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
·指定教科书:《宋明理学》,页28-33;《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页26-35。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其著作编为《李文公集》。他是韩愈的学生,也是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宋明理学》指出:“李翱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远不及韩愈,但在儒学思想特别是心性之学方面对韩愈作了补充和发展,故后人往往以韩李并称。李翱的主要著作为《复性书》,这部著作是儒家思想在唐代发展的一个代表,也是新儒学运动从中唐到北宋的重要环节。”(页28)
李翱的哲学思想可以归结为复性说。《宋明理学》从三方面论述了他的复性说,即(1)性情说、(2)有情无情和(3)复性之方。至于重点则在第(1)和第(3)方面。性情说是阐明李翱对性和情的关系的看法,其基本观点是:情由性而生,性由情以明。情由性而生,是说性是情得以产生的根据。性由情以明,是说性自己不能表现自己,必须通过情来表现。李翱又认为,人性都是善的,但情会流于不善,而迷扰了性的表现。这是因为情虽然是由性而生,但情往往会“昏”,“昏”就是失去了方向和控制,情昏了就会妨碍性的朗现,所以他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性是成圣的根本依据,而情是成圣的主要障碍,所以“妄情灭息,本性清明”,只有把这些昏而不善的情灭息掉,本性才能恢复。这就叫作“复性”。
李翱进一步提出,“人之昏也久矣,将复其性者,必有渐也”,人之情昏昧已久,要复性,必须逐渐地修养。达到复性的修养方法是“弗虑弗思,情则不生”,他认为能做到不思不虑,就是《中庸》的“至诚”的境界。他又说,不思不虑并不是否定一切知觉活动,而是“视听昭昭,而不起于见闻”,“就是说,人虽然对外物有闻有见,但心灵并不追逐外物,并不受外物的影响”(页31-32)。这种思想“受到了佛教灭情及不思善恶思想的影响”(页31)。
《宋明理学》指出,李翱与韩愈的不同处在于,首先,李翱更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修养的问题;其次,李翱更重视《中庸》,《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的。“他在《复性书》中把《中庸》的地位提高了,并给予了较多的注意。后来理学家们同时接受了韩李的看法,承认子思与孟子在道统中的地位,并把《大学》《中庸》与《论》《孟》并列为‘四书’。”(页32)
李翱因吸取了某些佛教对“情”的看法,在历史上曾受到不少批评。对此,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论李翱时说:“要想有一个哲学体系,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时代思潮,它必须同佛教一样,包括哲学主要方面的根本问题。就这方面来说,‘四书’是不够的。李翱的《复性书》也引《易传》。《易传》后来也成为道学的基本典籍。但是也还不够,道学家必须把这些典籍中的思想加以提炼,把其中有一大部分原来只是伦理的思想,提高到哲学的高度。道学家在这样做的时候,佛教就不是他们的哲学的对立物,反而成为他们所要吸取的养料了。李翱开了这样一个途径。后来的道学家都是照着这个途径进行的。”(1987,页299-300)
1.略述韩愈思想对宋明理学的主要影响。
2.中唐以后的儒者何以往往吸收佛教的某些思想?试以李翱为例说明之。
3.试依据指定教科书《宋明理学》,解释韩愈“道统”的观念。
4.试简述李翱“性情说”主张的内容。
5.李翱与韩愈所重视的问题与经典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