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为嬴停驷马,
执辔愈恭意愈下。
这是王维的名篇《夷门歌》中的句子。此诗题材,取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但从《魏公子列传》到《夷门歌》,故事主人公由公子无忌(信陵君)变为夷门侠士侯嬴。侯嬴为信陵君提供了重要的侠士朱亥之后,刎颈自杀。
后人对侯嬴刎颈有三种理解:其一,侯嬴怕信陵君怀疑自己会泄露秘密,所以自杀灭口而死;其二,因为自己年事已高,觉得未为此战役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自尽;其三,还有一种更为神秘化的说法,即一种古老的风俗,侯嬴要用自己的血,为这场战役的胜利祭奠。
其实王维的这首诗意思很简单,就是表现出了一种游侠之气。游侠精神是盛唐气象中所不能忽略的。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说:“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这段话也显示出游侠精神的三个特点:诚信;慷慨任气的生命情调;心心相许、命命相酬的知己意识。虽然有仁德,但看得很低调,比如鲁仲连面对千金之酬,却报以一笑。这里的忠诚并不是一种大的目标(例如对国家)的忠诚,可能就是对某一个人的忠诚。这实际上是先秦战国时代特有的文化品质,而盛唐诗歌便融会了各种文化品质,融会了先秦战国的时代精神,并且将它延续发扬。
侠的时代,是大我强烈地突出的时代。大我,就是“意气兼将身命酬”的意气。那并不是属于单个人的生命的,而是一种天地间的英雄气。
气与气的相逢,就是生命开花的时候。所以,王维的这首诗,也是以魏公子与侯嬴的相逢作喻,暗自期待,等着一场知己相遇的到来,等着生命的开花。
[明]项圣谟《王维诗意图册》,上海博物馆藏
七雄雄雌犹未分,
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
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
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
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奇谋,
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
七十老翁何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