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感动心灵的美

西方美术以一种独特的气质影响了整个人类,它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雅精绝的古希腊雕塑,雍容典雅的古典绘画,百变奇绚的现代美术,见证了西方历代艺术家伟大的创造力,是一部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独特历史。那么,几个世纪以来,这些令人叹绝的艺术作品为什么一直占据着我们的心灵?它们何以如此伟大和奇妙?其背后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西方美术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美术见证了西方艺术家伟大的创造力。当我们面对那些伟大艺术家作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跟一些非常特殊的心灵在对话,一种极为美妙的心灵与心灵的互动。那些能够感动我们内心的艺术作品并非一般的作品,而是艺术家们呕心沥血的结果,是他们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杰作,比如我们熟知的达·芬奇最伟大的一件作品——《蒙娜·丽莎》。

当然,还不仅仅是一种心灵的对话。通过英国批评家约翰·罗斯金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更为明确地意识到,接触西方美术名作其实有着颇为深刻的意义。他是这么说的: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以这样三种方式撰写其自传书稿的——功绩卷、语词卷和艺术卷。我们要理解其中的一卷,就非得读过其他两卷才行;但是,在这三卷中,唯有最后一卷才是相当可信的……按照罗斯金的意思,我们要了解一个伟大的民族,就需要阅读三种书,也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接近一个伟大民族的自传。其中第一部分的功绩卷,大概描绘帝王,以及那些改变历史、缔造历史的重要人物的事迹;第二部分是语词卷,是以文学的形式,如通过小说,表现出来的民族心灵的部分;第三部分系艺术卷,也就包括我们今天谈的诉诸人的视觉的美术作品。

图1-1 罗斯金肖像

罗斯金之所以特别提到最后一卷——艺术卷,完全是因为诉诸视觉的东西是具体的,具象的,鲜明的甚至是动人的,是能够进入我们的心灵深处的。

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对所有的人都几乎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而这种奇异的吸引力又和达·芬奇最重要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有关。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一种象征。他怀有一种神灵般的理想,力图解释世界的奥秘,创造了令世界惊艳的美。那么,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创造了怎样神奇的文化奇迹呢?

图1-2 人来人往的卢浮宫博物馆

当真正接近这件作品的时候,很多人会产生一种来自内心的期盼和激动。在我们走向这幅画的时候,那种朝圣般的场面不禁让我们觉得非同寻常,此时,很多人已经对周围其他的作品视而不见了!所有的眼睛,所有的相机镜头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蒙娜·丽莎》这幅画。

《蒙娜·丽莎》有很多方面可以说明其非凡的魅力与吸引力。但是,今天我在这里想说的只是两件事情。先说第一件。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这幅画曾经离开卢浮宫,去完成一个非常特别的使命。这要从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美国的外交关系说起。当时的法国撇开了北约组织,自己再建立一个防护体系。与此同时,还发生过一起令人痛心的空难事件。在那次空难事件中丧生的都是美国人,而这些美国人就是坐飞机来看《蒙娜·丽莎》的。因此,这两个事情放在一起,法国跟美国的关系就显得微妙起来,甚至陷入了一种僵局。

图1-3 卢浮宫内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前的观众

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部长安德列·马尔罗是一个作家,对艺术也有很高的鉴赏力。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一个特殊的外交办法,即派《蒙娜·丽莎》到美国去!这件事情一提出来,当时卢浮宫的很多专家、工作人员都表示抗议,法国最大的一家报纸《费加罗报》也谴责政府的这一举动,说让有几百年历史的一幅最重要的西方绘画名作远赴美国,风险何其大矣。卢浮宫的有些人甚至以辞职作为抗议。但是,这幅画还是登上了专机,最终抵达了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特区。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举行的开幕式上,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出席剪彩仪式。当时有一千多人参加了此开幕式,可谓盛况空前。

图1-4 达·芬奇《蒙娜·丽莎》(约1503—1505),板上油画,77×53.5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据说,当时法方卢浮宫博物馆随行保护《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一位女士在现场就有点忐忑,担心拍摄电视时的用光过于强烈而对画作本身有损害,就一步跨过警戒线,以检查画玻璃罩下面的温度-湿度计。边上守卫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不知道这位女士想要干什么,就下意识地举起了上了刺刀的枪,以阻止她的越轨动作,结果刀刃挑破了这位工作人员的衣服。幸亏一个特工人员上前一步把她拉了回来……

图1-5《蒙娜·丽莎》1962年12月借展到华盛顿特区所受到的礼遇

可以看出,《蒙娜·丽莎》受到的是包括总统剪彩、海军陆战队士兵二十四小时昼夜守卫等如此重大的礼遇。那么,代表西方最高绘画成就的《蒙娜·丽莎》这幅画,从法国卢浮宫出来,到美国展出,显然意味着法方的一种非常慷慨的态度,而这种文化的慷慨也引来了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来观摩这幅画,而且,深深地被这幅画所打动。可以预料,正是这一幅画改变了美国和法国的关系,使之进入了一个对话非常顺畅的阶段,什么事情都可以谈了。这个新的起点,这种转折点,是由一幅名画来完成的!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一幅肖像画为何竟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或震慑力?难道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寓含其中?

其次,还有一个很特殊的事情值得一提,就是这幅画曾经被人偷出了卢浮宫。有一个意大利的油漆匠,他想,为什么一个意大利画家的画要放在法国的博物馆里?于是,他就趁一个机会把《蒙娜·丽莎》偷走了。这幅画被偷走了之后,法国出现了一个特别奇妙的景象,许多没有看过《蒙娜·丽莎》这幅画的法国人,在卢浮宫外面排起了长队,要去看一看一个没有了《蒙娜·丽莎》的博物馆,它的墙上会是什么样子。而当这幅画终于曲折地回到了卢浮宫的时候,当时法国所有的商店都打折,表示庆祝。可以看出,这幅名画在法国人心中的重要位置。

图1-6《蒙娜·丽莎》被窃后的情景

现在,我们看的是一幅风景非常典雅的画——《收集佛西翁骨灰的风景》。画里的风景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西方理想风景画的一些基本元素,比如说,非常古典的建筑,多变的云彩,还有许多绿色的植物等。显然,这幅画的前景有一些人物在非常休闲地活动着。假如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么一片风景,这么一个场面的话,可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实际上,在这个宁静的风景前面,有着一段令人非常紧张的故事。画中有两位女性,一位显然是向身后紧张地观望。在她的边上,还有一个年纪稍稍大一点的女性,弯下腰,正在做什么事情。这两个人物的活动跟整个画的风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图1-7 普桑《收集佛西翁骨灰的风景》(1648),布上油画,116.5×178.5厘米,利物浦沃克美术馆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到,这幅画跟一个古希腊的将领佛西翁有关。他是一个大将领,建立过赫赫战功,也许是因为他的战功太显赫了,遭人妒忌。因此,有人就想很多办法来陷害他,其中最损的一个办法是诬告他,说他有叛国罪。无疑,叛国罪是一个非常大的罪名。他所受到的惩罚就是被处以极刑,烧成灰烬,然后再把骨灰撒掉……换句话说,就是把你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痕迹都消灭得一干二净!但是,有一个人是不相信的,那就是佛西翁的妻子。她不相信她的丈夫真的有罪,因此,冒险在刑场收集了丈夫的骨灰。她拿了这骨灰干什么呢?就如在画中所看到的那样,她把手中的骨灰跟前面淌过的流水和在一起,然后再喝到自己的身体里面。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呢?她要让她的丈夫,一个无辜的人,得到生命应有的尊重,让他获得世界上最独特的坟墓,那就是,她活着的肌体。她用她的身体让他获得灵魂安息的地方。所以,当我们了解到,在这幅画里还有这么一段动人的故事的时候,背景上祥和宁静的风景就会另有意味了,好像是戏剧里非常强烈的故事的一个反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我们逐步深入地了解了艺术家的创造意图和表达的意义的时候,这幅画就会真的打动我们的内心了。

图1-8 普桑《收集佛西翁骨灰的风景》(局部)

另外,还有一些画是看似简单。比如,我现在给大家看的是一个女性的坐像,非常优雅的坐姿,背景上几乎没有任何东西。但是,这位画家——大卫——实际上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在他的画面里,应该出现的东西在这儿好像都消失了。所谓新古典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古代希腊罗马的东西作为榜样,把古典的东西融汇到自己的画面里。可是,在这幅画里没有任何古典的痕迹,比如说一件文物,一个古代的用具,什么都没有。问题是,把这一幅画仅仅看作一般的肖像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大卫生活的那个时期,颜色的特殊含义至关重要。比如在同时代的司汤达的《红与黑》这部小说里,红与黑两种颜色就有特殊的含义。黑色与所谓的第三等级有关,而画中其他三种颜色则跟后来的法兰西国旗有关。在三色旗没有成为国旗之前,它是革命的标志。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黑色,以及白色、蓝色和红色,后者组成了三色旗的颜色。这四种各有含义的颜色在画面中一应齐全。而且,没有别的其他颜色,渲染得最厉害的就是这四种颜色。如果我们对这样的色彩所具有的特殊含义有大致的概念,那么,当我们看到这么一幅特殊时期的肖像画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特殊等级的人物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留下来的一幅肖像画,我们对画面理解的丰富程度也就会大大增加了。

图1-9 雅克-路易·大卫《夏尔-路易·特鲁戴纳夫人肖像》(1791—1792),布上油画,130×98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同样,还有一些画,在我们初看的时候,描绘的只是风景本身。但是,我们也许很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一幅画叫作《宽恕之树》呢?

为什么这幅画叫《宽恕之树》?它的背后有怎样的一段爱情故事?这段爱情故事会给我们心灵带来怎么的感动?

这里,确实有着一段非常动人的故事。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容,再回过头来看这幅画,也许我们就会怦然心动,有所感动了。

据说,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有一个男孩经过一个地方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女孩,然后,两个人一见钟情,产生了感情。之后,就到了他们两个人要分手的时候,因为特洛伊战争打了十年,那个男孩子回家心切。但是,他对她有个约定,说我回去之后一定尽快赶回来。然后,这个男孩子就走了。这个女孩子就在那儿等待,一直都没有等到她的恋人回到她的身旁,因此,就渐渐地绝望了,绝望到了最后,是痛不欲生。她央求神把她变成一棵树!然后,她真的就变成了一颗杏仁树,对爱情从此没有想法。有一天,这个男孩子终于回来了,但是,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他心中的恋人,而是一棵树,他抱住那棵树,非常痛苦和悔恨。可能是他的真诚所至,感动了神,结果,神又把他心中的恋人从一棵树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我们在画面里就看到一位女性从树干里裂变出来,兴奋地抱住自己心爱的恋人。此时此刻,他们身后的这棵杏仁树杏仁花怒放。这是他们相遇时惊喜尤加的美好时刻。如果知道这么一段故事的话,看到这么一幅画面,我们就知道,这是多么抒情的瞬间,是恋人相见百感交集的时刻。所以,西方的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有一种心灵的体会,而这心灵的体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了解这些画面背后的故事。这里边还有一些细节值得一提,比如说,这幅画的最下方还写了一段话,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名言:“告诉我,除了不明智的爱情之外,我还做了什么。”意思是说,爱情是至上的,爱情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别无所求。这是一个感慨,而这个感慨跟画家本人有着一种非常微妙的联系,因为,在这幅画中的女性模特正是他曾经的恋人玛丽亚。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的演绎,其次还能察觉艺术家内心深处诗意的流露、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样,我们面对这样的作品,获得的是由衷的感动,是一种心灵的感应。

图1-10 爱德华·伯恩-琼斯《宽恕之树》(1881—1882),布上油画,190.5×106.7厘米,利物浦雷佛夫人美术馆

再比如,很多朋友可能会熟悉《夏洛特小姐》。这幅画的复制品非常多,在咖啡馆、街头的橱窗或者学校里,我们都会看到。也许,我们会把这幅画理解成:在一个风景非常特别的地方,一个美丽的少女坐在船头沉思着。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观赏这一幅画,会发现一些问题。

当我们走进这样一幅作品,观赏这幅画的同时,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为什么一个美若天仙却犹如幻影般的女子坐在船头?画中为什么白天还点着蜡烛?这幅画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为什么这个女孩子在春光明媚的时候,脸色显得有些忧郁,为什么在她的船头有一根蜡烛,为什么白天还要点燃蜡烛,为什么在她的船上铺满了美丽的刺绣,为什么她的手拿着那条系住船的铁链子,有点恋恋不舍?

图1-11 沃特豪斯《夏洛特小姐》(1888),布上油画,153×200厘米,伦敦退特美术馆

所有这些画面上的动作,画面上布置的东西,其实来自于一个文学典故。这就是英国著名诗人丁尼生写的长诗《夏洛特小姐》。诗里描绘的夏洛特小姐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少女,她必须生活在阴影当中,她不可以走到阳光底下,而且,她在镜子里看她自己住处的窗外的东西,永远是影子,是幻影,是虚幻的东西,而在她边上有一台永远不会断线的纺机,她不断地在绣自己案前的刺绣,永远重复做这些东西。有一天,她忽然在镜子里看见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亚瑟王的骑士兰斯诺特。兰斯诺特英俊的影子在她镜子里一晃而过,让她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波澜。她突然之间萌发了一种想追随这个自己心仪的男性的愿望,想要跟出去,去看一看。不过,她又非常清楚,如果她走到阳光底下跟随骑士而去的话,她的生命就会终结。但是,她在所不惜,她真的扯断了纺线,走到了阳光下,去追随兰斯诺特。当那条船漂出去的时候,蜡烛渐渐燃尽。这时,她非常明白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很快就要终结,但是,她的内心却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因为这是她生命当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去做的事。因此,当死亡降临的时候,她的脸上浮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幸福的表情。

这是诗里描绘的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阅读了丁尼生的诗歌,再来看这样一幅画,我们就会很感动,感慨这样一个弱女子具有如此的勇气和对自己追求的一种坚定和执着。绘画中的很多细节,当它们跟人文历史、文学典故等联系在一块的时候,画面就变得绚烂起来,变得生动起来。原因就在于,它能更加深入地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

还有不少其他的画家也画过《夏洛特小姐》,比如她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刺绣的情景;她终于毅然决然地扯断永远不会断的纺线,要走到一个新的生命阶段的情景。

不少画作读解起来是需要了解画中和画外的东西的。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梵·高的名作《农鞋》。这幅画看起来好像不需要太深入和复杂的了解过程,其实未必。尤其是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一双鞋也许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物件。有一位德国的哲学家非常受青年朋友的喜欢,他叫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写过一本书《林中路》。在林中不是说他真的在树林中。因为,在德国有一种哲人在林中思考的传统,林中的路就是思维之路,你可以在林中漫步的时候产生哲学的思想。所谓在林中,就是说在哲学的思考当中。书中有一个章节,写的是艺术作品的起源,里边有一段非常优美的散文般的语言描述。它大概的意思是说:冬天,在非常刺骨的寒风的吹拂下,在泥泞的田埂上,走着一个农妇,她的脚上穿的是已经非常旧的一双鞋……也许,这是哲学家个人的一种理解和表达,可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美术史家,他是曾经被誉为具有苏格拉底式学问的美术史家——梅耶·夏皮罗,当年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前几年才过世。他当时读到哲学家的这段优美文字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他怎么就知道这是一个农妇的鞋呢?而据他所知,梵·高的鞋其实有非常特殊的含义,因为,梵·高在年轻的时候,到过荷兰一个非常贫困的矿区做牧师,矿工的贫困生活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撞击。为了记住自己这一段非常特殊的岁月,在他的行囊当中永远会有一双非常破旧的、曾经走在矿区泥泞道路上的鞋。他把这双鞋作为个人经历的一个见证。所以,这位美术史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纠正意见,说哲学家也许不对,这双鞋根本不是农妇的鞋,而是艺术家自己的鞋。

图1-12 梵·高《农鞋》(1885),布上油画,37.5×45厘米,阿姆斯特丹文森特·梵·高博物馆

图1-13 梵·高《农鞋》(1888),布上油画,44×53厘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样的争论已经够复杂了。一双鞋要讨论到这个地步,包括从哲学到个人的遭遇。但是,事情还没有完。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他曾经访问过北京,在北京大学演讲过。他对这幅画里画的到底是谁的鞋,有自己的想法,说你们其实不必争了,这难道是一双鞋吗?如果说它是一双鞋的话,它应该是大小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在这幅画里,他的鞋都是左撇的呢,为什么这双鞋一个大,一个小呢?它大概根本就不是一双鞋!所以,你们就不要争了,为什么还要争呢?

两只鞋子如同兄弟一般,紧紧地靠在一起,它们是那样的破烂,仿佛尝尽了人世旅途的艰辛与无奈。一大一小,是谁的鞋子还重要吗?它暗示着梵·高什么样的心灵世界?

但是,德里达说这个话的时候,他忘记了,艺术家笔下的世界不是摄影所营造的一个真实的世界,它更是一个主观的世界,而且,在梵·高这样激情澎湃的画家的笔下,很多东西可能是你难以琢磨的东西。你看看,这幅画里的鞋带仿佛是圆圈样的,你能知道这是什么吗?也许很难断定。而且,艺术家难道就没有一种自由,把他自己的一双鞋画得一个大,一个小?

各位可能会认为我这样的问法有一点强词夺理,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我恰恰有根据,因为,你看梵·高画的很多的鞋,真的很难找到一模一样大小的!换句话说,他就有这个习惯,他就要把画里的鞋画得一个大一个小,而且,相差极其明显。

这不是一个孤证。还有别的例子,比如说,梵·高曾经临摹过法国画家米勒的画。他非常喜欢米勒,然后悉心临摹。但是,临摹的结果变成了一种创造,因为画面当中最后呈现出来的完全是梵·高似的语言,梵·高似的那种情调——这个画面就变成了他自己的东西了。

在这幅画里,恰好我们又看到了一双鞋。在烈日当头,最热的时候,田野边有一个在休息的农夫,他的鞋就搁在他的旁边。我们仔细观察这双鞋,又是一大一小,根本不是尺寸完全一样的鞋,如果把它放大,会显得更加明显。这就让我们想到一个蛮有趣的问题:绘画其实是来自于作者内心主观世界的一种创造,它不完全是现实的真实写照,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那份与众不同的创造才是弥足珍贵的。

我还想提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里,我们会看到布朗库西的一件作品,题目叫作《飞翔》。当年有一个美国的收藏家从法国买了这件作品,经过美国海关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那个海关人员问他,你在国外消费,请申报交税。你说一说你买的是什么。收藏家说,我买的是艺术品。海关人员问,这个艺术品的题目是什么。收藏家回答说《飞翔》啊。那官员就说《飞翔》?是小鸟吗?如果是小鸟的话,它的头在哪里,它的翅膀在哪里?结果,《飞翔》被归类为厨房用具,并处以罚款。对此,这个美国收藏家非常气愤,把这一海关人员告上了法庭。最后,官司打赢了,这件作品后来也成为非常经典的现代主义的作品。这里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是,当我们面对艺术的时候,我们是否有一种艺术的心情和审美的想象——这才是我们能否从艺术中获得感动的最终的、决定性的原因所在。

图1-14 梵·高《午睡,仿米勒》(1889),布上油画,73×91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

图1-15 梵·高《午睡,仿米勒》(局部)

图1-16 布朗库西《飞翔》(1928),青铜,137.2×21.6×16.5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最后要提的是美国的一位雕塑家,叫巴罗夫斯基。巴罗夫斯基童年的时候,父亲告诉他,在你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和挫折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你的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大朋友,他住天上。当你走向他的时候,所有的困难和艰难险阻都会迎刃而解的。成年之后的艺术家,在回想父亲当年讲述的故事的时候,就想把这种感受变成雕塑。于是,他就做了一个超大的雕塑。这件雕塑就是在钢柱上让一批人走向天空,走向那个最了不起的大朋友居住的地方。

在这个钢柱上有人走向天空的时候,底下有很多的观众在看。而且,大家多少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的形象。他们看到的是,不同性别、职业、肤色和年龄的人走在钢柱上,朝着一个目标而去。我们在仰望他们的时候,雕像的整个背景就是周围高大的建筑物甚至蔚蓝的天空了。这是一个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空间,从低走到了高,从有限走向了无限。

此时,艺术带给我们的不正是一个博大的心灵世界吗?

图1-17 乔纳森·巴罗夫斯基《走向天空》(2004),不锈钢柱30.5米高,与地面倾斜角度大约75度,7个真人大小彩塑人物,纽约洛克菲勒广场

图1-18 乔纳森·巴罗夫斯基《走向天空》(局部)

图1-19 在摩天楼群中的《走向天空》

图1-20 以蓝天为背景的《走向天空》 Yxp+5+wWKTXiJtxWvIyFRc9M0SDt3yxNB6RB10TQEs+aFq7HYhl8b/94DUT6fP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