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从天地十数到“五十有五之数”

《体图》所涉及的天地十数与“五十有五之数”的关联,其易学来源仍在于《系辞》。《易传·系辞上》于两处分别提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与“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直观来看,所谓“天地之数”就是天一到地十之数的加和,宋以前的《周易》注释基本采用这样的观点。如韩康伯注《系辞》“天数二十有五”一段云:

五奇合为二十五。五耦合为三十。

孔颖达为之疏云:

天数二十有五者,总合五奇之数。地数三十者,总合五耦之数也。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是天地二数相合为五十五。 [258]

又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对同一段文字的注释云:

一、三、五、七、九,故二十有五也。二、四、六、八、十,故三十也。天二十有五,地三十,故“五十有五”。 [259]

上述注释无一例外地以“天数二十五”为“天一”到“天五”五奇数的数量加和,“地数三十”为“地二”到“地十”五偶数的加和,“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则是天数二十五与地数三十的总和,即从“天一”加到“地十”的数目。这一表面上看起来无懈可击的诠释思路,实则隐藏着一个重大的漏洞。我们已在上章论及,对于天地十数可能有序数与量数两种解读:解释为序数,即郑玄界定的“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是一种较为贯融的方式;而若解释为量数,如认为水之成数六是其生数天一与地五之数的加合等等,则将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一矛盾对于天地十数相加成五十五的诠释思路而言更加明显。如果对天地十数仅仅是标志生成次序的序号,那么它们如何能够合理地被当作数量进行加合运算呢?

后世学者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上述解释思路的漏洞。典型的如北宋图书派易学家刘牧,即在其《易数钩隐图·天地数十有五第四》中说:

或问曰:天地之数何以由天五而生变化?答曰:天地之生数足所以生变化也。天地之数十有五,自天一至天五凡十五数也。天一、天三、天五成九,此阳之数也,故乾元用九;地二、地四成六,此阴之数也,故坤元用六。兼五行之成数四十,合而为五十有五,备天地之极数也,所以能成变化而行鬼神。 [260]

这段话是说,五行生数中天之一三五合为九,数量上正是“乾元用九”之“九”,地之二四合为六,正是“坤元用六”之“六”。天地生数总合为十五,已足以产生变化,再加上成数自六至十的总合四十,便是五十有五,为“天地之极数”。尽管刘牧这里从天地十数到“五十有五之数”的运算过程与韩康伯、虞翻等略有差别,但总的逻辑,即五十五数是天一到地十的加和这一点,并无分毫改变。

与刘牧同时期的义理派易学家李觏,则十分敏锐地捕捉到了上述解释逻辑的漏洞,并由此对刘牧的象数易学体系提出了重要的批评。其《删定易图序论·论一》云:

夫天一至地十,乃天地之气降出之次第耳。谓之五者,非有五物,谓之十者,非有十枚。而曰五十有五者,盖圣人假其积数以起筭法,非实数也。如人兄弟行第一至第十者,乃十人耳,焉可谓有五十五人哉? [261]

李觏在这段文字中首先明确提出,天地十数就是“天地之气降出之次第”,将其界定为序数。在此论的后文李觏提到:“初一则天气降于正北,次二则地气出于西南,……次九则天气降于正南。……其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者,徒以先后分之耳。” [262] 这表明李觏与司马光一样,是非常严格地将天一至地十之数按照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生成的先后次序来理解的。既然是表示次序的序数,那么其中“第五”“第十”的“五”与“十”,就显然不能混同于“五个”“十个”的数量,所以李觏说:“谓之五者,非有五物,谓之十者,非有十枚。”天一到地十仅仅是十个数,是不能通过加合得出五十五的数量的。为此李觏还举了一个生活中例子:一家兄弟排行第一到第十,仅有十个兄弟而已,难道能把排行的序号从一到十全加起来说“有五十五人”吗?这样的计算可谓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不过,李觏虽然揭示了以加和计算解释天地十数与五十有五之数关系的矛盾处,但并未提供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他认为,“曰五十有五者,盖圣人假其积数以起筭法,非实数也”,即此表面上的加和关系只是圣人假托以说明算法,并无实际意义,这样的解释自然难以服众。单纯从数量上看,五十五数分明就是一到十相加而得,那么问题便在于,能否找到一种方式将天地十数的序数合理地转化为量数,使其可以相加呢?

实际上,尽管序数本身不能凭空增加数量,但是,依据序数所示次第,按照特定方式对其相应符号加以排列组合,却能起到扩增数量的作用,达成序数到量数的转化。一个最简单的想法便是:让一个序列中排序在第N位的数字,与之前(包括它本身在内)的N个数字以特定方式组合,得到的组合数量显然就是N,这样不就将序数N自然地转化为量数N了吗?这正是温公《潜虚·体图》所采用的解决方案。

如图6所示,《体图》的形制,是从天一(原) 开始,每个符号自身居右,其左侧依次与序数在前的、包括其自身在内的诸符号相配,形成具有左右二位的新符号组合。如天一(原) 仅与自身配合为 ,地二(荧) 则依次与 相配为 ,天三(本) 则分别与 相配为 ,以此类推。这样,天一之数的符号组合有1个,列于第一行;地二之数的符号组合有2个,列于第二行;直到地十之数的符号组合有10个,列于第十行。全图的符号组合总数便是1到10的加合,即55个,正相当于天一到地十之数加和为“天地之数五十有五”。通过如是的符号排列设计,温公完美化解了作为序数的天地十数与作为量数加和的五十五数之间的张力,可谓匠心独运。

图6《潜虚·体图》(《四部丛刊》本) [263]

就象征意义来说,《体图》中天地十数即五行生成数的相互配合,意味着五行之气聚合成为事物的形体,而形体的分别一旦确立,便自然呈现出一定的纲常与秩序 [264] ,正可构成人世价值秩序的客观基础。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体图》的价值奠基意涵。 enmHcblgWxiIr0PwhzDUFp8rGzwuCXhEvsUjYEElSvzz+yLl+ULUAa7jt5f0Pz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