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于维汉
——率先提出生物地球化学因素是克山病病因理论

于维汉(1922—2010),辽宁省大连市人。1945年毕业于南满医科大学。生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心血管疾病专家、克山病专家。

1935年,黑龙江省克山县张云甫屯等地发现一种怪病,病人起病急,常在几小时或一两天内死亡。由于病因不明,人们就用地名称这种病为“克山病”。以后,全国多地也发现这种疾病。大量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学、临床防治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病是一种独立的地方性心肌病。

1

于维汉1953年在病区看到一些人活生生地被克山病夺走生命的情景,从那时起,便决心把毕生精力贡献给控制和消灭克山病的事业。40多年里,于维汉和同事们顶酷暑,冒严寒,长期深入农村病区,走遍了黑龙江省各个重病村屯及全国许多病区,抢救了无数患者生命,期间有28个春节在病区度过。他和同事们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探索克山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根据1960年以来从事克山病防治积累的现场调查、现场预防和实验研究结果,最先提出了克山病是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病因理论,并在全国克山病病因研究座谈会上系统阐述该理论(于海源,1992)。与此同时,他主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工作者联系,于1968年开始介入克山病病因和防治的研究(夏弈明,2011)。

于维汉(1999)在“中国克山病研究工作的回顾”一文中指出:全国有关单位通过协作,做了大量研究,认为硒与克山病有密切关系,环境低硒在克山病发生上是极其重要的地区性因素。特别是经过国家“七五”“八五”医学科技攻关研究工作,低硒及其相关因素在克山病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克山病发病是低硒和其他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于维汉为探索克山病病因及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并曾先后多次被选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劳动模范、特等劳动模范、模范标兵,1956年和1965年两次受到毛泽东同志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接见。 cOuc+w1yrLQp5WTiVdjwqla3SjGH0XLy8up+BJxVPBDBoW+vSMxoELyghXbMbH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