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中国科幻文论精选》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的一个附带成果。

收入本书的31篇文献,覆盖了从1902年至今国内出现过的最重要的科幻文学理论描述。我们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看出,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的探索一直围绕着这个文类到底是什么、到底应该有怎样的特征等问题来进行。在这个大的探索之下,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围绕作品模式、创作方法、读者指向、批评规则、代际差距、文化孕育、思考方式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而对这些观点的探讨和接受,直接影响了这一文类的成长。

我们深深地感到,科幻文学虽说在某种意义上是舶来品,但更大意义上则是本土文化的独特创造。这种创造的目的是拓展本土思维的疆界,同时为本土现实服务。承认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科幻理论思维发展跟世界科幻理论思维发展之间的差异,也能明白中国的成果在哪一种意义上跟世界的思考相互重合,在哪一种意义上凸显独特性并丰富了世界科幻文学的思维版图。

由于中国科幻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文献太多,不可能在这里全部收录,而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又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流派给出的独特透镜下产生巨大差异。为了让这个选本保持最大程度的文献价值,我们发起了一次投票,邀请多年从事科幻研究以及在国内各高校从事科幻教学的学者提供一份文献清单。我们把这些清单中的论文汇总,做成新的高频论文清单,再请大家对这个新清单投票打分,把得分最高的50多篇文献选择出来,再联系作者授权。

考虑到这本选集很可能成为各个高校中国科幻史、中国科幻研究的参考材料,并有可能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选用,我们再度缩减了选择的篇章数。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可以凸显文献的重要性。这种做法是否合适,还有待读者的检验。

近年来,我们在高校教学中常常发现,研究生找不到好的题目,因此不断重复一些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因此,这本书的出现会对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很有价值。本书挑选的31篇文章,提供了许多中国科幻历史上被郑重提出但没有被彻底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很好地思考这些问题,同学们将有可能独辟蹊径地延续中国科幻史,并确切地找到自己研究的历史定位。而对爱好科幻、关心科幻的普通读者,这31篇文章能帮助他们了解所读到的那些作品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模样。

有两个事情必须说明。第一,由于一些重要文献的作者已经作古,而他们的后人又不乐意该文入选,但这篇文论又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的策略是选择一篇与它极为相关的其他文章,并请导读作者在导读中给出查找原初文章的路径,以便读者追根溯源,把握全貌。第二,这本文集是历史文献的汇总,没有收入近年来出现、发表在学术类期刊上比较严谨的学术论文,这是我们下一本文集的筛选目标,敬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

吴岩 姜振宇
2020年3月7日 ei7tS40fHnnpQETpIEXIPzBqKyQEZ7ezY4n7Q3ZqNkXSFF6Q8vecqePaiIS3zq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