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孔子及其创建的儒学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

前面已经说过,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在不少西方人编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录中也是如此。就其实际影响而言,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孔子及儒学对东方的影响,久远而巨大。人们所熟知的东亚儒学文化圈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这里无须详加介绍。谨补充有关近年北京大学编纂《儒藏》一例。当韩国、日本和越南学者听到北大准备编纂《儒藏》的消息后,提出他们国家也有丰富的儒学著作,希望能一起参加编纂。北大《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闻知后,立即表示热烈欢迎,建议有关各国成立本国的《儒藏》编纂机构,参与合作,共襄此事。于是《儒藏》编纂成为包括“海外编”的大规模国际合作项目。

对西方来说,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启蒙思想家就曾吸收孔子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思想来反专制、反宗教。朱谦之教授有一部著作《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对孔子及儒学在西方的影响,作了详细研究、介绍。例如介绍性的著作有:法国耶稣会士李明的《中国现状新志》(1696—1698),认为孔子为远东之第一圣贤。郭弼恩、杜赫德合编的《耶稣会士书简集》,其中教士讨论中国孔教的16封信,对欧洲的影响极大。竺(杜)赫德编的《中华帝国全志》(1735),共4卷,书中有孔子的肖像。第二卷对于《易》《书》《诗》《礼记》《大学》《中庸》《论语》《孝经》、小学等有简单介绍。《北京耶稣会士中国纪要》全书16卷,第十二卷是钱德明(Amiot)写的《孔子传》。利玛窦深通中国经籍,万历二十一年(1593),他曾将《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本国。1626年法人金尼阁也译《五经》为拉丁文,并在杭州刊印。这些文本都已失传,却是我国经籍译本的开始。

接着《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一书又列举关于孔子学说西传欧洲的著作:(l)郭纳爵译《大学》。(2)殷铎泽译《中庸》。(3)耶稣会士编《中国之哲人孔子》。用拉丁文译成的,内容包括《大学》《中庸》《论语》。(4)卫方济《中华帝国经典》(1771),此为中国《四书》与《孝经》、“小学”之拉丁文译。(5)雷孝思译《易经》,书名《中国最古之书易经》。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一书还指出:莱布尼茨1697年出版了一部《中国最近事情》,说,欧洲文化的特长是数学、思辨的科学及军事学,然而一说到实践的哲学,则欧人到底不及中国。沃尔弗受莱布尼茨影响,他的《中国的实践哲学》尤其注意孔子在中国的地位。法国伏尔泰极端赞美中国文化,赞美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推赏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法国狄德罗钦佩孔子的理性教。他赞美孔子学说为简洁可爱,赞美儒教只需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国平天下。

最后朱谦之在全书《简单结论》中说:

在18世纪的欧洲,无论在法国发生的政治革命和在德国产生的哲学革命,本质上都是站在资产阶级哲学上,反对封建,反对中世纪宗教,不同之点,只是前者倾向于唯物论,后者倾向于观念论。以关于孔子哲学的认识而论,前者以孔子近于唯物论和无神论,后者以孔子近于观念论和辩证法。孔子评价虽不相同,而无疑同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所谓东西文化接触是文明世界的强大推动力,以孔子为例,我们可以得到证明。

下面再介绍两份时间较近的材料:

1988年在巴黎召开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会议,议论的主题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在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典1970年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成为会议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事见《堪培拉时报》所载记者帕特里克·曼汉姆1988年1月24日从巴黎发出的报道)。应该说这是西方有识之士,回顾二十世纪,针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危机而发出的强烈呼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孔子基金会于1989年10月7日至10日在北京、曲阜举办了“孔子2540周年诞辰纪念与学术讨论会”,在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泰勒博士致辞,他说:

二十五个世纪以前,一位非凡的人——孔子诞生了,他的思想决定了继他以后人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命运。……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2540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了进步也好,还是缺乏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成功、昌盛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

孔子推崇家庭和建立一个美满家庭所需要的互爱互尊。家庭单位是建立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基本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同样,这种关系的纽带也存在于朋友之间,乃至于存在于一国的领袖与该国的公民之间。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互爱互尊和克己。而我们的世界急切地需要这些。

孔子提倡教育。他主张,一个人如果有学习的能力和愿望,就应该给他以学习的机会。他首创在中国推行广泛的教育。他强调研究人文科学(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意义,开辟了中国古代文化给人们带来启迪的渠道。今天,中国及许多工业化国家都在重新考虑他们有关教育制度的政策,以及他们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孔子崇尚进步。他主张通过个人修养、通过运用新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他还主张自由交换观点。……

在1989年孔子2540周年诞辰的日子里,大家聚集在这个研讨会上,继续实现着孔子的理想,并把他传给我们的火炬接着传下去。这一火炬,在秦朝曾横遭不幸,在汉代又在摇曳中登上了声名和权贵的峰巅,在明朝更是在宗教般灿烂光芒中得以复燃,这样,世界便可以对此鉴别、欣赏,从而获益。

最后,女士们、先生们,我想从大会发给你们的文件里引用一句话:多少世纪以来,人们也许颂扬、赞美过孔子,或者攻讦、贬低过孔子,但对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们不能有任何增损:他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古代文人,堪称为世界文化巨人。(见《孔子研究》1990年第一期)

以上情况足以说明,孔子及其创建的儒学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不仅为中国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也为人类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 Btm5ilBuqijlZdwzFeCZTeq9iUrgQmjzHnWF2z0LHj9TvG/e5Nf0soSbHPVLfs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