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讲
融通

有一句话:“人心齐,泰山移。”现在咱们这个班里的人心很齐,这是好现象,这样就能出好作品,就能出好成绩。记得在开学典礼上我提到,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点很重要。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是人文思想的体现。在学术问题上,我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讨。真正的理论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一篇好的发言、总结、文章,从来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启示对真理的进一步探索。

多种面貌

看了今天上午的展览,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作品有多种面貌,多种面貌主要不是说有多种书体,何况对于有些作品,不能固定地、简单地说是哪一种书体,比如有魏碑和隶书的结合,隶书和篆书的结合,某一碑和某一帖的结合,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为隶书、篆书……我说的多种面貌,是指大家的创作体现了一种多重思维的方式,体现了多重的创作意识,这是我看了展览以后整体的一个印象。

另外,这次是一个命题创作的展览,一般来讲,对于命题创作,我们要很好地熟悉文词内容,熟悉了内容才能够写好。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一些内容,写得很熟悉了,一上手却容易写“油”了,写不出新意;一些不熟悉的内容,反而能写出新意,但是写不熟悉的作品前最好先熟悉它的内容。为什么要熟悉内容呢?一是避免有字写错,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二是,这幅作品写出来是不是有情感?要求有与那首诗或那段文字相应的情感,对书法来说做不到,因为书法的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孙过庭《书谱》里讲到,王羲之写《黄庭经》是什么样的状态,写《兰亭序》又是怎么样的状态,都有不同的情感在里面。但读者欣赏这些作品,则是综合性的感受。书法艺术与所写文词,在感情上并不同步。但熟悉文词内容,对我们书法创作的构思,从笔法运用到经营位置,形成作品的意象,有很大的作用。

图3-1 “德”字的几种写法

错别字

为了这次展览,大家曾经对作品进行过一次公开点评,我没有参加,我听说讨论每一个人作品的时候,错别字占了一些分量。本来今天不想谈这个问题,但既然错别字的问题客观存在,我还是谈一谈。写错别字一般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别字和异体字混在一起。我想到了“德”字的几种写法(图3-1),现在我们看到的字典中的写法是一种标准宋体,“心”字上面有一横,但是看过去的魏碑和行书,从魏以下,好多“德”字中间没有这一横,合篆字源头,柳公权《玄秘塔》中的“德”字就没有这一横。第三种写法,是左边为单立人旁,这是《爨宝子》碑中的写法。第四个字是“惪”,“直”字下面是一个“心”字,这是一个异体字,《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德”字后面有一个括弧,里面就是这个字。第五个是篆书的写法。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写字时经常遇到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的问题。过去琉璃厂文物商店的一位先生编过一本《碑别字》,收录了好多碑里的字,单是魏碑里面的《元祥造像》,不到200个字,就有6个别字。举一个例子,如“妃”字,有些碑里把“己”写成了“巳”,上面封口了;但后来的楷书、隶书,写成了“已”,包括很多大家的作品都写成这样。别字和异体字混在一起,可以说是别字,也可以说是异体字,怎么样来评价更好,文字学可以研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书写者的随意性。我过去写文章提到过,八大山人写的《欧阳修〈昼锦堂记〉》(南京博物院藏)。八大山人是画画的,他写一个字,如“年”,比别的字要长十来倍,他是把一个字当成一幅画来写。八大山人随意性强,高兴起来就那样写。写错别字比较多的情况,是把简体字还原成繁体字。如皇后的“后”,后羿射日的“后”,还原成繁体字“後”,就出错了,这是不能还原的,须知那“后”并非繁体字的简化。“游”过去写成带走之的,现在都是带三点水的。我最近写诗,开头有句“余逰长江”,按现在简体字写法,就是三点水的“游”,但这样的话,好像我在长江游泳似的,其实我是坐着船去“逰”,所以我自认为写走之的“逰”更切合。有人造假我的字,把宋代陆游的“游”写成“逰”,是不可以的。

再回到刚才说的异体字和别字的问题。一般来讲,碑帖里面的别字,我觉得尽量不要用它。当然有的书法家已经用了,而且用的是前人都用的,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来参考。

第一点就是书写准确与否,不能够仅仅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准,还要看书法字典,因为这是书法。看书法字典的意思就是要看看古人是怎么写的,古人用过没有。古人用过的,当然不一定照搬,但如果用过的确实是流传下来的,我们应该给予考虑。书法的“書”,上边部分一共五道横,有的写四道、三道,好像大家也没有什么异议。书法的“书”的草书写法,王羲之的时候没有一点,后来有的书法家加了一点,汉字简化的时候反倒加了一点,成为宋体字的一个规范了。当然有的字,书法字典里可能也有遗漏。一般书法字典选字,是以常见的为优选。所以即使字典里没有的,也未必是错字。第二点,我建议多研究字的缘起。比如刚才说到“德”字篆书的缘起,这会帮助我们把字写规范,对理解字的变化也很有益处。第三点,回到我刚才所说的,在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之前,要把内容理解得比较透彻,把每一个字的写法和意义弄清楚,不出错,合文词的意境共赏。谈到文词的意境,不是说哪个地方重要就写大,哪个地方不重要就写小,不是这个意思,写大写小依书法作品本身的需要而定。

以上几种情况,最容易产生错别字的,一是书写人的随意性,二是简体还原为繁体时,没有理解它的含义。这两点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我在前面说到的八大山人《欧阳修〈昼锦堂记〉》,有些字多一笔少一笔的现象不在少数,严格来说是不规范的,但八大山人就这么做了,我以为也不必太较真,不要忘记书法毕竟不同于“写字”。评书法优劣,还是要着眼于大处。

提高人文思想

下面我再说一点大家关心的问题。参加这个班,书法怎么才能有进步?或者说怎么能比较快地获得进步?这可能是所有人的想法。我开始讲到要提高人文思想,我们曾请研究德国文学的专家讲课,提到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有的同学可能读过,这是一部中篇小说,写一个店员有一天起不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大家都非常同情他,去看他,帮助他,但是没有办法,他已经变成大甲虫了。后来大甲虫在朋友与亲人渐渐疏远下死去,亲友们也松了口气。我在20年前读过这篇小说,简短,充满想象和幻想,非常耐人寻味。《变形记》中就有非常深刻的人文思想。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讲书法家要提高人文思想,提高书法的创作意识、原创精神,但不能说有一些看起来对书法创作没有直接帮助的知识,就没有用。如果我们的整个思想境界提高了,人文意识提高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我们的创作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更深远的。

宋四家的异

我们的书法怎么提高,再具体一点,我想到宋代的四位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大家如果要比较一下的话,他们的学书经历是不一样的。苏东坡,大文学家,散文、诗词都非常杰出,是文人画的开创者。黄庭坚是大诗人。蔡襄是大官,官至副宰相。四大家里面,比较纯粹的书画家,应该是米芾。米芾当过书画学博士,他的精力都放在书法和绘画上,他的“米点山水”是有创新的,鲁迅说“毫无用处”,我们对鲁迅的话也不必因人而贵。

米芾:集古字

米芾自述学书经历:

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展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诅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笔)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

米芾七八岁时开始学颜体,字写得很大。学颜,是那个时代的风气,那个时代推崇“韩文、杜诗、颜书”:学文章学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学诗学杜甫,学书法学颜真卿。所以米芾和另外三大家都曾学颜书,后来,“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看柳公权的作品,羡慕柳的结构严谨,就学柳公权的《金刚经》。

“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学的时间长了以后,知道柳公权书法是从欧阳询来的,于是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学的时间又长了,发现欧字像刻板一样,规规整整,于是羡慕、学习褚遂良。褚遂良的字不像欧阳询、柳公权那么刻板、严谨,而是比较飘逸。米芾学褚遂良学得最久,之后“又慕段季展转折肥美,八面俱全”,又喜欢上了段季展。段季展现在知道的人少一些,在当时也是名家。“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学段学得久了,发现段是诠释《兰亭序》而来,于是看法帖,进入晋魏时的那种平淡之境,后又学师宜官《刘宽碑》。后来又学篆,“篆便爱《诅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笔)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学篆偏爱《诅楚》《石鼓文》,又悟到在竹简上面用竹子做的笔沾漆来写。鼎文铭刻都是很古老的,于是又学这个。“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沈传师也是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书壁就是写在墙壁上。

我们可以看一看米芾提到多少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段季展、钟繇、师宜官、沈传师等。王羲之,算间接的学吧,从“段全绎展《兰亭》”可知。还学篆、竹简、鼎铭文,而且中间有三个“久之”和一个“最久”,这是他的一个学习经历,我们是可以参考的。

米芾的字是“刷字”,他自称为“八面出锋”,因为他学古人学得多,所以开玩笑说“集古字”,他觉得这样很好。米芾在当时是很有创造性的。他学了那么多古人,还能形成自己的面貌,也就是说,他在临写过程中,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在里面。通过米芾这段话,至少可以总结出三条:一是他在临帖上时间不限;二是他能往上推,学了颜真卿,又学柳公权,还往上推到《兰亭序》,再推到篆书,推到竹简、鼎铭文;三是转益多师,不是浅尝辄止。浅尝辄止是尝到一点甜头就放下,他是转益多师,学这个学一段,学那个再学一段,不断丰富自己。所以米芾的“集古字”,不能简单地评议。我们要认识到,他是不断在接近书法的源头,所以他的“集古字”是有原创性的,最终开一代书风,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书法面貌。最根本的一条是,他善于融合,采各家精华为我所用。

蔡襄:百衲本

蔡襄的创作方法是有非议的。他写《昼锦堂记》,把一个字写很多很多,挑一个最好的,形成所谓“百衲本”。百衲就是一种衣服,是一块一块补丁加起来的,过去和尚是穿百衲衣的。就是这样,蔡襄把每一个他认为最好的字形成一篇。后来有人提出来,写字要有一个前后左右通篇的照应,要有总体的设计、设想,“百衲本”怎么能成为好作品呢?应该说,宋四家各有长处,但比较起来,前三个要比蔡襄高一点,但蔡襄的手札也能流露出性情,因为手札摆脱了拘束。据《宋史·蔡襄传》,宋仁宗要蔡襄写《温成皇后碑》,蔡襄不肯,说:“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可见蔡襄这等人也是有个性的。我们今天如何?

苏东坡:“我书意造本无法”与“笔秃千管”

苏东坡又是怎么学书的呢?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无意于佳乃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苍舒醉墨堂》)。“意造”,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师心自用,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是苏东坡的态度。

苏东坡把他的才华、学养、灵感,都运用到创作中。在苏东坡的著作中找不出米芾那样大段的学书经历,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苏东坡说过的话:“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他也是主张要刻苦学习。这在黄庭坚的文章里提到过,黄庭坚和苏东坡共同临一遍颜真卿的书法,黄庭坚说苏东坡比他临得好。也就是说苏东坡在学习古人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他跟米芾的学书经历、方法不一样。他的“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既授人以法又不为法所囿,我个人以为远非“五指执笔法”可比。

黄庭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

黄庭坚是大诗人、大词人,很少讲到书法的事,但是刚才说到他和苏东坡共同临颜书,而且说苏东坡比他临得好,说明他们都是下过功夫的。黄庭坚十五六岁的时候学过周越的书法,周越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后来觉得周越的作品有习气,所以,他就不学了。黄庭坚的书法理论是很值得学习的,例如,他说张旭的“折钗股”,颜真卿的“屋漏痕”,王羲之的“锥画沙”“印印泥”,怀素的“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的“银钩”“虿尾”,都是什么法?“同是一笔法”。举了这么多,是什么法?“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就是心和手融为一体了。

从黄庭坚的书法理论来看,他的眼界很高,他对张旭、颜真卿、王羲之、怀素、索靖等人的理解是很深刻的。黄庭坚反对俗书。俗,最不可医。另外在临摹方面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虽然临摹很重要,但只得形似,要想真正得到神似,还要取古人的书法仔细来读。即使学《兰亭序》,“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

这里,我从个人理解的角度说了宋四家学书的情况,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来选择。有的靠苦行得以修炼成功,有的是通过顿悟而修炼成功。苏、黄、米、蔡,各有各的路数,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悟性,问题是要善于发现自己,找到哪种学习方法最适合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字帖,采取什么样的临摹方法,采取什么样的观摩方法,写大字合适还是写小字好,写哪一种字体更适合自己,等等,都要自己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新的思路。

宋四家的同

宋四家也有共同的地方:

一是向古人学习,师古人也师心。

二是临摹而又不拘泥于临摹。刚才说到米芾,临那么多,但是他不死临,他边临边创造。

三是要有广泛的学术修养。

四是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书法家很重要。苏东坡流放到黄州,四年当中,写了《前后赤壁赋》,画了《枯木竹石图》,书法有《黄州寒食诗帖》(图3-2),都达到了他本人空前的高度。我们现在讲书法怎么融通、怎么提高自己的境界,要学不同字体、不同字帖,其实融通还有很多方面,人生经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怎么办呢?那就要善于深入体验生活了,体验人生的各种生活,观察社会的不同面貌。

五是要善于同自然界融通。黄庭坚有几句话:“余寓居开元寺之怡偲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然颠长史、狂僧,皆倚酒而通神人妙。余不饮酒,忽五十年,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行笔处,时时蹇蹶,计遂不得复如醉时书也。”黄庭坚说他在开元寺的一个地方住着,看见无限江山,在这个寺中无他事,写草书,每每得到自然界的启发。古人有很多从自然事物中妙悟笔法的例子,如“惊蛇入草”“飞鸟入林”,再比如“担夫同公主争道”,挑担的汉子很强,同很柔的公主争道走,强和弱的关系、动和静的关系、粗和细的关系都在其中。从自然界的生活现象当中去获得灵感,比前面说的将不同的字体、字帖融通,似乎深了一层。刚才说的卡夫卡《变形记》又是另一个层面,但这些对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丰富我们深层次的艺术感受都是有益处的。

怎么能学得更好

讲了宋四家的异同,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每个人怎么能进步,怎么能学得更好。

一是要不断地总结。李可染先生的做法是天天、月月、年年总结。我觉得每写完一张字都要总结,一定要看,先放桌上,后放地上,再放墙上。放在墙上看是最重要的,要远观近察,要看总体,还要看局部,在这中间如果发现自己的字里有一些新东西,那就非常可贵了,说明比以前写得好。最可贵的东西是要作为遗产自己继承下来,自己好的东西一定要继承,用上并加以发挥。所以,我们要善于总结。

二是要多读好的东西,提高眼力。我在书协的时候,参加各种评选,要看很多作品,一天下来,把脑子全弄乱了。但是看好的东西,长久地观察学习,不管古人的还是今人的,都有一种快感,有一种心胸舒畅的感觉。好的作品要时常翻一下,仔细看一看,研究一下,都能获得许多益处。不要怕读书,一定要带着新鲜的感觉去读。《红楼梦》随便读一段,都觉得新鲜、惊讶。

三是要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书法的融通有几个层面,不同字体、不同派别的融通,各种艺术表现方式、表现方法和内在规律的融通,还有人把自然现象融会到书法当中,这也是一种融通,社会实践同样是一种融通。为什么苏东坡在黄州流放期间,能在绘画、书法、散文等几个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社会实践是他的铺垫。

四是要在自然界陶冶性情,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我刚才讲的各个方面,如果点题的话,就是“融通”两个字。

这次展览总体还是不错的,写得好的同志不要满足,我估计有的可能是写了很多遍,但是从长远来看,怎么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原创力,仍是我们今后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2007年12月9日,中国国家画院

图3-2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9Vh0IHVqTPtIEFHwIWwhLfMykmK3qY9x0r2gs61D/9iaW+czfIYsViFcZfFkiD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