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现代平等观念的思想源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城邦。在雅典城邦的民主时代,尽管仍然存在着奴隶制、外邦人等不平等的现象,但在城邦公民之间存在着独特而切实的平等,实行直接民主,有着跟现代社会类似的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处理机制。而古代社会的其他几个主要文明,在政治、宗教以及社会经济领域,基本都是等级制的,雅典城邦政治领域中的平等是少有的例外。这大概能解释为何是来自古希腊而不是其他文明的思想家最早论及“平等”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平等做了探索性的研究。虽然以今天的观点看,他并未有意识地从描述性范畴和规范性范畴对平等概念做出明确区分,也很少论及平等的复杂内涵和多重面向,但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平等理论中蕴含的一个主要疑难:即使人们都赞同“相等的人就该配给到相等的事物”,但城邦中的不同群体依据同样的形式原则会提出相互冲突甚至截然相反的平等要求,这也成为城邦内讧的主要根源之一。他认为这一疑难的根源在于不同群体对自身利益的偏见,并试图用比例平等取代数量平等来解决这一疑难,但今天我们已经确知这种途径是没有前景的。

古希腊城邦衰落之后,雅典城邦式的政治平等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社会政治土壤,演化为希腊化时代斯多葛派基于理性自然法的平等尊严诉求。此后,平等观念更多地是以“同案同判”的形式残存于古罗马之后的法律传统中,也就是所谓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欧洲中世纪,平等观念主要是在宗教神学话语体系中得到阐释和理解的,比如基督教神学中可以阐发出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最终审判的平等和信众之间的平等。

近代以来,随着神学的式微,人的权利观念逐渐生发。在人们反思、批判神学政治并意图颠覆特权等级制的同时,现代平等观念开始兴起。洛克(Locke)在反击菲尔麦(Filmer)的君权神授论时,阐发了自然状态中人人平等的理念和生命、财产等不可剥夺的人身权利主张,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有限政府契约论。卢梭(Rousseau)主张平等,但认识到封建体制中存在的专制特权和不平等毕竟是社会政治现实,也认识到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不平等,因此他主张用国家和法律的力量追求平等,即法权平等。

随着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和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平等成为对抗和颠覆以封建世袭等级特权为特征的旧制度的有力武器,成为政治思想的主流话语。

在封建特权专制被限制或颠覆之后,人类追求平等的历程很少呈现出法国大革命那样的社会政治巨变的特征,而是以改良和渐进的方式取得进展。在政治领域,平等首先表现为公民的身份认同和普选权,选举权逐步扩至各个族裔,不分性别,不受财产、识字等资格的限制;各种排他性隔离政策和歧视政策被陆续废除,人们追求社会平等的斗争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南非稍晚一些)也逐步归于平静。

19世纪中叶以前,经济领域的不平等尚不太引人关注,古典自由主义认为自由市场最终会带来公正的分配。但随着社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经济领域的平等问题逐步取代政治平等和社会平等,成为平等理论关注的焦点。其间,自由放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改良主义、费边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流派纷纷登场,都论及了经济领域的不平等问题。经济危机频发和大萧条的出现,迫使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主流地位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做出重大调整,开始实施经济干预和收入再分配政策,以稳定经济、保障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福利国家政策在西方尤其是欧洲的扩张缓解了经济领域的不平等。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则有力地促进了受教育权平等、机会平等等主张。但是,当经济领域的平等和社会保障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平等失去了原有的靶标,不再所向披靡,其进一步扩张遭遇强大阻力。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主要国家陷入长期滞胀,学界开始反思旨在解决经济领域不平等和改善弱势群体地位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平等问题因而与分配正义一起,成为政治哲学关注和探讨的热点。与此同时,在对平等的关切之外,人们开始反思优秀、卓越、差异和不平等的价值,平等的理论和实践因而在当代深陷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自由放任主义、政治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群主义等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平等与公平正义主张,并相互激辩。

就国外学术界而言,缘自20世纪的有关平等和公平正义的论辩延续至今,各种观点歧见纷呈,莫衷一是。这场论辩与其说是凝聚了共识,不如说是加剧了分歧。平等是什么?平等又不是什么?哪些平等是可欲的?哪些平等是不可欲的?一个社会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平等?对于这些平等理论的基本问题,学界缺乏起码的共识。甚至一些原有的有关平等的基本共识也开始受到质疑并被重新评价,比如:人是平等的吗?人在哪种意义上是平等的,又在什么意义上是不平等的?人们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吗?平等自身就是可欲的吗?

自清朝晚期以来,西方的平等观念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思想和礼制旧俗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民国之后,帝制被推翻,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也逐渐出现了平等化的趋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学界,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平等”不是表达无产阶级要求的精确术语,因而没有把平等作为独立的范畴加以研究,对平等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是空白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关于平等的研究开始出现,既有对欧美学者平等著述的译介,也开始了独创性的研究。进入21世纪,平等和公平正义等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平等的研究热情迅速升温,研究也逐步细化和深入。

面对相互冲突甚至截然相反的平等主张和平等要求,当代学界有关平等论辩的中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又回归到曾经令亚里士多德困惑的地方,即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对人们在哪一方面同等对待的问题,即“哪些平等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人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平等?”等问题。这样,平等问题就与有关分配正义的辩论合流,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

虽然人们关于平等的观点不尽相同,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诉求也千差万别,但平等的证成因为遵循同样的形式逻辑,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能够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改革诉求,因而极具生命力,并作为思想意识中随时可以准备冲破阻力的潜流而存在,影响并推动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发展和演变。

本书通过对平等的概念和论证逻辑的考证、辨析,以及对不同平等观的梳理比较,阐述了平等的双重范畴和多重维度、平等的反题结构和价值定位、平等的价值权衡、平等的形式和实质,以及平等要求互竞的政治裁决等基础理论问题,回答了“平等是什么”“平等不是什么”“平等能是什么”以及“平等应是什么”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当代社会平等实践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现实选择。

王元亮
2018年夏至于青岛 QASewAE1mTkYc+fjcoPG2tK17kdMNWVMWRnVVZtCEHGdGJLF71bgwXDqiK8V9Xe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