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北京城市副中心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为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承载力,北京市对通州(原通县)的定位经历了“卫星城”“新城”“北京行政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转变。每一次定位的改变,都意味着通州的功能和承担的责任将发生变化。2016年4月,通州被正式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要求,要将其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承担疏解非首都功能、缓解大城市病、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任。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应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优化空间布局,将通州建设为新型国际化城市,如此才能满足高标准的建设目标,顺应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因此,深入探讨通州的建设背景,阐述通州建设的功能作用,并对当前通州的建设成效进行分析,为特大城市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积累经验,对将通州建设成为副中心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开始,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区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分异和成熟四个阶段,同时受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制约。日本东京、韩国世宗、法国巴黎都建设了不同规模的城市副中心,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及特征。我国城市副中心建设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建设模式。国内学者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建设城市副中心应遵循的开发机制、空间布局和政策建议。通过总结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国内学者普遍从管理机制、城市功能、产业空间优化、交通网络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但以提供建议为主,缺少理论指导下的实际效应分析。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口与经济在空间上的一致程度能反映区域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一些学者从全国、城市群和城市区域尺度研究了人口与经济的理论关系、空间格局演变下的相互作用及二者的一致性。在京津冀城市群尺度下,学者对区域尺度下的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度普遍高于人口聚集度,而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影响人口与经济聚集的主要因素。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总体规划“一核两翼”的重要一翼,规划范围为155平方千米,意图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

“一带”是指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布局,打造凸显公共空间魅力的生态文明带。以大运河为骨架,构建城市水绿空间布局,加强生态建设,统筹两岸公共空间、城市功能、交通组织和滨水景观,营造充满现代活力、再现历史记忆的滨水公共空间,形成韵味深厚、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带。

“一轴”是指依托六环铁路建设功能融合活力地区,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结合现状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设六环公园,有效织补城市空间,解决高速公路分割城市的问题,引导两侧城市功能互动发展和创新功能集聚,形成贯通历史现状未来、功能汇聚、集约高效的创新发展轴。

“多组团”是指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以组团、家园为单位,提供均衡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坚持宜家便利、均衡发展,建立市民中心—组团中心—家园中心—便民服务点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市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便民服务点,享受到便民商业、小微绿地、儿童游戏、老年看护等便民服务,步行15分钟到达家园中心,就近满足居民的居住、就业、交通、教育、文化、医疗、休闲等需求。

设施服务环方面,北京城市副中心意图打造国际一流的设施服务环,系统整合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国际前沿科技水平、建设中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人民生活幸福乐享的设施服务环,形成城市永续发展的核心基础骨架。一方面,有效地串联地上公共服务,建设连续贯通的环形绿带和慢行系统,强化公共空间设计,有效串联组团和家园中心,实现商业、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有机衔接和充分共享。另一方面,高效地集成地下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轨道交通、综合管廊、智慧地下物流、垃圾转运等环形干线系统,贴建、共建隐性市政设施、多级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应急避难设施和地下储能调峰设施等各类市政设施。

北京市政府对副中心未来的产业定位是,坚持总部经济路线,着力引入汽车零部件、精密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重点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有力支撑、新兴产业为战略引擎”的产业发展格局。

现阶段,副中心“一核五区”的框架已经形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市政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政府对产业聚集的导向是高精尖方向,具体表现在:一是TMT(高科技、通信和媒体)行业,通州的租金、成本优势会吸引大量该行业企业进驻;二是金融产业,包括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三是联动产业,主要集中在咨询行业,目前该行业在城区的市场占有率极大,但伴随前两类产业纷纷到副中心开办分支机构,也会有越来越多咨询行业开办分支机构,伴随客户行业发展共生。这三大产业将是通州未来的产业基础。但也伴随一个痛点,即在2020年之前,这些产业群主要还是以购买行为为主,2020年之后,慢慢会有更多的租赁行为产生。 NbwaQr4BImMxukWNiHGUYgelXjOMIxL9YdHdjMLtJGWo1sF4jkpmrjksAErYim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