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世界图景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谈谈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三个不同层次的“世界图景”。

常识就是普通、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的经验的产物,是人类在最实际的水平上和最广泛的基础上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一般文化环境的适应。常识是每个健全的正常人普遍认同的,人人都在生活经验中分享常识、体验常识、重复常识和贡献新的常识。正是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人们的经验世界得到最广泛的相互理解,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最普遍的相互沟通,人们的行为方式得到最直接的相互协调,人们的内心世界得到最便捷的自我认同。常识是人类把握世界与自我的最具普遍性的基本方式。一个没有“常识”的人,就无法作为“正常人”生活。

但是大家想一想,常识的最本质的特性是什么?常识的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它的“经验性”。所以我们总是把“经验”和“常识”连在一起,叫做“经验常识”。常识来源于经验,常识符合于经验,常识适用于经验。对经验的依附性,是常识的概念框架的实质。所以,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概念总是依附于经验表象,并围绕着经验表象旋转。由此而形成的世界图景,就是“经验的世界图景”。

常识的世界图景,是以人们的经验的普遍性为中介的世界图景。就是说,常识的世界图景,是由人们的共同经验构成的。在“共同经验”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世界图景”。这种“共同经验”的“世界图景”,具有直观性或给予性、凝固性或非批判性等特征。

首先,由“共同经验”构成的常识的世界图景,具有显著的直观性或给予性。人们以常识的概念框架去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其实质是以经验的普遍性去把握世界,去形成具有经验的共同性的世界图景。正是由于这种常识的世界图景以经验的共同性为实质内容,所以它符合于经验主体的直接经验,并适合于对这种直接经验的解释。由经验直观而形成的世界图景,又直观地呈现给经验的主体。对于经验主体来说,这种直观的世界图景,又是直接地给予经验主体的。由此,就形成了这样的双向关系:“世界”,以经验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为内容而给予经验主体;经验“主体”,又以经验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为中介而直观“世界”的存在。在“世界”、“主体”和“经验”的三者关系中,“经验”,既是构成主体的世界图景的中介,又是“世界”在主体的表象和思想中的“图景”,因此,“经验”的普遍性与共同性,是常识的世界图景的构成中介与实质内容的统一。经验主体就是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与经验直观的统一中而达到对经验世界的自我理解,以及经验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由此便构成了人们的“常识的世界图景”。

其次,由“共同经验”构成的常识的世界图景,又具有显著的凝固性或非批判性。在常识自身的延续与积累的意义上,由常识概念框架所构成的世界图景,总是不可逃避地依附于经验的共同性,因而无法超越经验而构成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图景。这种常识的世界图景以其经验的给予性和直接性为前提,而表现为经验的延续性和非批判性。

常识的世界图景以共同经验的历史性遗传为中介,而实现其世世代代的延续,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僵化的、凝固的世界图景,即永远是共同经验的世界图景。作为经验个体来说,以分享常识为基础而构成的经验世界图景,由于概念对经验表象的依附性,概念总是围绕不断流变的表象旋转,概念自身只不过是表述经验的“名称”,因此,常识的世界图景总是一个“混沌的整体”。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常识概念依附于经验表象,超越经验即是对常识的挑战,所以常识自身是非批判的和非反思的,由常识概念框架所构成的经验的世界图景也是非批判的和非反思的。

在非批判的常识概念框架中,正像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所说的,“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但是,人必须放弃这种虚幻的托词,放弃这种小心眼的、乡下佬式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 为了超越这种“小心眼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就需要诉诸科学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

那么,什么是科学概念呢?它与人的经验是什么关系呢?科学概念不依附于经验表象,也不围绕经验表象旋转,而是超越于经验表象,解释经验表象的本质,并且创造非经验的表象。大家想一想,由科学概念所构成的科学的世界图景,不是以经验的普遍性为中介的世界图景,而是以概念的规定性为中介的世界图景。在科学概念框架中,世界图景既不是经验表象所给予的,也不是通过经验直观形成的,而是由概念的相互规定构成的。科学的世界图景是概念化的、逻辑化的、精确化的和系统化的世界图景,它具有内容的规律性、解释的普遍性、描述的可证实性和经验的可预见性等特征。与此同时,科学还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发展的创造的特征,因而能够实现科学概念框架的自我更新,从而形成历史性发展的科学世界图景。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图景具有显著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科学的发展过程,首先就是以历史性转换的科学世界图景去变革和取代人们的常识世界图景,使人们形成自己时代的科学的世界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世界图景的科学化和世界观的变革是其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以科学的世界图景变革和取代人们的常识世界图景,以科学的世界观变革和取代人们的常识世界观。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活动。科学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人类对世界的规律性把握,也就是实现“思维和存在”在规律层次上的统一。

科学集中地代表着人类理性的进步,在思维与存在的规律层面的统一中为人类提供科学的世界图景。科学不仅以各种首尾一贯、秩序井然的符号系统和概念框架去理解和解释经验世界,而且它自身表现为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概念系统的形成和确定、扩展和深化、更新和革命的过程。科学发展过程中所编织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范畴之网,构成了愈来愈深刻的世界图景,也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愈来愈坚实的“阶梯”和“支撑点”。这种愈来愈深刻的世界图景,愈来愈坚实的“阶梯”和“支撑点”,表明科学概念和科学范畴实现了“思维和存在”在规律层面上的高度统一。

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变革了人们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地变革了人们的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所以,科学在现代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其他任何文化形式难以匹敌的巨大作用。但是,值得大家深思的是,“科学”并不能取代“哲学”。与科学活动不同,人类的哲学活动,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进行“反思”。在哲学的“反思”中,人类的科学活动及其理论成果成为被反思的对象。这就是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哲学在对科学的“反思”中,形成哲学的“世界观”。

哲学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思,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是对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的反思。科学史表明,科学的发展,总是表现为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某种科学理论的划时代发现,总是突出了人类用以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某种“认识成分”。它的璀璨夺目的光芒,使得其他的“认识成分”在特定的时期内相形见绌、黯然失色。由此而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先是吸引各门科学都试图运用这种“认识成分”来研究自己的对象;其次是哲学家们也试图以这种被科学家普遍运用的“认识成分”去重构关于理论思维前提的哲学理论;最后则是由于哲学的世界观层次的理论总结而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整个人类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解发生重大改变。对此,美国当代哲学家莫尔顿·怀特作过这样的描述:“在18世纪牛顿物理学胜利的时代,机械学成为学问之王;19世纪黑格尔的历史和达尔文的生物学占有同样的重要地位;到那一世纪的末期,心理学大有主宰哲学研究的希望⋯⋯” 那么,20世纪呢?大家想一想,所谓“老三论”、“新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等等,不是都引起了与怀特所描述的同样的轰动效应和连锁反应吗?

对哲学来说,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把握世界各种方式及其历史成果,从来都不是现成接受的对象。它反对人们在思想观念中和现实行为中采取非批判的传统性态度。哲学对科学理解的理解,是把科学关于世界的理解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通过考察人类把握世界诸种方式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总体效应,探索这些方式彼此融合和彼此过渡的总体机制,反省这些方式把握世界的总体结果和时代内容来实现的。在这种批判性的考察、探索和反省的过程中,哲学就可以概括出科学成果中所蕴含的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新的研究方法、解释原则和价值观念,展现自己时代所达到的对真善美的理解,从而为人类提供时代水平的“世界观理论”。 w8UN59e4P2gA6whmABBEz+fR08d13ZJ8ogJ+sJzSai/1DFhbtI4J1Sto2P9klz9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