶等重工产业的总和;1990年,一般机械和电器的出口几乎占到日本工业品出口的一半。

电子产品制造属于典型的装配制造产业,具有技术模仿快、零部件多等特征。日本政府选择电子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一方面可以迅速吸收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多元化产业集群,扩大就业,刺激经济快速发展。

日本在战后引进的技术有一半来自美国。在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学习之后,日本开始致力于自主研发,大型电子企业是日本科技研发的重要机构。国际专利合作协定(PCT)对全球企业进行的国际专利数量调研显示,松下、索尼等日本电子企业的知识产权数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日本政府也通过增加科技研发补贴、节能家电环保点补贴等鼓励电子装配产业的技术升级。

日本电子产业品牌除了看重技术之外,还非常重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市场需求,因此成为个人电子消费市场的领潮者。

以战后成立的索尼为例。20世纪70年代,索尼生产了第一台民用的Betamax 规格的SL-300,一举成为全球的消费性电子影像大厂。1979年,索尼推出的Walkman(便携式立体声随身听),定位在青少年市场,创造了风靡全球的“耳机文化”,开启了个人电子设备的时代。

日本的其他电子品牌也表现不俗。比如,夏普的袖珍计算器、精工的石英表都成为风靡全球的大众电子消费产品,JVC推出的VHS 录像带一直畅销到2000年左右才被DVD摄像机和播放机所取代。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出口国,充分重视青少年市场的任天堂成为全球电子游戏产业的巨擘。

日本的电子产业具有典型的出口导向,基本上都将国外市场当作主战场。早在1922年,日本电风扇就开始出口到亚洲。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允许企业建立综合商社来协调各企业的出口贸易,甚至以法律形式允许这些综合商社不受垄断法的限制。日本最大的9个综合商社贸易额占日本贸易总额的50%以上。

2012年,日本政府将富士通、瑞萨、松下三大半导体厂商旗下的芯片业务合并到一起,与日本产业革新机构合作,成立新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增强了半导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松下幸之助创建的松下公司是引用先进技术和拓展海外市场的典范。20世纪50年代,松下与荷兰飞利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1959年在美国建立分公司,1961年在泰国建立生产工厂,这是日本“二战”后第一家国外生产工厂。1965年,松下在美国建厂,70年代一举超过美国无线电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制造商,并且成为当时全球技术最领先的电视机制造商之一。

低迷中的坚守:“IT立国”再出发

日本电子产业向海外扩张的过程引起了欧美市场的警觉。索尼大约80%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1989年,索尼陆续并购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电影与音乐部门,壮大了索尼影视(SPE)的实力,使其从硬件制造向影像娱乐产业快速拓展。这一单60亿美元的收购成为当时日本最大的海外并购案,被当时的美国人视为日本对美国的“经济入侵”。

日美经济贸易摩擦日益严重,1985年西方五国(美、日、英、法、德)财长和央行行长通过会议制定了“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同时,美国也开始对日本企业的技术引用进行严厉防范,日美专利纠纷频繁发生。美国IBM公司相继与日本的富士通、日立公司出现专利纠纷,松下、夏普、东芝、美能达等大企业也都曾遭到美国企业的起诉,结果多以日方企业败诉并向美方赔偿高额专利费而告终。

在内外部金融、经济和贸易的不利形势下,日本经济出现危机。1985—1988年,日本股市泡沫破灭;自1991年开始,地价持续下跌,日本经济陷入严重低迷状态。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日本经济再次出现负增长,2011年的大地震对日本低迷的经济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早期带领日本企业走向成功的“多元化扩张战略”使其产品往往大而全,垂直型管理机制渐渐出现僵化的弊端,日本企业的创新势头出现一定停滞。日本电子产品在高端市场面临美国、韩国的挑战,在中低端市场面临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夹击。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日本电子产业在进入21世纪之后急剧下滑。

从2008年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在黑电和白电领域均遭遇“滑铁卢”,从2009年起,日本家电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日本电子巨头夏普几乎走到破产边缘,2016年,富士康以3 890亿日元(折合35亿美元)收购夏普66%的股份,这是中国企业历史上首次收购日本知名的家电品牌。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日本企业更是错失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两次技术变革,在软件和手机产业上的表现不如人意。

从工业制造业角度看,日本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一直处于高端位置。尽管日本在大众消费市场中的份额日益下降,但日本企业在半导体及关键部件上的技术能力仍居于世界电子产业的上游核心领域。目前,尽管全球智能机市场基本被美国的苹果、韩国的三星和LG及中国的华为等品牌占据,但日本在手机关键元器件上的市场占有率仍非常高。村田制作所、TDK、京瓷、日本电产、日东电工、阿尔卑斯电气等电子零部件大型企业近年仍继续保持着强劲的业绩,菱瓦斯和日立化成的BT载板材料合计占到全球市场的90%。

21世纪开始,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三个旨在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即e-Japan战略,e-Japan II战略和u-Japan战略。e-Japan战略以宽带化为突破口,致力建设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e-Japan II战略主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金融、教育、就业和行政等领域的实际应用;u-Japan战略旨在建设一个“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网络社会”。

2012年,日本政府又提出了“ICT战略”。“ICT”即“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新兴技术领域,该战略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及云计算”。目前,日本在显示技术、LED技术及视觉技术领域领先欧美和韩国;在半导体、下一代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机器人、RFID/USN(无线射频识别/泛在传感网络)和IT融合技术等领域处于世界顶级水平;在宽带技术相关的芯片领域,日本也遥遥领先。

日本电子企业也在困境中进行战略调整。比如,松下在2012年将16个事业部精简为9个,重点扶持能源解决方案产业、元器件产业和家庭生活电器产业三大支柱产业。日立将战略发展重点集中在发电设备、社会基础设施和高性能新材料领域。

索尼在“四屏战略”(即手机、电视、PC、平板电脑)的基础上,强化其“移动互联战略”。东芝、日本电气、富士通等公司也通过企业战略调整保持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重要地位。

总体来说,今天的日本经济仍旧处于低迷状态。不过,日本政府仍在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巩固其工业强国的地位,并寄望于振兴IT业的举措,力图在最先进的领域继续保持技术领先。 2E8i5OrM2kyfCSCXvzGIJzU9ZA0gO/w6PP29SdWkHXw6DJDgbfQ8nfp/FqZLXk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