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杨光圻
——人体硒需要量和安全摄入量研究引领世界

杨光圻(1919—1994),著名营养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4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工作,并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2

杨光圻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尤德全,夏弈明,1995)。他在硒元素在生命科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多项开创性和奠基性成果。

20世纪60年代初期,湖北省恩施地区人群暴发原因不明的脱发、掉指甲病,重病村发病率高达82%,患者中头发全部脱光者约占80%,居民恐惧,纷纷迁离。杨光圻到病区调研,根据患者症状推测可能与硒中毒有关。当时国内还没有测定生物样品中硒水平的方法,他就自己动手建立了测定方法,测得当地重病村玉米含硒量为正常地区的500~1000倍。他又检测到当地石煤样品中的含晒量竟高达8.4%,为世界罕见。这些结果揭示该病区是一个尚不为人知的高硒地区,当地居民的脱发、掉指甲是高硒中毒引起的。杨光圻也就被誉为“中国第一高硒地区”的发现者(彭祚全,黄剑锋,2012)。

70年代,为了预防和治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克山病,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成立了防治克山病科研小分队,陈孝曙、葛可佑、陈君石、何观清等一批知名专家参与科学研究。杨光圻在1971年主动要求加入小分队,到条件艰苦的病区从事克山病病因学研究。为弄清病区的硒含量,他建立了一套既准确又灵敏度极高的硒测定法,测得病区居民血液和头发中硒含量及每日硒摄入量均处于世界罕见低水平,首次报告,克山病与人体硒营养极度缺乏有关(杨光圻,1995)。该报告对当时正在做补硒预防的观察工作给予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尤德全,1993)。

1980年,第二届“硒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作用”国际讨论会在美国举办。杨光圻到会作了“硒有效预防克山病”的报告,向全世界宣布,硒缺乏可能引起人类疾病。该证据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联合组织的人体营养专家委员会(杨光圻教授是委员之一)在后来将硒列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奠定了基础,1990年,三个组织将硒明确列入“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于1996年正式公布(夏弈明,2011)。

与此同时,西安医学院徐光禄通过头发和血清硒研究发现,地区性缺硒是克山病高发的主要因素。此外,他还进行血硒和其他元素有关酶活性的研究,在国内最早用亚硒酸钠叶喷增硒防治克山病取得成功(王广仪,2014)。

1984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硒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杨光圻和徐光禄各自所在的团队共同荣获由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授予的1984年度“施瓦茨奖”。专程从美国赶来的施瓦茨夫人向他们颁发了奖章和证书。主持发奖仪式的该协会主席施劳斯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中国科技工作者在研究硒与克山病关系上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铁力,钟舫,1984)。

为防止硒的摄入量不当,确保群众健康,杨光圻长期坚持系统研究和亲身实验。他从1982年至1990年在低硒的克山病地区和高硒的湖北恩施地区进行了长达8年的硒的需要量和安全量的研究工作,为低硒地区补硒和高硒地区控制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居民中推广硒片剂期间,他用现场预防剂量的1~4倍在自己身上试用,观察期长达11年,直到完成硒的安全摄入量范围研究课题为止。正是这样,他率先提出了人体硒最低需要量、生理需要量、最大安全摄入量等宝贵的实践数据,填补了微量元素营养领域中的空白。杨光圻等进行的膳食硒安全量研究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人体实验研究(夏弈明,2001)。他的研究成果被纳入中国和美国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夏弈明,1993),并被FAO、WHO、IAEA等国际组织认可,使中国的人体硒营养研究工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德全,夏弈明,1995)。

于若木先生生前为此特别提到,“以杨光圻研究员为代表的中国专家提出了每日硒供应量的标准被有关国际组织采用,这是中国科学家为中国人民争取的荣誉”(彭祚全,黄剑锋,2012)。

杨光圻的这项科研成果荣获1991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荣获澳大利亚颁发的国际营养学会个人荣誉奖。

杨光圻历任国防营养学会(1986—1990)微量元素及人体营养组副主席、国际理论及应用化学协会(IVPAC)硒中毒及有害物评价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国地方病部中国地方病科学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ExCYFHWzwG/TAHFewgjdrYTqdFliEftMP591pi95K8QjGjFp2enCDxautDc1X/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