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该刊改名《新青年》。发表《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提出“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新青年》并不以外国文学引介与研究为主,但仍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外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策源地,奠定了启蒙话语的基调。陈独秀力主革新思想、胡适倡导白话文运动、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此外还涉及文学潮流、文学语言、文学史等问题以及欧美经典文学、俄国与弱小民族文学问题、进化文学史观、人性论文学史观等。胡适称《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二十年的文学9月15日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

8月

《小说大观》创刊。

1月

《小说海》创刊,宇澄发表《<小说海>发刊词》。

3月

《小说新报》创刊,李定夷发表《<小说新报>发刊词》。

9月

胡适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学习实验主义哲学,开始用白话文翻译英美诗歌,并开始深入讨论文学革命的问题。

科学小说的翻译。倥倥译儒勒·凡尔纳《海中人》(《礼拜六》,第48-56号);英国著名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原译威尔士)也有几部译作,如杨心一翻译了《八十万年后之世界》和《火星与地球之战争》(上海进步书局刊),定九、蔼庐翻译了《人耶非耶》(今译《莫洛博士岛》,《小说大观》)。

1月

冰心译维尔虎次《飞人》,《进步杂志》第7卷第3号。

11月15日

陈独秀发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陈独秀认为:“现代欧洲文坛第一推崇者,厥唯剧本。诗与小说,退居第二流。以其实现于剧场,感触人生愈切也。”“欧洲文艺思想之变迁”是从17世纪古典主义、18世纪启蒙主义、19世纪初理想主义(亦即“浪漫主义”)、19世纪中叶写实主义(亦即“现实主义”),过渡到19世纪末自然主义,说明“自古相传之旧道德、旧思想、旧制度,一切破坏文学艺术亦顺此潮流,由理想主义再变而为写实主义(realism),更进而为自然主义(naturalism)”。

9月15日

陈嘏译屠尔格涅甫(屠格涅夫)《春潮》《初恋》(均为文言)《新青年》第1卷第1号至4号(1915年9月15日至12月15日)、第1卷第5号至6号、第2卷第1号至2号(1916年1月至10月),署“俄国屠尔格涅甫原著”。陈嘏此后开始用白话译美国王尔德(不是英国王尔德)的独幕剧《弗罗连斯》(A F lorentine T ra ged y,1916)和法国龚古尔兄弟的著名小说《基尔米里》(今译《日尔米尼·拉赛得》或《翟米尼·拉赛特》,1917),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独译莫里哀《黄金塔》(《愤世嫉俗》,独幕剧),《娱闲录》第16期。

5月25日5月

浮海译华盛顿·欧文《心碎》,《小说月报》第6卷第5号。

贡少芹译大仲马《盗盗》(侦探小说),文明书局、中华书局。至1923年出第7版。

3月

胡适译都德《最后一课》,《留美学生季报》第2卷第1号。胡适翻译了法国都德的两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一篇是《最后一课》,初译题《割地》,登上海《大共和日报》,后改今名,重刊于《留美学生季报》;另一篇是《柏林之围》,刊登在1914年11月10日发行的《甲寅》第1卷第4号上。

6月25日

赫乌德(T ho m as H ey w ood)《感恩而死》(A W o m a n K ille d W ith K in d ness,欧美名剧),《小说月报》第6卷第6号,译者不详。

10月25日

建生、廖旭人译多得(都德)《谎》,《小说月报》第6卷第10号。

6月

解吾译嚣俄(雨果)《天民泪》(社会小说),《娱闲录》第22号。

1月

梁启超发表《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1号。

3月25日

廖旭人译莫泊三(莫泊桑)《奖励金》,《小说月报》第6卷第3号。

2月9日

林纾、王庆通译大仲马《蟹莲郡主传》(U ne fille d u regent,政治小说),商务印书馆。

9月10日—1917年8月15日

林纾笔述、王庆骥口译孟德斯鸠《鱼雁抉微》(L etters P ersa nes,哲理小说),《东方杂志》第12卷第9号至第15卷第9号。

刘半农译杜瑾讷夫(屠格涅夫)《杜瑾讷夫之名著》,《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7号。收以小说体翻译屠格涅夫的四首散文诗《乞食之兄》《地胡吞我之妻》《可畏哉愚夫》《四嫠妇与菜汁》(后来巴金以散文诗的形式分别译为《乞丐》《马霞》《愚人》《白菜汤》)。

12月

刘半农译华盛顿·欧文的《暮寺钟声》,《中华小说界》第1卷第12号。

11月1日

刘半农译托尔斯泰《如是我闻》(社会小说),《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11号。

庐寿篯撰写《托尔斯泰》(传记小说),《中华学生界》第1卷第11号。

7月1日

1月

陆湛庵译安徒生《野鹄》(童话小说),《上海》(又名《消遣杂志》)第1号。

7月20日

马君武译托尔斯泰《绿城歌客》(《卢塞恩》),《大中华杂志》第1卷第7、8号,次年收入胡寄尘主编的《小说名画大观》。《小说名画大观》还收入王继曾、廖琇崑译莫泊桑《宦海扁舟》(原载《庸言》第2卷第4号,1914年4月5日)。

马君武译席勒(初未署作者名,后版署德国许雷)《威廉退尔》,《大中华杂志》第1卷第1号至6号,被阿英视为“从清末到“五四”时期最足代表的翻译剧本”,也被称为近代剧本翻译的三大代表作之一。

6月25日

莫勒(M oliere,莫里哀)《守财虏》(L’A vare,《悭吝人》),《小说月报》第6卷第6号。译者不详。

1月—8月

容纯甫(容闳)撰《西学东渐记》,凤石译述、(恽)铁樵校订,《小说月报》第6卷第1号至8号。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8月

瘦鹃(周瘦鹃)译马克·吐温《妻》(The Californian's Tale),《小说大观》第1集。后收入周痩鹃编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首次将译名定为“马克·吐温”并一直沿用至今。

11月

宋诚之译嘉赖儿《古今崇拜英雄之概说》,《世界观杂志》第4卷第1号。此为托马斯·卡莱尔的英雄崇拜论思想引进中国之始。

3月25日

铁樵(恽树珏)译Maupassant(莫泊桑)《情量》,《小说月报》第6卷第3号。

10月15日—1916年10月1日

薛琪瑛女士译王尔德《意中人》(爱情喜剧,白话),《新青年》第1卷第2、3、4、6号与第2卷第2号。译文前有“译者识”曰:“此剧描写英人政治上及社会上之生活与特性,风行欧陆。每幕均为二人对谈,表情极真切可味。作者王尔德,晚近欧洲著名之自然派文学大家也。此篇为其生平得意之作。曲中之义,乃指陈吾人对于他人德行的缺点,谓吾人须存仁爱宽恕之心,不可只知憎恶他人之过,尤当因人过失而生怜爱心,谋扶掖之,夫妇之间,亦应尔也。特译之以饷吾青年男女同胞。”

10月1日

雪生译托尔斯泰《雪花围》(《主与仆》,醒世小说),商务印书馆。

7月

弇山寒士译阿兰博(爱伦·坡)《活地狱》(T he Pit and the P er d ulu m),《小说新报》第6号。

4月1日

愿深、瓶庵译托尔斯泰《伊利亚》(Ily as,讽世小说),《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4号。

周瘦鹃译毛柏桑(莫泊桑)《伞》(T he U m brella,滑稽小说),《礼拜六》第74号。

1月2日

周瘦鹃译大仲马《美人之头》(Solange,惨情小说),《礼拜六》第31号。

11月

周瘦鹃译南山尼尔·霍桑《帷影》(T he W hite old M aid,哀情小说),《礼拜六》第78号。

8月1日

周瘦鹃译马克·吐温《妻》(T he C alifornian's T ale,哀情小说),《小说大观》第1集。

3月—1918年

周之栋译、罗榜辰校阅《天作之缘》(《严美利之轶事》,T he W o m an T hou G acest M e,A Story of O’N eill,欧美名家小说)。

10月

周作人的《异域文谈》由小说月报社出版。收《希腊之小说》两篇,分别讲述公元前3世纪时期朗戈斯的牧歌小说,以及2世纪时叙利亚文人路吉阿诺斯的讽刺小说;《希腊女诗人》介绍公元前6世纪女诗人萨福的事迹与作品;《希腊之牧歌》介绍牧歌诗人谛阿克列冬思。

周作人发表《<卖火柴的女儿>译后记》,《新青年》第6卷第1号。“译后记”中写道:“他写这女儿的幻觉,正与俄国平民诗人Nekrassov《赤鼻霜》诗里,写农妇在林中冻死时所见过去的情景相似,可以同称近世文学中描写冻死的名篇。”

10月9日

朱东润译尔斯泰(托尔斯泰)《骠骑父子》(义侠小说),商务印书馆。 gsCZUVnSiH8sF7j/xbDhXiGF2GXt8BFSTISyA2TO5uMHLJLsKzQawXcI6Gq4Rgq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