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初春時節,慶洲給我寄來《明代歷科狀元策彙編》的前言、後記及部分樣章,並告訴我,該書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已進入編輯流程,年内能夠出版,希望我能寫點東西,作爲本書的序言。看到書稿,我很高興,也很樂意説點什麼,並以此傳遞我們師生之間的情誼。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延續了一千多年,對社會的影響極其深廣,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大課題。這方面,我没有做專門研究,不便多言。我個人感覺,近二十年來,科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對科舉制度的評價,也不再是一味的否定,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進步。但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這一領域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入和細化的地方,仍所在多有,尤其科舉文獻的整理,更有許多工作要做。這不僅是科舉學研究的需要,對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而言,這也是十分必要的資料儲備,會對相關研究,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據我瞭解,慶洲涉足科舉研究,始於整理其先人馬愉的文集。馬愉係明代宣德二年狀元,正統年間,仕至禮部侍郎並入閣,著有《澹軒文集》,《四庫全書總目》存目中收録。感于《澹軒文集》幾度瀕臨失傳,同時,也出於慎終追遠之情,慶洲用兩三年的時間,將文集做了徹底的整理,出版了《澹軒文集校注》和《澹軒文集今注》,兩書一繁一簡,不僅延續了該書的生命,也爲讀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古籍整理工作,離不開文獻資料,但資料的得來,並非易事。在整理《澹軒文集》的過程中,慶洲遇到了一些資料上的困難,使他更加感受到文獻的珍貴和重要。在本書後記中,他感慨道:「即使在文獻電子化程度極高的今天,也並非所有的資料都可唾手而得。進而想到,何不將明代狀元策做一番彙集整理,以利同道之用呢?」正是有感於文獻資料來之不易,才促使慶洲決意把明代狀元策彙輯成册,以便學界使用。這是一種不計名利的奉獻精神,也正是學術工作的應有之義,值得嘉許。

慶洲在山東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師從董治安先生,在北京大学讀博期間,從我學習先秦兩漢文學,有着紮實的文獻學功底,其博士學位論文《淮南子研究》,即以考據見長。做《明代歷科狀元策彙編》這本書,對慶洲而言,自是遊刃有餘,也可以説,做這本書,他是理想的人選。翻閲樣章,我也能感覺到,他的確是嚴格按照古籍整理的規範在操作,謹嚴有加,其工作完全值得信任。相信有了這本書,想找尋明代狀元的殿試策,就無需再東奔西跑。

博士畢業後,慶洲進了出版行業,但出於對學術的熱愛,他一直没有放棄研究工作,陸續出版了近十種著作。這些著作,領域不盡相同,著述方式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學風樸實,注重文獻,講究言而有徵,不做無根之談。這是我十分願意看到的,也希望他能一直堅持下去,並使之發揚光大。

我是一九五五年進入北大中文系學習的,一九六〇年畢業留校,做游國恩先生助教,在先生指導下整理過一段時間的《楚辭長編》。後來,又與包括游先生在内的幾位先生一起編寫《中國文學史》,長期在游先生身邊學習和工作,深受其影響,親身感受到先生的爲學之道。游先生的文史研究,植根乾嘉,融訓詁、考據、義理爲一體,一貫主張在充分掌握原始材料的基礎上尋求結論。游先生尤其注重文獻資料的整理、辨析,《離騷纂義》《天問纂義》等,就是他在文獻考據方面功力的絶佳展示。游先生執教北大數十年,是中文系的標誌性人物,他的這種學術風格,代表了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學研究的傳統。其他諸多先生,就主流的學術風格而言,也莫不如此。今年是游國恩先生一百二十周年誕辰,有感於此,我們師生二人,願意把這部書,作爲獻給游先生百廿誕辰的一份禮物,以表示我們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費振剛

二〇一九年春,於鞍山 ldWcTTSv9pJZhl2qLEon7Th1kCq+1hM9Rfe/VHDkSxBmmBlixP9jiextMQc5jPD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