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

我们在宏观的理论层面以“词汇—构式”互动的汉语语法描写体系为指导思想,研究思路是:结合汉语语言事实,立足汉语动词叙实性的主体,着力探讨汉语动词的叙实性问题,特别是动词的叙实性在特定句法语义条件下的变异问题,力争建立汉语动词叙实性的句法语义特征体系。

叙实性不仅是一个语法现象,同时还是一个语义、语用以及逻辑问题,因此我们的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除了语法学以外,还涉及语义学、语用学及逻辑学等方面。

由于动词的叙实性首先体现在语义上,所以我们的总原则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即不同的语法表现必然存在意义上的差别,意义上存在的差别必然有不同的形式表现;总的方法论是从意义出发,寻求形式的表现和验证。

因为要探讨现代汉语动词在叙实性上的语法表现,所以我们要借助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和描写方法,包括构造最小差别对及句式变换等,还包括配价语法及论元结构的理论和技术。

叙实动词、非叙实动词和反叙实动词在语义上的特点较为突出,涉及预设、推演等,所以我们要借鉴语义学上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由于叙实动词、非叙实动词和反叙实动词在能否推导出一个真值确定的命题上存在差异,为了揭示这种差异,我们还必须借鉴逻辑学上的蕴涵理论,同时还要运用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借鉴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以及语言类型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多角度探讨现代汉语动词的叙实性。 rVIpabsCqVcsoaJC7WJcsBD2gdY/q1JX78CBvlvedywVut4ELG+l0L2lbz2RHA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