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哲学研究中,司马光是一个极易被忽略的人物。以往的研究者通常关注司马光在史学方面的重大成就,对于他作为哲学家尤其是易学家的身份则并未过多留意。实际上,司马光在易学研究方面硕果颇丰:他注释《周易》而成《温公易说》,注释汉代扬雄拟《易》之作《太玄》而成《太玄集注》,又仿拟《太玄》创立《潜虚》。尽管三部著作皆著述未竟,却已勾勒出一个庞大的易学哲学体系的蓝图。其中,《潜虚》作为司马光独创的易学系统,是其贯通天道人道的易学宇宙观建构的集中体现,在司马光的易学体系乃至整个哲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因此,以《潜虚》为核心研究、探讨司马光的易学宇宙观,对于深入了解司马光哲学的特质,拓展宋代易学史、哲学史研究的疆域,无疑是具有其意义的。
对于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的研究,又牵涉到另一重要的学术问题,即司马光与道学的关系问题。道学之兴,实以易学哲学为其思想基础。 [1] 北宋道学在思想形态上虽有图学(周敦颐)、数学(邵雍)、气学(张载)、理学(二程)的分异,但其根本皆在于《易》,道学“五子”皆通过易学哲学的阐发建立其宇宙观系统,达成以形上天道为儒家生活方式与人世价值奠定根基的思想意图。而司马光创制《潜虚》之思想宗旨,也恰恰是欲通过易学宇宙观的构建为儒家价值立根,呈现出与道学“五子”颇为近似的问题意识与思想格局,似乎足以进入道学家的行列。然而,南宋朱子在回溯北宋道学谱系时,尽管曾一度将司马光与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并称为“六先生”(见《六先生画象赞》《沧州精舍告先圣文》) [2] ,但在《伊洛渊源录》这一重要道学文献中却又将之排除在外;后世流传的北宋道学“五子”之中,亦无司马光之名。这样,司马光究竟称不称得上是道学家,便成为道学史研究中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话题。 [3] 那么,从哲学史研究的角度分析,与北宋“五子”思想相近的司马光未能切实地赢得道学家身份,其原因何在?这是否意味着,司马光在哲学理论体系方面,尤其在作为其理论根基的易学宇宙观建构方面,与公认的道学思想仍存在某些重要的差异?本书对于司马光《潜虚》易学宇宙观的研究,亦期待能为这一道学史领域的重要学术问题提供解答。
司马光《潜虚》作为拟经之作,在后世造成的影响十分有限,基本处于湮没无闻的状态。古人注释《潜虚》的著作,见于书目者仅有南宋张行成《潜虚衍义》、张敦实《潜虚发微论》、蔡元定《太玄潜虚指要》,以及清人苏天木《潜虚述义》、焦袁熹《潜虚解》几种。除张敦实《发微论》附于全本《潜虚》之后得以流传、清人两部著作收于《丛书集成初编》尚可得见外,其余各本均已逸散。
从当前学界研究的状况看,关于司马光易学和哲学的研究专著甚为罕见,涉及《潜虚》一书的更是寥寥无几。现将目前可见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易学研究方面,潘雨庭《读易提要》中有《司马光〈潜虚〉提要》一节专论《潜虚》 [4] 。此节文字对“潜虚”题名之意、《潜虚》诸图主要内容及其与《周易》经传结构上的对应、《潜虚》筮法等都做了简要介绍,并且给出了司马光以五十五行、一行七变之数合于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之日数的计算公式,对于理解《潜虚》仿效《太玄》所建立的易学宇宙观的总体框架很有帮助。不过此文毕竟属提要性质,故其论述尚嫌粗略。另外王铁《宋代易学》中亦有“司马光的易学及《潜虚》”一节论及《潜虚》 [5] ,对今本《潜虚》所涉文献问题作了初步考证,对《潜虚》之气、体、性、名、命各图的象数特征作了更详细的分析,并指出《潜虚》以五行为基础构造,可能受到刘牧的影响。由于上述两部著作皆属于纯粹的易学经学史研究,因此对于《潜虚》的讨论皆更多着眼于其象数层面,而并未深入发掘司马光的象数构造与其背后所要传达之义理的关系,这是其缺憾所在。
哲学研究方面,陈克明著《司马光学述》有一节专论《潜虚》。 [6] 此书对《潜虚》的版本情况作了简要考订,将《潜虚》之“虚”的观念与北宋道学家周敦颐的“太极”观念做了简单的比较,并初步分析了《潜虚·行图》的文字内容。不过,此书对《潜虚》的探讨基本是概述性的,未能深入其易学宇宙观的思想细节。李昌宪著《司马光评传》亦论及《潜虚》。 [7] 此书从“虚”“气”两范畴出发概述了《潜虚》的宇宙论思想,提出司马光是气本原论者,并与道学家张载、周敦颐的思想做了比较,但所论仍较为简略,不够深入。董根洪著《司马光哲学思想述评》一书中也对《潜虚》有专题性研讨。 [8] 首先,此书在文献上详细考辨了《潜虚》的写作年代及版本问题,认为《潜虚》成书于《太玄集注》之后,可能作于元丰七年至八年之间。今本《潜虚》虽有部分是后人赝补,但其思想框架应是司马光自己确定的,其思想符合司马光的哲学倾向。其次,此书将《潜虚》的宇宙观建构把握为“司马光的自然哲学”加以讨论,对于《潜虚》诸图蕴涵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细致透辟的分析,指出《潜虚》创作的动机在于“从世界观的高度上去完善发展儒家的圣人之道”,认为《潜虚》宇宙观是与张载哲学类似的气本论宇宙观,其中渗透着司马光极为重视的“中和”观念,最终形成了一个“有机地将自然、社会和人生结合在一起的宇宙总画面”。此书之论《潜虚》,最大的优点就是深入到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的哲学内核中,揭示出了《潜虚》以天道为人世价值奠基的本旨;其缺点则在于具体分析上过于偏重哲学史理路而忽视了《潜虚》作为拟《易》之作的象数因素,未能确切回答:司马光是如何通过对一套自创的数字、图象符号体系的特定设计与安排完成其“尽天人之奥、窥仁义之原”的易学思想目标的。此外,本书完全以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本体论”的框架解释司马光的宇宙观,也有可商榷之处。张晶晶著《司马光哲学研究——以荀学与自然气本论为进路》亦集中讨论了《潜虚》。 [9] 此书的独到之处是着眼于司马光与荀子之学的相似性,将其宇宙观作为一种自然气本论来处理。其中提出司马光所说之气并非纯物质,而是“未分化时就已蕴涵着相当显明的条理与秩序”,宇宙的化生就是气蕴涵的五行四方的潜藏秩序充分展开的结果。又提出,气潜藏的内在原则是“中”,“中”即是气的终极规律与价值倾向,价值并非先天现在,而是在气的发展中逐渐呈现为万物的均衡合宜状态。此书尽管在以司马光易学宇宙观为气本论这一基本观点上与前述董氏之书相近,但却能突破朴素唯物主义框架的局限,对于《潜虚》易学从自然天道向人世价值之落实的探讨有所创发,实为难能可贵。不过其问题仍在于对《潜虚》的象数部分涉猎有限,对于《潜虚》符号图式构造如何具体体现出“中”之价值原则的问题仍未明了。
另外,有关《潜虚》的专门研究尚有叶福翔著《易玄虚研究》一书。 [10] 此书虽号称“对《周易》《太玄》《潜虚》的首次综合研究”,但其对《潜虚》文本的讨论多以大段堆砌原文语句敷衍,而对“易、玄、虚”哲学思想的“合论”或空疏无物、或牵强附会,基本不具备参考价值。
除上述专著之外,另有数篇学术论文涉及对《潜虚》的探讨。其中刘蔚华《略论司马光的〈潜虚〉》一文 [11] ,主要是站在科学唯物主义立场上对《潜虚》宇宙观的批评,这种研究框架已经过时,并不可取。张立文《司马光的潜虚之学的价值》一文 [12] ,从“潜虚之道”“心性情说”“中和论”三方面总结了《潜虚》的思想价值,指出“司马光的推天道以明人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心性情话题,是宋明理体学哲学思潮所共同探索的话题”,因此虽然朱子最终未将司马光纳入北宋道学谱系之列,但仍不妨碍其为理学之同道。其细节讨论颇多可取处,不过在揭示《潜虚》象数层面与其思想层面之关联方面仍显不足。赵瑞民《论司马光〈易〉学思想的两个支点》一文 [13] ,指出“义”与“数”是司马光易学的两个支点,司马光易学在义理层面以“中正”为依归,认为“义出于数”,象数层面则认为义理由象数派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基本的数学模式,《潜虚》即是此数学模式的体现。此文将温公易学之义理归结为“中正”是十分得当的,但对于《潜虚》之数学模式究竟具体如何体现中正之义理,仍然语焉不详。张民权《司马光〈潜虚图〉用韵与宋代语音史问题》一文 [14] ,主要从音韵学角度归纳总结了《潜虚·行图》(包括《变图》《解图》)文字的用韵情况,对《潜虚》的思想内容并无涉猎。
而方诚峰《司马光〈潜虚〉的世界》一文 [15] ,则可谓是近年来《潜虚》研究中分量最重的一篇文章。该文广泛征引了自古至今有关《潜虚》的研究文献,借助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的考辨,明确指出足本《潜虚》的真正续补者是南宋张行成,而宋代以来即附于足本《潜虚》之后的张敦实《潜虚发微论》,实际上是一部抄袭剽窃的著作。此外又对南宋林希逸《潜虚精语》引用《潜虚》阙本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于《潜虚》文字真伪的甄别工作提出了很重要的参考意见。此文对于《潜虚》思想内容的探讨,其特色所在是“跳出道学谱系,重点研究了《潜虚》的理论与现实语境”,从象数易学的角度揭示出《潜虚》图式与汉代《易纬》的联系与差别,并指出《潜虚》体系创制的意旨在于回应天人如何统合这一北宋中期的普遍理论问题,其答案则是“天人法则的一致性”。此文还重点探讨了《潜虚·体图》的形制,指出其与司马光《体要疏》中政治思想的紧密联系,认为司马光创作《体图》的意义在于“以‘政体’说回答了他晚年所面临的最大政治困境——王安石变法”。总结来看,此文的最大优点在于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结合象数易学要素来分析《潜虚》的哲学思想,但由于篇幅所限,这种结合尚显单薄。比如,作者指出《潜虚》以“天人法则的一致性”回应天人如何统合的理论问题,但对于此种天人一致的法则具体是通过怎样的象数安排而在《潜虚》图式中凸显出来的,仍缺乏透彻的论述。另外,此文分析《体图》象数形式提出的一些观点,比如认为第七行开始出现的“诎”(符号左右颠倒)的现象意味着“王(君主)在卿以下的政治等级中始终居于从位”,恐怕并不符合司马光的本义,值得商榷。
综合来看,目前对司马光《潜虚》易学宇宙观的研究,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普遍存在易学研究与哲学研究歧而为二的情况:对于其象数成分的着重讨论往往忽视象数背后的思想义理,而对其哲学思想的探讨又往往无法与其象数体系构造紧密结合起来,即使有所结合,其程度亦不够深入。因此,唯有重新细致研讨《潜虚》符号系统的构造特征与司马光哲学思想的联系,揭示人世价值的天道奠基这一司马光易学的思想宗旨如何通过《潜虚》易学宇宙观的建构得以落实,方能克服以往研究的缺点,对司马光《潜虚》研究有所推进。
本书对于《潜虚》的研究,将处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从象数角度探寻司马光《潜虚》易学宇宙观是以怎样的方式和特征建构起来的;其次,在回答上一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司马光是如何通过其易学宇宙观的建构实现人世价值的天道奠基这一思想意旨的。由于《潜虚》是仿拟《太玄》和《周易》构造的易学系统,故其象数特征需要通过与《易》《玄》的比较来把握。同时,关于司马光学术地位的争论主要在于其是否应被纳入北宋道学谱系中,因此司马光易学宇宙观也必须放在与北宋“五子”易学的比较视野中加以考察,通过与司马光在易学宇宙观建构方式上具有相似理路的周敦颐、邵雍,以及在价值奠基方式上采纳相近思路的张载、二程之易学哲学的异同比较,我们才能揭橥出朱子因“微嫌其格物之未精” [16] 而将司马光排除在五子道学谱系之外这一思想抉择的合理性根据。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是哲学史研究与易学史研究的紧密结合。以往对《潜虚》研究的重要不足,就是象数易学研究与哲学思想分析分道而行、两相割裂,这样的研究方式显然无法窥见《潜虚》这样以象数易学为骨干建构的哲学宇宙论体系的全貌。因此本书在方法上将特别注重哲学史与易学史研究的有机结合,亦即,面对《潜虚》体系的任何独特象数形式,都要竭力去寻找其背后所要表达的哲学含义;而对于司马光宇宙论中的重要观念、命题,也都要努力思考其是如何通过《潜虚》体系的独到象数安排具体加以彰显的。唯其如此,我们才不会错失《潜虚》所表达的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的某些关键点,而尽可能还原其哲学思想的真实面目。
其二是对于易学图式的分析解读。《潜虚》诞生于北宋图书之学勃兴的思想环境之下,其图式的重要性实过于文字,司马光的易学宇宙观几乎全部是依托象数图式的设计呈现在这部拟《易》之作中的,因此图式分析对于《潜虚》研究来说可谓重中之重。《潜虚》诸图的复杂性在于,各图虽共享同一套象数符号系统(十个基础符号,两两组合为五十五个符号对),但符号的排列方式却各个不同,相应的象征意义也各有差别;各幅图式虽然如此不同,但又存在紧密的关联,并为同一核心象数原则(即五行生成之序)所贯穿;各图虽遵循同一象数原则而创制,但又存在诸多变例(如《体图》七至十行之“诎”,《名图》五十五名右数在五行生成数之间前后跳转),而这些变例的引入背后又均有特定的思想考量。《潜虚》之繁难,更甚于其所仿拟的《太玄》,原因就在于此。《潜虚》这些繁难的内容,都需要对其图式在形制安排、符号规则、象征含义等方面做出全面而细致的考察辨析,以期获得合理、明晰的梳解和阐释。
其三是数学方法的适当运用。《潜虚》作为一个象数易学体系,其建构涉及很多数算的内容,相较于文字解说,这些内容实可以通过现代数学的代数公式表达及证明更清楚地呈现出来。如按《性图》的排列规律可知《潜虚》五十五符号之左右数组合必须满足某种条件,可以用一个数学上的条件不等式来表述;《命图》吉臧平否凶之占每五《行》一循环,可以用《变图》三百六十四《变》与五行生成之序的对应关系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加以合理说明;《潜虚》与《易》《玄》占法的本质区别可以从是否运用了数学上的同余原理这一角度加以分析,等等。当然,对数学方法的运用也必须限制在特定范围内,不能单纯关注数算,而忽略了对《潜虚》图式思想内涵、价值内涵的发掘,这也是研究中必须留意的。
其四是比较研究视野的建立。《潜虚》是拟《易》仿《玄》而作,其象数特征必须通过与《周易》《太玄》体系的比较才能揭示。《潜虚》易学宇宙观又关系着司马光道学家身份的争议,所以对其哲学内涵的探讨又必须放在与北宋“五子”易学哲学的比较中进行。孤立地考察《潜虚》,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庞大复杂、自成一体的易学宇宙观建构;而唯有通过比较,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才得以凸显,《潜虚》易学体系的特色与优势、不足与矛盾,才能洞悉无遗。在比较的视野下研究《潜虚》易学宇宙观,我们方有望对司马光哲学的学术地位、思想品质做出公允的评判。
本书正文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关于《潜虚》的文献考证;第二章通过《潜虚》与《太玄》的比较,揭示《潜虚》如何承继、超越《太玄》而构造其拟易体系及易学宇宙观系统;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为对《潜虚》之《气图》《体图》《性图》《名图》《行图》与《命图》的细致研究探讨;第八章总结前文研究,并通过分析比较司马光《潜虚》易学宇宙观在哲学品质上与道学易学哲学的差异,尝试对司马光道学家身份的争议提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