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定性说

请阅读

·指定教科书:《宋明理学》,页84-86;《两宋思想述评》,页82-83;《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页218-221;

·指定读物: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页113-119。

活动

2.何为《定性书》?它所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在程颢的文集中有一篇《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是程颢答复张载的信,后人又称此书为《定性书》。《定性书》与《识仁篇》一样,在理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在《定性书》的一开头就说:“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是张载的话,意思是说,他想达到“定性”,可是总是为外物所牵累,以至于不能不“动”,而难以达到“定”。朱熹后来指出,所谓“定性”,实际上指的是“定心”。就是说,心想要定,但定不下来,心总是为外物所牵动。由此可见,《定性书》所讨论的问题,正如《宋明理学》所指出的,是通过何种修养方法来实现人的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程颢的回答是:“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这是说,如果接触外物是动,不接触外物是静,而动是定,静也是定,则定是指一种稳定、安宁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在动时或静时都能保持的精神境界。冯友兰在指定读物《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中说:“庄周说:‘圣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程颢所说的‘无将迎’,是从庄周来的。他们都认为,‘圣人’的心,好像是一面镜子,能照一切东西,有什么东西来,就现出一个什么影子。所映之物去了,它不去送(将)它;所映之物来了,它也不去迎它。物不来即不应,物来即应,应了也不把它藏起来。”(页115)如果能做到不将不迎,顺其自然,心境就稳定,就不会有“犹累于外物”的烦恼了。冯友兰的这个解释很清楚,你可以结合教科书《宋明理学》一起体会。

程颢认为,对所谓外物的牵动,不能“规规于外诱之除”,就是说,不能拘泥在今天克服这个外物的干扰,明天克服那个外物的干扰,这样的方法是不对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今天克服了的东西明天又会产生出来。根本的方法是两点:第一是打破内外的界限,如果心中嫌恶外物,企图由不接触事物来达到定心,是无法达到定心的。必须破除对内外分别的执着,使心处在一种自然状态。第二,要学习天地和圣人的境界:“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宋明理学》指出,廓然大公,是指消除了个人的私心杂念。人应当接触事物,也应当有情感,但情感应完全顺应事物的自然的状态。圣人的“无情”,只是没有从私我利害出发的情感,他的情感顺应于事物的来去,这样,一切由个人利害而产生的不宁心境都可以免除了。这样的境界就是“定性”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心灵摆脱了纷扰而达到自由、平静、安宁的境界,这种境界又是在不排斥对外物的接触中实现的(页85)。教科书《两宋思想述评》也指出,惟应物而不滞于物,斯内不执我,外不障物,动静无妄,发皆中节,超越主观客观而任直觉,则应物而不逐物,此即圣人之境界(页83)。

劳思光在其《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中曾谓,《识仁篇》偏重工夫,《定性书》特重圣人境界(页218)。其实,《识仁篇》和《定性书》都是兼论工夫和境界的,但二者所说的境界不同,前者是“仁”的境界,后者是“定”的境界,两者分别构成了理学家所说的圣人境界的不同侧面。 5dwMj8XzjmTKOBHm1G0I/eS0+jHe8DjWGrUWLHiXs5LGyZu5MqTXc7sowLqc7S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