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04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北京大学承担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委关于设立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的任务。在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部的推荐和支持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当时已有的十个研究所和中心,以及六个系的科研力量建成了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是一个开放型的研究机构,不仅包括经济学院及北京大学其他院系所和中心的科研力量,而且广泛邀请了北京市和全国乃至世界相关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加入进行研究。目前,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为刘伟教授,负责人为张辉教授。基地从2004年设立以来,有力地带动了科研课题的增加,对课题研究起了孵化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科研基础条件和支撑条件的改善;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有力地融入到了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中国特别是北京市都市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目前,基地已经完成的典型科研项目包括:(1)北京在中国及世界都市经济中的今天与未来定位;(2)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对策研究;(3)北京2008奥运融资研究;(4)北京市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研究;(5)中国都市房地产宏观调控研究;(6)全球价值链下北京地方产业升级研究;(7)北京市政府债权问题研究;(8)北京市产业空间结构研究;(9)北京市“去工业化”的都市金融中心构建研究;(10)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理论与创新设计研究;(11)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路径研究;(12)北京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研究;等等。基地当前在研的代表性项目有:(1)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理论与创新设计研究;(2)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发展路径研究;(3)北京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对财政体系的影响研究;(4)北京市城市公用事业价格规制及政府补贴管理研究;(5)北京市金融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6)北京市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7)京津唐一体化研究;(8)京津冀产业疏解—承接问题研究;(9)北京市社会资本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分析研究;(10)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提档升级创新研究;(11)北京都市圈与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研究;(12)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研究。根据相关研究,自2005年以来,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推出了中国都市经济系列年度研究,本书是2019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书是张辉教授为负责人所承担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京津唐城市群一体化研究”(课题号:13JDJGD005)和杨耀淇副研究员为负责人所承担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京津冀一体化公共服务政策供给机制创新研究”(课题号:16JDYJB047)的主要研究成果。本研究从2016年9月进行,严格按照研究任务书要求完成各阶段各项任务。

本研究主要由张辉教授和杨耀淇副研究员负责统筹策划,确定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课题组主要成员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金田林,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铮,中国矿业大学地测学院博士研究生吕雪娇,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吴自强、吴子龙、张硕、李江龙等。本书由张辉教授负责统稿,金田林博士后进行主要协助,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研究助理张硕硕在校对中从事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贡献颇多。

“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提出了十年有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了指示,强调要从京津冀发展的全局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想,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体系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率先突破,这指明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措施。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顶层设计支持下进入实质发展期。根据《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面向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为此,国家对京津冀一体化提出了三项主要改革任务,明确指出要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强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其中,公共服务政策共享建设重要指示不仅指明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方向,而且指出了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即公共服务政策差距问题和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这是制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京津冀一体化问题同样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学者关于中国区域一体化问题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基于地方保护视角的地区市场分割理论。Naughton、Young和Sandra Poncet,以及我国学者白重恩都针对中国的省级地方市场分割现象进行了经验研究,其得出的结论普遍认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行为,中国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其程度甚至超出同期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且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这一类研究文献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地方保护主义形成了中国地区间的市场分割,进而阻碍了区域一体化的实现。而要厘清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阻碍的根本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追溯各级地方政府如此热衷于实施地方保护政策的制度诱因。对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使其真正实现协同发展。

其他学者对京津冀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则主要是从该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且主流观点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思路在于错位发展,其中代表性文献的作者包括纪良纲、陈晓永、张吉福、杨连云、崔冬初。另外有一些文献研究内容触及对京津冀发展失衡原因的分析,如人才流失效应(熊凤平)、产业发展阶段不同步(祝尔娟)和区域间经济联系(踪家峰等,)并据此提出政府间协作机制的解决对策(孙久文。)然而,这些文献具有共同的局限性,在于未能剖析引发京津冀发展极化效应的根本制度诱因,即研究始终未能触及经济学分析的核心问题——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及其制度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就目前来看,京津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十分显著,环京津贫困带问题十分严重。京津冀发展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供给方面来看,其与政府公共服务政策差距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失衡密不可分。基于上述分析,本书结合最新理论与数据,从三个部分展开,全面细致地阐述京津冀一体化公共服务政策的供给机制创新。第一,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空分布入手,详细梳理和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与现实,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新举措和新进展进行概述和分析,以期从历史和现实、时间和空间、战略和进展等多维角度论证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第二,从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入手,首先阐述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基础理论;其次以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再次根据指标体系结合数据实际测度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从支撑力、驱动力、创新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五个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最后,根据指标体系测度的具体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详细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制约机制。第三,从产业协同、财税协同、生态协同、人力资本协同四个方面论证了京津冀一体化公共服务政策的供给机制的创新。

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它将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一方面,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布局,雄安新区将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并作为一个反磁力中心,减弱北京对资源要素的强大吸引力,有效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另一方面,还将带动雄安周边以及整个京津冀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失衡问题。可以说雄安新区的设立盘活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盘棋。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紧紧围绕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雄安质量”、成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其中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作为核心环节被置于重要位置。本书结合政策动向和改革方针,从产业协同、财税协同、生态协同、人力资本协同等方面详细研究了京津冀一体化公共服务政策的供给机制的创新。

作者
2019年11月 ck3sU2kuhWHVEp2fIPJjUaM5hW/GlEy4lZjHeU6UA2601S4N4nTifs3z0ZqkYg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