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概说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

魏晋南北朝前后达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转折、分裂与动荡的时期。

黄巾起义不仅动摇了汉朝的统治,也动摇了儒学的一尊地位。面对着崩溃的纲纪和满目的疮痍,有识之士不得不重新寻找治国之术。曹操提倡法治,用人唯才,选拔“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建安二十二年[217]《求逸才令》,一名《举贤勿拘品行令》,见《曹操集》)的人,就是适应时代的要求。由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北方实际的统治者,所以他的这些措施又反过来加速了儒学的崩毁。顾炎武说:“孟德既有翼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求‘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故董昭太和之疏,已谓‘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夫以经术之治、节义之防,光武、明、章数世为之而未足;毁方败常之俗,孟德一人变之而有余。”(《日知录》卷一三“两汉风俗”条。)儒学的禁锢一旦崩毁,思想界便出现了自由与开放的局面,各家各派的思想都得到发展的机会,争辩的风气也盛行起来。正如鲁迅所说:“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于是,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内涵很复杂,玄学家的思想倾向也并不一致。对它如何分析评价还有待深入研究,但无疑它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类自身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烦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战争频繁,佛教得以广泛流传,佛经也被大量翻译过来。梁武帝时“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南史·郭祖深传》载《舆榇诣阙上封事》)。北魏时洛阳有寺庙一千三百余所。东晋以来,玄学家普遍研究佛理,支遁、慧远等和尚也大谈玄学,于是玄佛逐渐合流。

新的社会思潮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生活习尚和价值观念。儒家的道德教条和礼仪规范已失去原有的约束力,一种符合人类本性的、返归自然的生活,成为新的追求目标。身外的功业荣名既然受到怀疑,便转而肯定自身的人格。身后的一切既然是那么渺茫,便抓紧即时的人生满足。他们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以一种新的情趣体验人生,成为和汉儒不同的新的一代。

以诗歌理论为核心的文艺理论从魏晋开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形成一股新的文艺思潮。

在汉代,儒家诗教占统治地位,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诗歌被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工具。至于诗歌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魏晋以后,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开始深入探讨诗歌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力、风韵、形象以及言意关系、形神关系等。并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形成一股新的文艺思潮。通常说魏晋以后文学创作进入自觉的时代,其自觉性就表现在这种美学追求上。 cdN3ZG0VnegHDlb7HNnSxw6NmeklnuBlKS4ODnEjaxvCWYhHdzwhTWCC3AkD++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