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修订版序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人类的思维空前活跃,大数据下的科技创新,高端智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网站平台、微信博客,海量信息在手机之间横扫时空。交流信息的语言世界,各种奇葩式的语言表达如百花绽放,令人应接不暇,由粉丝、网红、卖萌、创客,到拥趸、互怼、脑洞、甩锅、颜值、吃瓜等,不一而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浪淘沙,清浊自现。有不少反映时代特征的新词网语被大众认可,如“互联网+”“新常态”“正能量”“获得感”“共享经济”“工匠精神”“砥砺奋进”等,有些则逐渐被淘汰,淡出历史舞台;而那些历久弥坚活在人们日常口头上的金句,如“打铁还需自身硬”“撸起袖子加油干”“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则更接地气,更加彰显语言的生命力,被广泛传诵。

但在社会生活各种语言应用的领域,尤其在公共宣传用语中,字词差错、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象仍常有出现。如某地公安宣传牌中,上一句是“举报毒品违法”,并列的下一句是“犯罪活动有奖”,把完整的一句话分为上下两段排列,割裂语义造成两个错句,易引起误解。又如春节期间某地宣传标语“自觉维护法律严肃性,严厉打击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句中“打击禁止……行为”等于“不禁止……行为”,与宣传原意相反;而且将“打击”与“禁止”连用,对“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究竟是“禁止”还是“打击”,概念不明,应依据相关政策予以准确表达,等等。

当前正值新时代开启之时,也正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加强科学思维教育的最好时机;净化语言环境,正本清源,“咬文嚼字”更显其迫切和必要。过去对“咬文嚼字”的解释多偏贬义,而《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第7版)中对“咬文嚼字”的解释,除仍保留“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的释义外,加上一段“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这正反映了近年来语言文字表达极需“反复推敲”的现状;又加以“十分讲究”,则更强调了“咬文嚼字”对提高语言表达质量之必要,这对全社会提高运用语言的准确度及严肃性,对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咬文嚼字的逻辑》自2005年出版以来,经几次重印,读者口碑尚好。上海《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来信中说:“让我眼前一亮,视角独特,而又学理严谨。”网上评论者说:“这书值得大家看”“看完这书估计改错能力会提高”“做学问就要咬文嚼字”等。但也有读者说:“这类型的书需要有耐性才能把它读完。”我想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逻辑在我国普及不够,人们对逻辑知识比较生疏,因而理解上会有些困难;二是书中所分析的例句,多为报刊书籍中的片段,缺少生动鲜活的实例,不足以吸引眼球,引起读者兴趣。为此,对本书作如下修订:

1.对原有例析做适当调整和删节,并在各章后新增一些“案例举隅”的实例分析,主要是一些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既有助于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也能扩大我们的逻辑应用视野。

2.本书因不是教科书,以“咬嚼”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为主,有关逻辑理论部分,只在每章前和每种错误类型的分析中略作介绍,且着重于各章中最基本的逻辑知识和有关的逻辑规则,有助于读者对逻辑分析的理解。

3.将最后一章“论证方面的逻辑错误”中的“诡辩谬误”改为“谬误与诡辩”,分出列为一章。这部分内容主要为非形式谬误,虽与论证有关,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日常表达和交际更具实际意义。

4.在“目录”中的每一种错误类型下,增加一句“为什么……”,是从该类型错例中选取的标志性提示语句,使“目录”更有贴近读者的可读性。本书所选名言只为引导读者对有关内容的关注,与排序无关。

5.本书最后附有新增自测逻辑纠错能力练习题五则(附参考答案)。

我国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曾说:“没有逻辑,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逻辑对思维的规范作用,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都离不开逻辑。逻辑是理性思维的圭臬,逻辑的缺失,会导致社会理性思维的缺失。

当今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又不能脱离逻辑思维基础。世界创新思维大师、《六顶思考帽》的作者、英国的爱德华·德·博诺,虽然他强调直觉、想象等感知在思考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指出:“诚然,真理和推论都绝对是无可替代的,而且是不可超越的,这些也是传统思维体系本身的必然要求。而拥有一个建立在真理和推论基础上的系统,也是切实可行、无可厚非的。”还说:“每一个有价值的创意在事后看起来都必然是符合逻辑的。”(爱德华·德·博诺著、冯杨译《我对你错》,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242页、第2页)这也说明传统逻辑作为人类思维最基本的规律,无论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人的思考方法怎样变化,只要人的思维和语言存在,逻辑作为人们正确思维的共同准则也就不会改变。

“让逻辑走近大家”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逻辑工作者的共同心声,更是一份责无旁贷的时代担当;能为普及逻辑、加强科学思维教育,贡献绵薄之力,甚感荣幸,并愿此书能成为每位读者身边的逻辑之友。

感谢北大出版社及综合编辑室的杨书澜主任和责编魏冬峰女士,正是由于她们向社会普及逻辑的持久恒心,为筹划修订再版工作付出大量心血,使“逻辑时空”常新不衰,成为当今普及逻辑的坚实阵地。对原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逻辑时空”丛书主编刘培育教授为丛书的策划、组稿及审阅所付出的辛苦,以及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表示衷心的敬意和谢意;对首都经贸大学吴坚教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谢忱;对李庆、李铭、葛文静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

本书修订也是阶段性工作,难免有不当之处,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完善。

李衍华 2018年(戊戌)春 于望京花园 1pxGVgjVGMNfbFE1xisnk/+O8O1RdPro2PIgJ+pAUb1zYkE+KnoJ1WqzDfj1Zi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