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机关事务管理的内容

机关事务管理以管理职能为核心,以保障和服务职能为基础,不仅是保障机关正常、有序、高效运转的重要管理主体,还是有效推进党政机关发展与改革的机关建设的践行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机关事务管理本身经历了一个由机关后勤逐渐演变为现代机关事务管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努力践行自身发展与改革任务目标以更好地履行职能中不断演变的。

一、机关后勤的内容

后勤源于军事领域,通常用作军事术语,是后方勤务的简称,是指后方对前方的供给服务工作,目的是为军事活动提供保障。那么,机关后勤沿用军事后勤思想,主要是指为机关正常运转提供基本服务工作的活动,具体包括:

(1)办公用房和生活国家的日常服务,是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机关领导及其他行政人员提供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的保管、维修、基础设施建设和物业管理等服务。

(2)机关车辆服务,是指按照国家规定为机关单位提供车辆采购、车辆运行与维护等服务。

(3)日常接待的餐饮服务,是指为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来访外宾提供餐饮服务,包括食堂的管理和建设、食材的采购和监管等服务。

(4)安全服务,主要是指对机关提供安全保卫工作,对领导及其他行政人员提供人身安全保护工作。

(5)会议服务,包括会议场地的布置、会议所需物品的提供以及会议参与人员的接待、餐饮和住宿等服务。

(6)办公服务,包括办公的房屋除服务外,还包括提供办公场所内的办公物品,如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纸张、影音设备等装备的采购和分配,为保障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基本的物品和物质设施。

由此可见,机关后勤更大程度上是以服务职能为主,且缺乏制度建设与制度设计保障,秉持落后的思想观念,“等”着机关要服务,“靠”财政拨款过日子,依靠领导指示交办履行职能,不但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创新性,而且造成机关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机关运行成本未形成严格的监管能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方式,是指将后勤服务的相关职能交给专业的社会组织承担,以不断增强自身的管理职能。1983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七十次会议提出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问题,要逐步解决”的要求,确立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目标。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创新公私部门合作方式,一方面,积极组织收入,以解决我国行政经费供需矛盾问题,另一方面,将机关后勤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离,推动机关后勤管理职能的进一步强化,并且缩减人员编制,改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机关后勤向现代机关事务管理的转变。

二、机关事务的内容

我国采用现代机关事务管理有以下重要的标志。首先,我国《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是机关事务管理领域唯一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机关事务管理领域法治化与制度化建设的开端。其次,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更名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意味着机关事务管理的领域与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最后,许多省份相继成立专门的、统一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整合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等机关的机关事务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体现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践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努力。

现代机关事务管理以管理职能为主,是指对机关运行过程中所需资金、资产、资源、服务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现代机关事务管理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框架下,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依法管理机关事务,注重职能化建设,不但对机关运行过程具有支持和保障的作用,而且对机关运行过程与结果具有监督和控制的功能。

机关事务管理的内容相较于机关后勤,更加侧重管理与宏观调控方面,同时包含机关后勤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机关事务管理在管理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资金管理,是指机关运行经费管理以及某些专项经费的管理,根据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具体要求,严格把控机关运行经费的预算执行,具体包括预决算管理、机关会计业务指导、财务监督以及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提供经费保障等。资金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

(2)资产管理,是指对各级各类机关占有、使用并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进行管理,机关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日常维护、资产处置、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为等,以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审核、计划编制、建设监管以及办公用房和办公区建设的规划编制、权属登记、使用调配等。

(3)标准管理,即依据标准规范、引导、制约机关事务工作,包括标准的制定、实施、推广及完善。标准管理的目标是“两个统一”,即效率与成本的统一、基准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的统一。具体而言,应用标准管理促使减少资金和成本投入,并使效率最大化;在基准服务的基础上,满足个性化服务。

(4)监督管理,是指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全过程监督,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可以及时反馈制度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为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废除提供实践依据;可以预防和纠正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助于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

机关事务管理在宏观调控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发展规划和相关制度,根据机关事务发展需求制定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业务发展计划,确保机关事务高起点、高站位、快发展,统筹理机关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保障机关资产和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切实降低机关运行成本。

(2)制定机关运行保障管理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推进机关事务立法,制定相关配套制度,确保机关事务管理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确立资源配置、服务供给、物资消耗、质量评价等行业标准,加快推进机关工作人员住房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共机构节能等指导、协调与监督。

(3)完善后勤服务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约束主体行为,建立健全后勤服务市场的准入、竞争、反垄断、反分割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服务监管体系,设立绩效评价标准,监管服务运行成本,切实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4)规范服务管理改革和服务社会化改革,拟定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和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制度并监督实施,促进制度转型,为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创造政策与制度环境,制定服务经营单位指导制度,为服务经营单位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和政策支持,指导服务经营单位判断市场走势,转变经营机制,改进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机关事务管理的内容体现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管理职能的强化,侧重于对机关事务发展长期战略规划的制定,以及创新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调整机关事务管理组织结构、转变机关服务保障方式,为进一步推进机关事务管理改革,建立健全集中统一、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提供了前提保障,推动机关事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专业,更加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 bI3C+ADXg6ZSsr0di1zGJrcdKN77SnPLNSvX+AM4PZ514UzZqMskF2NtjAPMdtM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