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长期占据着制造业的高地,成为质量、品质无可挑剔的代名词。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德国是西方强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后发国家,“德国制造”曾经是英国人对德国产品质量粗陋的蔑称。多年来,德国通过对实体经济坚持不懈的投入,最终将“德国制造”的含义进行了全面反转。
德国工业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工业化早期阶段(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契机,后发制人,在“一战”前即跃升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的战时工业;(1945年—20世纪70年代),随着战后“莱茵模式”的实行,工业高速发展,德国制造与德国品牌走向全球;当代,“德国制造”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转型,提出工业4.0计划。
全球最为知名的德国品牌主要诞生于汽车、机械、电气和高端专业设备等制造业领域,其技术至上、严谨精细的风格源自德国民族的文化特质及其工业制造业坚实稳健的发展历程。
在“德国制造”的产业群落中,汽车品牌尤其熠熠生辉。德系汽车诞生了众多闻名遐迩的品牌:大众汽车公司旗下有大众、斯柯达、奥迪、保时捷和兰博基尼等;宝马汽车公司旗下有宝马、迷你、劳斯莱斯和法拉利等;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旗下有奔驰、迈巴赫和精灵等。
相对欧洲经济的整体衰退,德国以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建立起抵御经济危机的堡垒,而德国品牌科技先进、精益求精、可靠耐用的特质也成为德国精神的代名词。
19世纪中期之前,德国一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1871年普法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统一为德国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19世纪40年代末,德国工业开始快速发展,以1847年创建的西门子公司为代表的电气企业的发展为德国奠定了电气工业的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工业后发制人,发展速度超过英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到1914年,德国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和先进制造业的典范。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企业掀起了创业大潮,许多知名工业品牌便是在这一时期创建的,主要集中在化工、电机、精密仪器等优势产业领域,如蔡司(1846年)、汉高(1876年)、拜耳(1863年)、奔驰(1871年)、宝马(1916年)等。以化工产业为例,1913年,德国三大公司拜耳、巴斯夫(1865年)和赫斯特公司(1863年)加上五家较小的企业几乎拥有了全球90%的染料市场份额。
不过,“德国制造”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早期德国工业从对英美技术的模仿和“山寨”起家,产品设计和技术水平比较粗糙。在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界商品博览会上,德国商品得到“便宜而拙劣”的恶评。随后,德国厂商模仿英国谢菲尔德公司产品的丑闻引起了英国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1887年,英国议会修改了《商标法》,规定所有由德国出口到英国的物品都必须标明“德国制造”。“德国制造”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德国举国上下对制造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质量和工艺水平上奋起直追。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德国制造的产品终于赢得了好评,随后德国逐渐树立起了优质工业的形象。
工业标准化是“德国制造”快速扭转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1907年,穆特西乌斯等人发起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旨在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的设计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1917年,通用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设立,并初步确定DIN产品标准 。目前,90%以上的DIN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今天,德国制造业拥有大量的标准化组织,包括德国机床标准委员会(NWM)、德国电工委员会(DKE)、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等单位下属的12个部门,以及申克(SHENCK)、鲁尔奇(LURGI)、道依茨(DEUTZ)三大公司的标准化室等。工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发展方向,使之实现了长期持续的稳健成长。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制造”打上了深深的战争烙印。“二战”之前,德国政府推出“国民轿车”的概念,提出让经济型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并大力支持大众汽车公司的筹建。大众的厂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厂,比福特公司的战时工厂要大50%。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大力修建高速公路网。与1928年相比,1938年德国的汽车产量增加了153%。
最初,大众计划旨在刺激就业和经济复苏,但在战时首先为军事服务。“二战”期间,德国汽车工业全力投入军工产品的制造,直到1945年才恢复民用生产。战时的设备运输业客观上为德国战后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战”之后,在遵循“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原则下,德国工业开始了新的变革,相继经历了两次转型。
第一次经济转型(1945年—20世纪70年代),德国在战后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即莱茵模式),主要特点是将市场竞争和社会利益均衡结合起来,保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同时,产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汽车、电子和化工等产业的GDP占比排名大幅提升,而钢铁和采煤的排名则下跌。战前的名牌汽车纷纷恢复生产。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汽车产量年增长率达到21%,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在汽车工业的强力拉动下,德国经济开始全面恢复。
在这一时期,面对“日本制造”的异军突起,德国制造业也曾经出现过低谷,但德国企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将制造业重心定位于“高端制造”和“精专制造”:一方面转向对技术要求更高的机械模具设计、大型工业设备、精密机床和高级光学仪器等领域;另一方面开辟小批量定制模式,致力于专业化的工艺密集型产品制造。在这一时期,“德国制造”形成技术先进、工艺精湛、产能灵活、品质优秀与安全性强的独特优势。
第二次经济转型(20世纪90年代)是在两德统一之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部经济转型顺利,两德经济基本实现完全融合,优势互补。产业经济从传统的工业生产为主转向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经济产业为核心。到21世纪初,德国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在欧洲遥遥领先,欧盟10个重点高科技地区中有6个在德国。
相较于欧洲的其他国家,德国保持了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一直将制造业视为主要支柱产业并予以重点扶持。即使经历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实体经济的稳健也让德国经济顺利度过了低谷,在“去工业化”趋势严重的欧洲一枝独秀。
21世纪,为继续保持“德国制造”的优势地位,德国持续推动工业标准化进程,在2005年再次制定标准化战略。2006年,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启动了“标准创新计划”(INS),涵盖光学、能源、医药、纳米、生产技术、安全技术信息通信和航空技术等极为广泛的领域。
同时,为了应对资源危机和世界环境恶化的挑战,德国经济开始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转型,把“德国制造”的新方向定位于科技和绿色制造,以环保产业技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德国更是进一步提出“工业4.0”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以“制造业数字化”为中心,将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进行融合对接,寻求新的动力引擎。同时,为了避开与发展中国家的正面竞争,德国将自己定位于为新兴工业国家提供高端设备的制造者,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互补的产业链。
其一,德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中,德国政府总是首先保护汽车工业:20世纪30年代,政府主导了“经济轿车”的推广;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政府对汽车投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政府通过机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刺激内需市场;在国际事务中,历届德国领导人均积极维护汽车产业利益,甚至成为德国汽车品牌的吹鼓手和代言人。
其二,德国汽车品牌浓缩了“德国制造”的独有特点,即“高端制造”和“精专制造”的结合。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核心是高端技术持续领先。近十年间,德国汽车工业研发投入超过2 000亿欧元,汽车制造商每年申请的技术专利数以千计,其研发强度超过美国、日本等汽车生产大国。从消费者的感知来看,德系汽车具有鲜明的品牌特征:外观稳重、线条有力、严谨典雅;制作工艺注重细节,讲究实用与有效;整车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强。
其三,中小企业成为德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德国博世、采埃孚等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是从精专的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中小企业是“精专制造”的创新主体,被赫尔曼·西蒙称为“隐形冠军”。2010年,德国大约有61.3%的人口受雇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一直得到德国政府的大力扶持。2008年,德国联邦经济部进一步推出“中小企业核心创新计划”(ZIM),为需要开发新产品和改进工艺技术服务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大量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德国汽车工业产业链丰富的供应链资源和坚实的基础,对德国汽车在动力机械、传动系统等设备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其四,德国汽车品牌的企业文化呈现出与英美不同的“工程师文化”。比如,保时捷创始人弗迪南德·波尔舍是汽车设计师出身,而大众集团董事长皮耶希多年来一直负责研发工作。在这些技术型管理者的带领下,德国汽车企业讲求“质量至上”,不断提高产业标准,改进细节,追求精确和完美。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严谨、精细的企业文化又与德国人的个性密切相关。德国人因袭了理性的普鲁士精神,在自然科学、哲学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他们也以这种理性、严谨的精神在今日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五,完善的职业教育培养出了世界上了最好的技术工人队伍。德国在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和1981年颁布的《职业培训促进法》,以法律形式对职业教育做出全面规定,形成了德国教育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双轨制”高职教育。在德国,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获得工作许可之前,必须要到企业接受针对性技术培训。拥有大量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工人的人才池,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其六,由于本国资源和市场的制约,出口和国际化是德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导向。德国汽车工业构建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海外产能布局。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大众汽车紧紧抓住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在大部分汽车企业亏本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而宝马公司于2009年1—9月在中国市场实现同比增长30.4%,弥补了欧美市场的营收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