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治伦
——在中国首创用硒盐防治大骨节病获得成功

王治伦(1946—),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健康委员会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

千百年来,一种慢性的、地方性的致畸性骨关节病在中国从东北到西南斜长地的15个省、市和自治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朝鲜北部山区等地流行,该病就是国际上命名的“Kashin-Beck disease”,简称KBD,中国称它为“大骨节病”。在中国,大骨节病Ⅰ度以上患者达700万人,病区受威胁人口达10 418万人(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患者多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轻者骨关节增粗,重者关节畸形、致残。

20世纪60—80年代,中国上述地区经历了一次骨关节病大爆发,重病区儿童患病率高达60%~90%。那时,陕西省某县也是重病区,全县近30%的人患病,不少学校的学生几乎全患上该疾病,饱受病痛折磨。当时还是西安医科大学学生的王治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参与学校老师对该病的调研工作,并表示要用毕生精力攻克这一严重危害群众的疑难病症。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某县重病区工作,和大骨节病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又调入西安医科大学地方性骨病研究所工作。从此,他研究的范围更广了,调研的足迹踏遍了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甚至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海拔5000多米的藏区调研。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疾病的呢?学校地方性骨病研究所莫东旭教授等研究发现,KBD病区动物体内硒含量低。后来该所又做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其原因是KBD病区环境低硒。

病因搞清楚之后,各方面研究人员开展了补硒防治KBD的实验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治伦首创了硒盐防治KBD的方法,获得成功。

1980—1981年,王治伦在国际上首先采用1/60000含硒食盐防治KBD。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的X射线总阳性率和干骺端阳性率由原来的63.04%和45.65%下降至40.91%和9.10%,无新发病例;而未服硒盐对照组X射线总阳性率和干骺端阳性率基本未变,而且新发KBD患者2例。硒盐补硒的方法简便易行,在中国1600万KBD病区居民中推行使用,效果良好。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981年召开的成果鉴定会对该防治办法给予肯定。

1977—1987年在陕西KBD重灾区,王治伦教授首次采用天然富硒(1.38μg/L)深井水改水10年。改水组KBD X射线总阳性率和干骺端阳性率分别下降了87.24%和95.74%,未改水组两项指标上升了19.60%和20.19%;X射线新发率改水组为0,未改水对照组为8.56%。该重灾区由原来的活跃重病区变为非病区。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报道了王治伦的这一防治方法。

1996年,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授予莫东旭、王治伦两位教授和西安医科大学地方性骨病研究所“施瓦茨奖”。他们的研究工作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医药卫生大会奖、卫生部甲级科技成果奖等。国际著名杂志 Science 报道了他们的科研成果。他们至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哈特菲尔德,等,2018)。

王治伦还担任义诊医疗队队长11年,深入病区为贫困群众防治疾病,捐赠20多万元防治药物、4000kg硒盐、上万册防治地方病书籍。他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中国侨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均为省部级劳模)、中国好人和全国地方病防治研究终生荣誉奖等称号。 IP9VItLePgaCbLBy+1I+PFMajaTgIoMm873/QnTOQpOI5Kv85neeb4gK+U+ls2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