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从秦汉到明清的中央官制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建立了比较严密的官制。就中央官制说,秦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一方面负责管理皇帝的秘书工作,一方面负责监察百官。此外还有“九卿”,职掌大多是皇帝宫廷的私务。

西汉初年基本上仿照秦制。自武帝时起,皇帝常常通过内廷管理文书的“尚书署”亲自裁决政务,这就使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职权逐渐缩减。随后,尚书署改为尚书台,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原来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逐渐改名为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合称“三公”。原御史大夫的属官“中丞”保留下来专司监察,以后称为“御史台”,中国历史上专职的监察机构,从此正式建立起来。到了东汉,正式发号施令的是尚书台,长官称尚书仆射。三公的权力更为削弱,只能办一些例行公事了。

东汉末,曹操为了掌握大权,自任丞相,并一度恢复御史大夫等官职。曹丕称帝后,感到东汉的尚书台权力太大,另设中书省,首长称为中书监、中书令,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府。至于尚书台,则已成为执行机构,事务日益繁忙,开始分曹治事,设侍郎、郎中等官,综理各曹工作。这时,“三公”基本上成了功勋大臣的虚衔。

晋代将汉代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长官为侍中。侍中在秦汉时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应对顾问,并常代表皇帝与公卿辩论朝政,地位虽不高,因能接近皇帝,故显得很重要。到南北朝时,凡属重要政令,皇帝每每征取侍中的意见,这就使门下省也开始成为参与国家大政的部门了。

隋唐时期,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政务,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同列宰相地位。与此同时,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秦汉以来封建国家中央官制不断变化的结果。其组织较完整,分工较明确,可以看做是封建社会已经发展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

从隋唐至明清,六部制大体相沿,但是原来分立的三省到唐太宗以后却逐渐起了变化。由于唐太宗未做皇帝前曾当过尚书令,他做皇帝后,这个职务就空着不再授人。尚书省的长官,就只设左、右仆射;但不久左、右仆射成了听令执行的官员,不再能参决大政了。唐高宗时,常用别的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名义参与朝政,执行宰相职务,中书令、侍中就不常设了。执行宰相职务的官员们常在“政事堂”商讨和办理国政。政事堂初设在门下省,后移中书省,改称“中书门下”。这样,政事堂就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五代除沿用唐制外,又有枢密院参与大政,首长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北宋以中书门下省为政事堂,简称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政务、军事,号称“二府”。元代中枢大政统一于中书省,首长为中书令,往往以太子充任,其次为左右丞相,下统诸部。此外,又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因此,元代中书省的职权很重,至于枢密院,则大体上与宋相似。

明初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处理国政,指挥六部。皇帝专制一切,由翰林院等机关选调几个官员,加以殿阁大学士的名义备顾问,办文墨。成祖时,选派大学士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办公,参与机务,称为“内阁”。不过他们官位并不高,权势也还小。仁宗以后,内阁专任批答奏章,草拟诏令,品级渐高,权力渐增,极易假借皇帝的专制威力行事,号为“辅臣”,实际权势竟比历代的宰相还大。

清初仍然设置内阁,有三殿、三阁大学士,但国家大政的决策机构是由满族最高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职权低落。到了雍正年间,又另设置军机处,由满汉大臣任军机大臣,其下为军机处行走、学习行走等。军机处设于内廷,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官员任免和重要奏章。发布命令时,直接用军机大臣名义发出,称为“廷寄”。各地奏章也由军机处直达皇帝,不再经由内阁,于是内阁只办例行公事,内阁大学士也变得有点类似位尊而不重要的“三公”了。军机大臣由于亲近皇帝,综揽一切,名实俱重,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集权中央官制的最高发展。 wE52TFUZWyKpYYn/YHM2GWvZmVntKklUhX6pSA282m+JhSaB5FNgJtRPR9+qii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