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春天,繁花缤纷,生机盎然。在温暖的春风中,阅读王瑛的大作《叙事学本土化研究(1979—2015)》真是一件快意之事。古人云:“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能遇上这么易读的学术著作,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说它易读,是因为王瑛的书能将一个学术性强的问题进行一番学术史的梳理,并在不断追问和评述中说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就叙事学本土化问题如何走下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她不在理论上故作高深,也不做语言游戏,而是就问题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所以读起来顺、快、易,有一种学术获得感和享受感。
此书主要考察从1979年到2015年三十多年内西方叙事学进入中国之后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它不仅需要一种理论洞察力、分析力,还需要一种学术史的意识。作者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采用了一种以问题推进的学术路径,就是紧紧抓住四大问题去进行研究,即:一、何为叙事学的本土化?中国叙事学本土化之路是如何展开的?二、叙事学研究在中国有何特色?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新特点以及积累了什么经验?三、叙事学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四、叙事学本土化对叙事学学科以及当代文艺批评实践和文艺理论学科建设有何价值和意义?这种充满探究式的学术研究使该书能够将史的梳理与专题探讨很好地结合起来,呈现出一幅清晰的叙事学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学术版图。
王瑛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要作史的梳理,必然涉及近四十年的学术人物和著作,这就要认真阅读他们的研究成果,“细读法”就自然成为她的首选。她说:“理论文字不仅是刻苦攻读、理论思维的结果,也是作者的情感文字,蕴含作者的满腔热血和深厚情感。只有细读文本,方能体悟,方能洞彻,方能评价。本书的观点,皆出自对各方家文本细读的研究基础之上。”当然,细读又不能见木不见林,还必须有一个整体视野、比较视野,在整体中观照个体个案,在比较中给予定位,这样才不失为史的描述与建构。
做当代学术史或专题史的研究,最难的还在于评述,即在评述中要有评论和评价,尤其是涉及一些名家名著,得有一种平视的眼光去研究,有时还得指出他们著作的得与失,这更需要一种学术勇气和更高的学术视点。细读之下,发现此书评价涉及的就有许多当代学人的身影:杨义、赵毅衡、董乃斌、傅修延、陈平原、申丹、赵炎秋、谭君强、董小英、徐岱、龙迪勇、胡亚敏、张世君、林岗、高小康、王彬等,面不可谓不广,研究难度不可谓不大。王瑛能知难而行,花费了好几年时间才最后成书也可以算是有学术精进之气了。
作为一种学术专题性的总结性研究,作者的最后愿望是想要建立一种中国叙事学,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叙事学的中国学派”,这是极好的。她认为,在构建中国叙事学或叙事学的中国学派时,不仅需要包容和宏阔的气度,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国经验,夯实建构中国叙事学的学理基础,需要更多的学术同行在学术上互动和联系,携手前行。如今,中国叙事学的新方向已经明了并正在实践,创新的方法论也已经具备阐释文本的可操作性,中国叙事学已到了呼之欲出的时刻,可见其绰绰身影了。从这里,我也看到了王瑛的学术追求和新的学术目标。我为她专注于学术感到高兴。尽管这几年她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之余还去写诗并出版了诗集,但这作为一种学术状态的调整或者是为学生做出创作的示范,都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展示了她的多方面才华和综合素质。至于这本书的最终出版,的确也证明了她在学术道路上并没有偷懒,而是在默默发力,并且有了证明自己学术实力的代表性专著,用“修成正果”来评价她应是不为过的。
再次为她的学术追求和用力感到高兴,并祝愿她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优秀的成果!
2019年4月2日于暨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