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测试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一

1.宇宙论与形上学之差异,在于形上学之主要肯定必落在一超经验之“实有”上;建立此肯定后,对于经验世界之特殊内容,可解释可不解释。即有解释,亦只是其“形上实有”观念之展开。此“实有”本身的建立并不以解释经验世界为必要条件。而宇宙论之主要肯定,则落在经验世界之根源及变化规律上;此种根源及规律亦可视为“实有”,但非超经验之“实有”。

2.孔颖达《周易正义》中对《易传·系辞》的“太极”是这样解释的:“太极谓天地未分前之元气,混而为一。”以太极为元气。宋初如刘牧认为:“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一气所判,是曰两仪。”这是一种以太极为元气的宇宙论,这种观点就是对孔颖达的继承。

3.牟宗三对宋明理学的研究,有所谓三系说,意思是把周濂溪、程明道、胡五峰等人合成一系;程伊川和朱熹为一系;陆九渊和王阳明则又别是一系。劳思光认为这些宋明哲学家,其思维形态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并无冲突,都是以发扬先秦孔孟的心性论为职志,所以不主张三系之说。

测试题二

1.周敦颐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认为事物是运动和静止交替循环的,动静的循环又是没有极限的。还认为事物都是“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的,但“神”是“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的。神是指运动的内在的根源。

2.“诚”是《中庸》的重要观念。周敦颐在《通书》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诚是最高的道德原理,也是人的本性,而诚是根源于乾元的,乾元也就是太极。

3.在《太极图说》中,“太极”是指未分化的混沌的原始物质,“无极”是指混沌的无限。太极作为原始物质本身是无形的、无限的,这就是所谓“无极而太极”。周敦颐的宇宙发展图式是: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宇宙的原初实体为太极元气;太极元气的运动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变化交合形成五行;各有特殊性质的五行进一步化合凝聚,而形成万物。

4.牟宗三根据周敦颐《通书·诚下》第二言诚体的“静无而动有”一语以解释“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认为“太极”是实体词,“无极”是状词。“无极”是形容道体(“太极”)的状况,是无声无臭、无形无状、无方所、无定体、一无所有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寂感一如之诚体本身,而此即是极至之理。换句话说,是以无可穷究其何所极至为极至的意思。若得究其何所极至,如至于某处,则即为相对有限定之物,相对有限定之物,又怎能称为太极?

5.王阳明在《传习录》卷二《答陆原静书》说:“周子‘静极而动’之说,苟不善观,亦未免有病。盖其意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来。太极生生之理,妙用无息,而常体不易。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谓动而后生阳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易者而谓之静,谓之阴之生,非谓静而后生阴也。若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

6.所谓孔颜乐处,是指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超越了外在穷达利害的内在幸福和愉悦,而这种境界是在奉行社会义务的同时实现的。

测试题三

1.张载认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是说,一切可以被形容、摹状的都是有,都是实在的现象,一切现象则都是气的表现。

2.“神”是指气的内在的本性,“化”是指气化的运行过程;本性是体,气化是用;神和化都是宇宙实体气的不同方面,是统一于气的。

3.依唐君毅先生的看法,横渠先生所用的名言概念与有关的义理,其来源不一,颇为驳杂:如诚明合言,出于《中庸》;神化合言,出于《孟子》与《易》。此外,他又以《中庸》的诚、明、性,通于《易传》穷理尽性至命之说。至于参两、中正之名,则源出《易传》;合天德良知为言,则天德出《易传》,良知又出于《孟子》;在《乾称篇》言天之虚而善应,乃是引《老子》“况诸谷”之言。由于横渠将此异原之名辞概念,与有关义理,熔铸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横渠借此诸名言概念以说之义,多在《中庸》《易传》之书之原义之外,因此初学者不易读通其书。

4.张载的气的哲学是针对佛道二教建立的,根据这一思想,气的每一种凝聚的形态都是暂时的,所以道教的肉体长生只是一种幻想;另一方面,无形无状的太虚实质上是气的本来存在状态,他称这本然状态为“本体”,从这个概念出发,佛教的“空”“虚”的教义是一种迷幻。

5.努力扩展自己的思维,超越感官的局限,以彻底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这就是尽心,也叫作大心。换言之,大心就是要求人的思维超出感性表象的范围,并通过直觉的方法尽可能地扩展思维和体会的广度。

6.程颐弟子杨时曾怀疑《西铭》万物一体的思想和墨家的“兼爱”说划不清界限,但程颐认为“《西铭》明理一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

测试题四

1.其意义是,宇宙是无限的,而宇宙的无限过程是由129600年为周期的单元不断重复循环构成的。在每一周期的单元中,事物都要经历发生、发展,最后归于消尽,而在下一周期的单元中重复开始。我们现在所生存的这个阶段乃是整个宇宙无限时间序列中的一个片段。

2.他说:“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

3.“以物观物”是相对于“以我观物”而言,是强调人在观照事物时不要从自我出发,以“无我”的态度对待事物。 lppknnRk4BwTDSBlGhlsUu8GZJEpHn5a4yHYb2YZBg50EzkXb/WbpQtUwc1iMqu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