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
·指定教科书:《宋明理学》,页47-57;《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页97-109、126-143;《两宋思想述评》,页32-38;
·指定读物: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页37-38。
关于周敦颐的著作,他的朋友潘兴嗣在他死后为他作墓志铭,其中说周:“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一般认为,“太极图易说”并不是说周敦颐有《太极图》和《易说》两个不同的著作,“太极图易说”就是一部书,也就是后来一直流传的《太极图说》。“易通”就是《通书》。
《太极图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极图,另一部分是对图的解释。太极图说牵涉到周敦颐同道教的关系。历史上不少学者指称太极图源出于道教的先天图,以此证明周敦颐思想乃受道教的影响。其实,即使借用道教的图式,也不等于说其解释的思想是道教的。近年的研究则表明:没有证据说明太极图是周得于道教的;《太极图说》中吸取了来源于道教的一些阴阳思想,而其主体是用儒家思想解释《易传》;周敦颐曾与道士往来,但其追求的人格还是以儒家的圣人为目标。
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说》是经过朱熹整理而流传下来的。其首句为“无极而太极”。朱熹晚年曾见史馆中所作濂溪传的草稿,其中引《太极图说》,首句为“自无极而为太极”,朱熹立即指出其误,并特地写文记述此事。有些现代学者未曾深入研究,便断定是朱熹篡改了原文。其实朱熹所定的本子,是有根据的,在南宋时没有人批评朱熹的《太极图说》定本首句有问题,与朱熹同时的学者引用《太极图说》的首句也是作“无极而太极”。
《太极图说》的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宇宙论,一部分是人性论。教科书《宋明理学》第二节清楚地叙述和解说了《太极图说》的宇宙论思想。《宋明理学》指出:“《太极图说》的基本思想是把《系辞》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演变为一个以‘太极’为最高范畴的宇宙论体系。”(页48)《太极图说》最重要的一段话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你要能背诵。
《宋明理学》指出,汉唐哲学多以“太极”为元气未分的状态,特别是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太极”为元气,对宋初易学影响很大。根据这一背景,《宋明理学》对上述《太极图说》的一段话有这样的解释:“太极指未分化的混沌的原始物质,无极是指浑沌的无限。太极作为原始物质本身是无形的、无限的,这就是所谓‘无极而太极’。”又说“周敦颐的宇宙发展图式是: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宇宙的原初实体为太极元气;太极元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变化交合形成五行;各有特殊性质的五行进一步化合凝聚,而产生万物”(页49)。
《太极图说》的宇宙论思想在《通书》中也有表现,《通书》的“五行阴阳,阴阳太极”亦就是《太极图说》中的“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通书》的“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也是认为五行统一于阴阳二气,而阴阳二气又根源于太极元气,宇宙万物生生不穷,本质上都是一气所演化。所以周敦颐的宇宙论是把太极元气作为自然现象的本源和基础。
《宋明理学》页50-52对《太极图说》中的动静观也作了分解和叙述,对《太极图说》中的生成、运动、转化、循环及运动的内部根源,都进行了分析,要认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