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识仁说

请阅读

·指定教科书:《宋明理学》,页82-84;《两宋思想述评》,页84-87;《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页215-218。

活动

1.何谓《识仁篇》?试扼要述其大旨。

程颢有一段论仁的语录,在《宋元学案》中名为《识仁篇》:“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这段语录在理学史上非常重要,后来许多学者常常加以引述。

所谓学者先须识仁,识并不是认识,识仁实即体仁。程颢认为,为学的大要,在于“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若能体会到这种仁者与物同体的境界,再以诚敬的方法来保存住这个境界,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对欲望作刻意防检或理性的竭力思考。这种境界是一种“与物无对”的境界;与物无对,就是与物为一体。由于有这种境界的人体会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故感觉到天地的变化都与自己有关,如张载的《西铭》(即《订顽》)就是讲的这个意思。有了这样的体会,用孟子所说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的方法来保存之,就会达到大乐。达不到万物一体的体会,不能用“反身而诚”,也就没有乐了。

程颢的另一段语录把这意思说得更简明:“医书言手足痿痺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这两段语录都是要说明什么是“仁”。照程颢的看法,仁就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以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一体,而且是以“己”为基点,要把天地万物都看成是与“己”息息相通的,正如人能感受手、足是属于“己”的一部分一样。

《宋明理学》对此作了清楚、细致的解说,要认真阅读,细细领会。这种仁的境界与道家万物一体的境界的不同,在于此种境界指向的是一种慈悯的情怀,即亲亲、仁民、爱物,以此境界实现人的社会义务。了解了程颢的这个思想,也就能了解为什么他不除窗前草、为什么他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明道学案上》,《宋元学案》卷十三,1986,页555),也就更能理解他的宇宙观、他的人格精神了。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中对《识仁篇》也做了逐句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冯友兰最后指出:“如果真有这种境界,真是如此,那就是‘反身而诚’,那就可以有最大的快乐(‘乐莫大焉’)。如若不然,仅只是在知识上认识有这个道理,而实际上仍然觉得自己是自己,万物是万物,主观是主观,客观是客观,尔为尔,我为我,那么,即使努力要取消这种界限,那也还是‘以己合彼,终未有之’,那也不能有乐。这就回答了什么是‘孔颜乐处’、‘所乐何事’那些问题。”(页112-113)他把《识仁篇》和孔颜乐处联系起来,很值得细味。

测试题一

1.依据指定教科书《宋明理学》说明“理”在洛学中的几种不同意义。

2.试依据指定教科书《宋明理学》叙述程颢如何阐述形而上和形而下(道和器)的关系。

3.为什么二程说“天理二字是自家体贴出来”?

4.程颢对天理的理解有何特点?

5.程颢主张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与道家“万物一体”之说有何分别?

6.程颢如何用“中医手足不仁”之说论述其仁学? oEx/HeT+8UdqSByHxlROj8sf9WHVELu5aJoK15sHRIJeBKy3zQCmVbMGNvO59e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