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代序
当代书坛的思想者

陈洪武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一个体魄强健的男子右手托着下颌俯身而坐,冷静地注视着下方,陷入了深沉而痛苦的思索中。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源自不断的思考与不懈的追求,科学家用智慧揭示大自然的奥妙而为人类造福,艺术家施展神思妙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塑造出各种美的形象。“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在当代书坛就有这样一位勤奋的思想者和探索者,站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上,始终将自我置身于对书法本体、文化品格及精神内涵的思考之中,这就是沈鹏先生。

从沈鹏先生诞生到现在的近90年,正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时期,其间纷繁复杂的风云变幻和文化激荡都在先生心里留下了投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先生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40多年,先生既有从前辈学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学术品格和批判精神,又有扎实的美术学功底和宽博的学识与眼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先生身为当代书法40年不平凡历程的领导者、参与者,始终以一种深邃长远的历史眼光俯仰瞻眺,审视书法,关注现实。他在担任中国书协主席期间,敏锐地洞察到当代书法生存的内外部危机,发表了《书法环境变异与持续发展》《溯源与循流》《书法心态》《传统与“一画”》《书法环境、风格及其他》等一系列文章,指出书法正处在历史转型期,警示书法界不要陶醉于某些泡沫现象。他主持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将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课题摆在大家面前。在《共和国书法大系》序言中,先生对历史进行了理性的回顾与梳理,对当代书法现状和未来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构想,字里行间透露出很强的忧患意识。

近十来年,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在中国书协、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馆等机构讲习传播书法艺术与古典诗词,以自己的智慧化育、启迪后学。在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精英班”上,先生提出了“宏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十六字教学方针,在书法界产生很大影响。这四句话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宏扬原创”是核心,“要在整合前人传统的基础上,调动自己潜意识深处的积极因素,把我们的创造意识提到独立的个性这样一个高度”。“原创”强调主体的创造精神,将富于个性的生命意涵融入笔墨之中,以独特的风格呈现时代精神。“原创”的前提是要“尊重个性”,营造平等、自由、包容的学术氛围,体现出书法艺术开放、多元的特征。“书内书外”是实现“原创”的基础与条件,无论是“内”还是“外”都是没有边界的“无限”。“艺道并进”寄托深远,对有抱负的书家而言,是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

沈鹏先生给学生授课,不仅传授理论知识和书法技法,更注重传授做学问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原创意识。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注重开放性、原创性,书法家不应成为只会用手写字的“笔杆子”,要学会用脑子思考,只有理解了,笔下才有长进。当代书法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书家的思想认知问题,走出恒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书法家“要‘思想思想’(亚里士多德语),前一个‘思想’是动词,后一个‘思想’是名词。你在思想的时候,还要经常去思想你的思想”。先生睿智包容的治学态度、开放多元的审美理想深受当代书家和学人的敬仰。他在治学上大致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博学融通。但凡听过先生讲课的人,都对先生的博学融通敬佩有加。先生从不就书法论书法,而是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天马行空,娓娓道来。先生的知识领域十分宽博,在专精书法和美术学的基础上,旁及古典诗词、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艺术门类,研究书法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其他诸如政治、哲学、历史、科技等,他也都感兴趣,纳入自己的视野中,在跨学科比较中寻找灵感。先生几十年来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不断地学习吸收。“不仅要读中国的书,还要读西方的书。”先生的思维方式既有中国传统“悠然见南山”式的片断感悟,又有西方学者的理性和缜密,善于用逻辑学的方式举一反三,层层推理。先生常从书法之外看书法,强调内外兼修,不仅要注重传统功力、笔墨技法的锤炼,还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精神品格,不断磨砺、提纯、升华,达到融通的境界。“书法的融通有几个层面,不同字体、不同派别的融通,各种艺术表现方式、表现方法和内在规律的融通,还有人把自然现象融会到书法当中,这也是一种融通,社会实践同样是一种融通。”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始终把书法纳入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在传统与时代的变革中试图发现适合当代书法发展的新路径。

二是辩证思维。沈鹏先生在治学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考察世界、思考问题,无论是研究书法本体,还是审视当代书法发展,先生都能够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关注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先生在书法界首倡“原创”精神,“原创就是要有我在”,要尊重并善于开发自己的创造意识。先生同时指出:“原创强调个性的发挥,也要求我们对前人的作品、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去吸收,这两个方面都不可缺少。”先生科学地阐明了原创与继承、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原创离不开继承,否则失去了根基。个性不能脱离共性,离开了书法形式美的共性,也就谈不上真正的个性。”先生从不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书法,而是将书法放在大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中去考察,这使得先生对待现实的态度更加冷静深刻。在先生眼里,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传统是流动可变的,要善于在古与今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因此“真正的理论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一篇好的发言、总结、文章,从来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启示对真理的进一步探索”。

三是赤子之心。在沈鹏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老一代学者扎实治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范,表现出高标独立的学人品格。先生治学严谨,尊重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刻意强调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无论是他的“书法可持续发展观”,还是“书法的形式即内容”“心画”“诗意”“自有我在”等理论,都不拘已有的定论,让思想自由驰骋在纯粹的心源宇宙,道出自己的真实感悟,点化出中国艺术的深邃精神。先生一贯主张学术民主,倡导独立思考,对于已有的结论要加以辨识,以怀疑的态度去求真知,不要人云亦云;还要善于逆向思维,提高科学判断的能力,在思考中寻找答案、接近真理。他提醒青年书家和学子要力戒浮躁,静下心来,尽量摆脱功利之心,努力走出世俗的误区,不盲从跟风,坚守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赤子之心对待艺术。先生对新事物、新知识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生命直觉,保持着一颗未泯的童心。他口中时常出现一些新词儿,比如“引力波”“纳米技术”“黑洞”。他甚至还爱好霍金的《时间简史》,觉得“真不好懂”,“但它能促进我的想象力,促进我思考”。想象力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何其重要。先生十分推崇爱因斯坦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名言。想象力能够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而知识是培养想象力的土壤,我们要在整合大量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

四是诗意精神。沈鹏先生是一位典型的文人书家,他身上保留着文人独有的气质风骨和与天地同在的旷达胸襟。诗意是沈鹏先生的艺术品格和生命状态的最鲜明的特质,也是他独特的精神标识。他的文章、诗词、书法无不洋溢着自由浪漫、从容优游的诗意。先生的书学体系不拘泥于一点一画,而是带着流动与开放、批判与包容的纵横开阖气象,融哲思于诗情的创化之中,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在不变中求变。他把书法特有的规律置于宏阔的文化背景中去思辨,既把握到其特殊的恒定性,又体会到书法艺术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不为历史陈规所囿,揭示出书法艺术表象下的本质内蕴。他的某些见解带有鲜明的哲人思索的印记,有的观点还比较超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先生在书法创作、学术研究、编辑出版、教学育人、美术评论以及诗词创作等方面均取得卓越的成就,得到社会和文艺界的公认、推崇。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先生保持着一颗从容淡定的心,不为世俗浮华所束缚与羁绊。书法界的人都知道,沈先生不喜欢到处抛头露面,对先生来说,与其出席一些表面热闹的活动,不如多读书思考,做点有益的实事。他常年深居简出,潜心研究学问,让自己的心灵臻于逍遥独运、悠然远想的境地,用真诚与执着捍卫着书法艺术的纯粹与高雅。

沈鹏先生的书法十九讲以一种田园漫步的方式,神游于书内书外互为交织的世界,以哲人诗家的方式探寻其中蕴藉的美。这本书根据先生讲课录音整理,保持了口语化的风格,尽可能将先生的原意呈现出来,希望读者能够在轻松的阅读中茅塞顿开,豁然有悟。

2019年6月 9A3sVbR77UC1g3j0HfYW8mMcOQ88X2HnJFRoe9jMpv+poGydm85oTDRZXwdrsY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