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硬笔楷书笔画技法

金开诚先生说:“在书法创作中,如果组成作品的原料——线条缺乏厚实和内涵,就如同盖房子用的材料不好,设计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是任何天真的想象、任何小聪明都无法办到的。而书法线条质量的提高,对初学者而言,除了多练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因为书法线条的质量和内涵靠的是感受,任何高明的理论家也很难用语言完全清晰地表达。”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所以,要想写好字,必须先过笔画关。笔画有四个要素,即角度、弯度、粗细和长度。掌握了这四个要素,笔画就能够写好了。我们以点为例解释一下。

从角度看,斜点和水平线的夹角为45°;从弯度看,它的轮廓不是直线,左下侧接近直线,右上侧在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有转折;从粗细看,先细后粗,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达到最粗,然后变细;从长度看,斜点是楷书中最短的笔画。 点的笔画四要素如图3-1所示。

图3-1 点的笔画四要素示意图

一、笔法训练

为帮助读者充分理解,提高控笔能力,我们进行下面的笔法训练。

(一)角度训练

1.右下45°

我们由方格的左上角向右下角画直线,这样斜线和水平线的夹角为45°。楷书笔画中斜点、斜捺的角度都接近右下45°。

2.左下45°

我们由方格的右上角向左下角画直线,这样斜线和水平线的夹角也为45°。楷书笔画中斜撇的角度接近左下45°。

3.竖线

楷书中的竖比较难写,不少学生写的竖偏向一边。可以直接描摹下面方格的竖线,然后在方格中间画竖线,掌握好角度,不让它倾斜。

(二)弯度训练

1.圆圈训练

顺时针画圆圈,有助于准确掌握长横、斜点、撇、左点、弯钩、横折钩等笔画,逆时针画圆圈有助于准确掌握捺、上横、斜钩、卧钩等笔画。

2.S形训练

3.8字训练

以上训练有助于手部小肌肉和神经的发育,从而提高控笔能力,也就是提高手、眼和大脑的协调性。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过:“书法是一种特殊的筋肉运动。”我的理解是,当你的手部肌肉习惯于正确的运动轨迹时,字就写好了。所谓写不好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知道什么样的好,另一种是知道什么样的好,但是手不听从大脑指挥,写不出心目中的形象。上述图形训练对于后者很有帮助。

(三)力量训练

在角度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力量训练,如向左下或右下画线,练习先细后粗、先粗后细、中间粗两端细、中间细两端粗等。笔画有粗细变化,才具有韵律感。

(四)组合训练

1.平行线

下面每条横线之间的距离是3毫米,可以先描画横线,再徒手画距离相等的横线,通过这种训练来提高目测距离的能力。

下面前四个格子里都是向右下45°的斜线,它们之间平行,后四个格子里都是向左下45°的斜线,它们之间也平行。

2.对称线

在楷书中,存在大量角度对称的笔画组合,如“人”“八”“入”等字的撇捺,虽然长度不相等,但是角度对称。下面每两个格里的斜线都是对称的,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提高控笔能力。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书法学博士生导师邱振中教授说:“教学中,我把那些难度很高的技法拆分成若干动作,让学生跟着我一个个动作做过去——每个动作少则几十遍,多则几百遍,几乎人人都能把它做好。当他们在一两周内取得人们通常几年都难以取得的进步时,我明白了,人们过去的困难在于两个方面:他们无法独立去发现那些重要的细节,而偶尔关注到或被告知的某些技法,却没有找到相应的动作。两者都是过去的教学和观念所不能给予的。由此我对书法训练产生了一种信心:如果人们能在一年内完成最基本的训练项目,在几年内掌握全部基本技法,整个书法教学将面临截然不同的局面。人们将穿过基本训练这几乎看不到尽头的沼泽地,及时进入真正的创造活动。我们可以从已经完成基本训练的人们中间选拔未来的专业人才,那样对才能的判断将准确得多。这些,对书法艺术命运的影响是不难想见的。”

二、基本笔画书写技法

汉字笔画的排序是横—竖—撇—点—折,我们按照这个顺序来分别讲解。

(一)横

(1)长横:从左上向右下沿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右行笔,到右边后略微转向右上,再向右下顿笔,最后向左上回笔。这种笔画比较长,略微左低右高,两头粗中间细,略微向上鼓。按照笔画四要素理论分析,长横的角度是左低右高,和水平线的夹角约为5°~15°,弯度朝上,两端粗,中间细,整体比较长。长横可以用在字的上中下等多个位置,不过长度和角度稍有区别。

在写长横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写成水平的直线,更不能写成左边高右边低,因为“线条由于本身量度或方向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特征。如右上倾斜的线条给人以上升、爬坡和积极乐观的心理感受,右下倾斜的线条给人以下降、悲观失望的心理感受”

(2)斜横:与长横的区别是左低右高比较明显,多用在特殊字形中,起平衡作用。

(3)上横:左细右粗,左低右高,略微往下鼓一点,比较短。多用在字的上边,使字有向上飞升之势。注意这个笔画不是撇,撇是从右往左写,这个笔画是从左往右写。

(二)提

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右上挑,同时加快速度并提笔。提的长度、角度因字而异。

(三)竖

(1)悬针竖: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后边逐渐加快速度并提笔。整体比较长,上粗下细。要求笔画必须正直,不能弯、不能斜。

(2)垂露竖: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最后顿笔。两头稍粗,中间稍细。因为这种笔画的末端像一滴露珠挂在下边,所以叫垂露竖。

悬针竖和垂露竖都属于长竖,但是前者是动态的、放纵的,后者是静态的、收敛的,什么情况下用悬针竖,什么情况下用垂露竖呢?一般说来,如果不是最后一笔,一般用垂露竖。但也有例外情况,如“个”字的竖虽然是最后一笔,但是撇和捺都属于放的笔画,如果用悬针竖,则三个笔画都是放纵的笔画,缺乏对比和变化,所以要用垂露竖,以便形成两放一收、两动一静的对比。也就是说,竖在字中如果不是最后一笔,一般用垂露竖,如果是最后一笔,要看其他笔画的收放情况。

“汉字的笔画中,横笔和竖笔出现频率最高。在《辞海》(1979年版)和《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所收16339字的范围内,以简化字和被简化的繁体字(包括被淘汰的异体字和计量用字)以及未被简化的汉字作为统计对象,横笔占30.6638%,竖笔占19.1761%。两者相加为49.8399%,几乎占到基本笔形出现总数的一半” 。所以我们必须写好横和竖。

(四)撇

(1)平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左下运笔,逐渐变轻变快。平撇比较短、平、直,用在字的顶部。

(2)短斜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左下方甩。短斜撇比较直,倾斜角度约为60°。

(3)长斜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左下运笔,逐渐变轻变快。长斜撇又长又直,倾斜角度约为65°。

(4)竖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以后转向左下,逐渐加快速度并提笔出尖。竖撇比较长而且竖立,弯度较小,多用在字的左侧。

(5)长弯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后,转向左下,逐渐加快速度并提笔出尖。长弯撇后半部分弯度比较大,多用在字的中间,起支撑作用。

(五)点

(1)斜点:从左上向右下弧形运笔书写。整体很短,左上尖右下圆,稍向右上鼓。倾斜角度约为45°。

(2)长点:写法与斜点相似,但是比斜点长。多用在独体字的右边。一字之中有两个捺的,其中一个捺一般要缩短为点,写法与长点相同。

(3)左点:从右上向左下顿笔书写,稍微向右上回笔。左点比较短,先细后粗。倾斜角度在60°以上。因为它只出现在字的左边,所以我们叫它左点。

(六)捺

(1)短斜捺:从左上由轻到重向右下运笔,逐渐变粗,稍微停顿后向右甩,加快速度,同时提笔。在字中,短斜捺的开头部分一般和其他笔画重合。

(2)长斜捺:比短斜捺多一个弯儿。即开头稍微平一些,然后拐向右下,最后向右甩出。在字中,如果捺的开头不和其他笔画相连,那么开头应该有个小弯儿,即写成长斜捺。当然,在不同的字形里,捺的角度可能不同。

(3)平捺:稍微顿笔,平走一段,转向右下,逐渐加重,稍微停顿后向右甩,出尖。多用在字的最下边,比较平。

在楷书基本笔画中,平捺最难掌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示意图(如图3-2所示)来理解这个笔画,如果不考虑弯度和粗细这两个要素,从角度看,它就像商场里的自动扶梯,第一段是平的,第二段向右下走,第三段也是平的;从长度看,第一部分最短,第二部分最长。掌握了角度和长度之后,我们再加上一定的弯度和粗细变化,就可以写好了。

图3-2 平捺运笔示意图

三、复合笔画书写技法

复合笔画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笔画组合成的笔画。这类笔画有明显的转折,因此,在学习这类笔画的写法时要着重掌握怎样进行转折。学会一种之后,要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横折:写完横后稍微提笔,转向右上,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再向左下连写竖部。要求折部方一些,这样才显得有力度。注意写这个笔画时既不能写得太弯,使笔画怯弱,也不能使顿笔路线太长,不够自然。在不同的字形中,横折的横部、竖部的长度、角度可能不同。

(2)横钩:写完横后稍微提笔,转向右上,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再向左下写钩。横部和钩部的夹角在30°左右,不宜太大,以免字形松散。

(3)横撇:写完横后稍微提笔,转向右上,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再向左下连写撇部。在不同的字中,横部和撇部的角度以及各自的长度是不同的。

(4)竖折:写完竖部后稍微提笔转向左下,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连写横部。在不同的字中,竖折的竖部和横部的长度、角度可能不同。

(5)竖提:写完竖部后稍微提笔转向左下,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写提部。

(6)竖钩:写完竖部后提笔转向右下,再向左下顿笔,再稍微向右上回笔,最后向左上出锋。竖部与钩部的夹角在30°~45°之间。

(7)竖弯:写完竖部后向右弧形运笔,稍微向左回笔即可。这种笔画既不是“区”字中的竖折,也不是“匹”字中的竖弯钩。

(8)弯钩:尖入笔,弧形向右下运笔,到中间转向左下,稍微向右上回笔后向左上出钩。写这个笔画的要点在于要让它自己站稳,不能向左或向右倾斜。

(9)斜钩:向右下顿笔,略微回笔后向右下弧形运笔,稍微回笔后向正上出钩。注意斜钩是曲线,不是直线,但又不能太弯,两头粗中间细,钩的方向朝右上,不能向左上。

(10)卧钩:轻起笔,向右下弧形运笔,同时逐渐加重力量,然后转向右上,稍微回笔后向左上出钩。

为帮助读者理解弯钩、斜钩和卧钩这三种比较难掌握的笔画,我们用图形(如图3-3所示)来解释一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弯钩、斜钩和卧钩的主体部分(也就是钩以外的部分)都是圆的一部分,其中弯钩的主体部分是圆的右侧的一部分,斜钩在圆的左下侧的一部分,卧钩是圆的右下侧的一部分。

图3-3 弯钩、斜钩、卧钩运笔示意图

(11)撇点:先写先粗后细的撇,然后不提笔,顺势写先细后粗的长点。在不同的字形中,撇部和点部的长度、角度可能不同。

(12)撇折:写完撇部后稍微提笔转向左,再向右下顿笔,略微回笔后连写横部。

(13)撇提:先写撇,顺势写提。撇部和提部都是先粗后细。

(14)横折钩:是横和竖钩的连写。在不同的字中横折钩的写法稍有不同。

(15)横折弯:是横和竖弯的连写。横折弯既不是“凹”字中的横折折,也不是“九”字中的横折弯钩。

(16)横折提:是横和竖提的连写,竖部稍微倾斜。这种笔画除用在“鸠”“微”“颓”三个字中以外,多用在言字旁中。

(17)竖弯钩:这个笔画的书写要点是竖直横平,钩朝正上,转折处是弯的。

(18)竖折撇:顿笔起笔,左下行笔,顿笔后连写横部,再顿笔写撇。竖折撇的起笔处和末端要垂直对齐。

(19)横折斜钩:是横和斜钩的连写,要求横部稍微左低右高,斜钩部弯度不要太大,钩尖儿朝右上。

(20)横折弯钩:根据它的弯度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几”“九”等字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字中的横折弯钩,就是横和竖弯钩的连写。另一种是“乙”字及由它派生出来的字,特点是弯度比较大。读者在书写时要注意区分角度和弯度。

(21)横折折撇:第一个横部左低右高,第一个撇部短而且直,第二个横部左高右低,第二个撇部长而且弯。

(22)横折弯撇:这种笔画写法与横折折撇不同,用在走之底中。横部稍左低右高,下边的部分短,弯度小,重心平稳。

(23)横撇弯钩:第一段是左低右高的横部,第二段是短撇,第三段有弯,第四段是钩。

(24)竖折折钩:是竖和横折钩的连写。要求注意掌握好转折处的顿笔。在不同的字中,其横部、竖部的长度、角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书写时要注意区分。

(25)横折折折钩:是横折和横折钩的连写。根据笔画的长度、角度可以细分为两种。第一种写法第一段稍长且左低右高,第二段短而且直,第三段短而且平,第四段长且稍弯,第五段是直钩。

第二种写法两横都平,上横短,下横长,撇部也稍长一点。

楷书笔画除了以上讲到的之外,还有“凹”字中的横折折,“鼎”字中的竖折折等,因为出现频率不高,所以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书圣”王羲之云:“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好笔画书写技法,打好基础。 Mpwf13fi1n1jf0kvV9UlB7Tg9uHELP8zqAsAQhrfuUX68eh3b4XfbLFOwyJ1/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