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鲍照

鲍照(414?—466),字明远,本是上党(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东海(今江苏涟水北)。出身寒微,曾从事农耕。鲍照少有文思,不甘于自己的地位,迫切地想凭借自己的才智,在上层社会找到一席地位。他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南史》本传)。刘义庆赏识鲍照,提拔他做了国侍郎。他对此并不满意,在为临川王世子所作的《野鹅赋》中,以野鹅自比,就流露了这种情绪。但像他那样出身的人,在门阀社会里,很难有发展的机会。此后又做过秣陵令、永嘉令、临海王子顼参军等小官。后因子顼谋反,死于乱军之中。

鲍照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存诗约二百首。他的诗歌直接继承着建安的传统,与曹植颇多相似之处。

他的诗歌的内容主要是表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以及对门阀社会的不满与反抗。如《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首二句写他内心的抑郁。三、四句表现冲破环境的束缚而远走高飞的志向。“弃置”以下六句表面上是写罢官以后的天伦之乐,实则表现了环境的窒息和自己的无聊。末二句,有讽刺权贵的意味。

在描写边塞战争和征人生活的诗歌中,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慷慨不平。《拟古》其三写幽并少年报国的愿望,像曹植的《白马篇》一样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理想: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留我一白羽,将以分符竹。

《代东武吟》写一个出身寒微的士兵,征战一生,有功无赏,晚年过着悲惨的生活,表现出对统治者的怨恨,也揭露了社会的不合理。《代出自蓟北门行》歌颂将士们誓死卫国的决心,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此外《代放歌行》《咏史》、《拟古》其二,也都表现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和自己的怀才不遇。《拟古》其六写他的农耕生活,抒发了不能施展才能的愤慨,也流露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鲍照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陆时雍曰:“鲍照材力标举,凌厉当年,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当其得意时,直前挥霍,目无坚壁矣。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可以想此君意气所在。”(《诗镜总论》)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五言古亦在颜、谢之间。”(《古诗源》卷一一)

鲍照也是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的人。他的二百首诗中乐府占八十多首,其中有三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有的学习汉魏乐府,有的学习南朝民歌,无不得心应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鲍照在学习乐府的过程中,发展了七言诗,不仅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这种形式,而且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并且可以自由换韵。这就为七言诗开拓了宽广的道路,自他以后,七言体诗日益繁荣起来了。

总之,鲍照是南北朝时期继承建安传统,学习民间乐府,而取得杰出成就的诗人,对唐代李白、杜甫、高适、岑参都有影响。 PTA6U2PTZ7XR8dp9c510OC9bP9ojh9YkIPMh02knHmDaELwp1c1bZycDJU0Fgt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