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緒論

一、什麽是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是古代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因爲口頭語言無法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所以,我們現在所説的古代漢語,都是指被記録下來的書面語,也就是古代文獻語言。

古代漢語屬於歷史語言,一般把漢語的歷史發展分成四期:

第一期,上古漢語:秦漢以前

第二期,中古漢語:魏晉至唐代

第三期,近古漢語:宋代至民國

第四期,現代漢語:民國以來(確切定爲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

古代漢語作爲歷史語言是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既然現代漢語是指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所形成的、漢民族通用的、口語與書面基本一致的語言,古代漢語應當囊括第一期到第三期的漢語。但是,並不是1919年以前的漢語都是我們這部書裏要教學的古代漢語。

一般認爲,古代漢語的書面語有兩個系統:一個是以先秦口語爲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如《詩》《書》《禮》《春秋》《老子》《論語》《荀子》等所使用的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者仿古文章中所使用的語言,如兩漢詩文歌賦、唐宋散文等;另一個是自唐宋以來逐漸形成的口語實録,這種語言的詞彙、語法與現代漢語接近。前一種,我們稱作文言;後一種,我們稱作古白話。高等院校古代漢語課學習和研究的對象,是文言而不包括古白話。這是由文言的特點決定的。

文言是與先秦口語一致的書面語。人類的口頭語言,是隨着社會生活的變化和人們思維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過了幾百年、上千年或更長的一段時間,漢語的口頭語不論在語法上還是詞彙上、語音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但是,在長期的古代社會裏,口語雖然發生了變化,書面語却一直在模仿儒家經典使用的先秦文獻語言。把這種模仿的語言規定爲正統的書面語言,在政治領域和正統教育中,凡提筆屬文,仍要保持先秦文獻語言的語法和詞彙,這便形成了中國文化史、教育史上的一種非常特殊的現象,叫做言文脱節。

這樣,我們便可以認識文言的兩大特點:

第一,它是脱離口語的,因此帶有超方言性。不論是哪個方言區的人,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方言詞彙和方言語法帶進這種文言;而且,文言既是目治的書面語,漢字又不是拼音文字,那麽,方音的差異就更不會影響人們用文言來交流思想。

第二,它帶有人爲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時代的。要想把一種距今久遠、脱離當代生活的歷史語言長期使用下去,就勢必要着力模仿,而且,按照古代正統文學和文章學的評論標準,越是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就越被認爲是語言修養高;這樣一來,文言雖然不可能不增加一些反映後代生活的新詞語、産生一些與先秦略有不同的新句式,但總的面貌没有多少變化。如果研究文言發展史,很難給它劃分歷史階段,也很難探究它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

這兩個特點,決定了文言在歷代語言生活中十分特殊的地位:從口語交際的社會職能來説,由於它失去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價值,變得凝固僵化、脱離現實,所以,就衹能被少數士大夫和受過正統教育的知識分子所掌握,多數的普通民衆並不把它當作交流思想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説,在更爲廣闊的口語交際領域裏,文言已經是“死語言”。但是,由於文言是上層文化和正統教育使用的書面語言,具有超越時代、超越方言的特性。因此,它成爲兩千多年記載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主要工具。我國歷史悠久,文化遺産豐富,用文言記録的典章制度及史料,用文言撰寫的文學作品,多到不可計數。最能反映文言原貌的,莫過於先秦兩漢的作品,其次是唐宋以後的仿古文言文。所以,古代漢語課的學習對象,應以先秦兩漢作品爲主,兼及唐宋以後的仿古文言文。

二、古代漢語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基本內容

古代漢語課是高等學校中文系的主幹課程之一。它既屬基礎理論課,又屬工具課。一方面,它要較系統地講授關於古代漢語的基礎理論知識,闡述有關古代漢語的語言規律,通過對這一具體語言的學習,提高學習者的語言科學理論素養。另一方面,它要在這些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閲讀一定數量的文言作品,培養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針對上述第一個目的,古代漢語的通論首先要考慮理論體系。本書首先採用歷史語言學的框架,分爲詞彙與語法兩個部分,因爲漢語詞彙的識别與辨認離不開漢字,所以把文字與詞彙結合在一起討論;詞彙的核心是意義,本教材重點討論意義。這就是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內容。語法部分分爲詞法和句法,詞法又分實詞和虚詞,這就是第三單元到第五單元的內容。這五個單元,主要體現語言學的理論體系。衹有瞭解了這個理論體系,纔能在理性的基礎上提高閲讀能力並形成正確的語感。

古代漢語同時還是工具課,爲了使古代漢語的課程真正能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閲讀能力,還需要瞭解古代文獻的狀況和閲讀古代文獻時會遇到的一些特殊問題,這就是第六單元的內容。

提高古代漢語也就是文言文的閲讀能力,不是學一點理論就能解決問題的,還必須閲讀足夠量的文言作品,以積纍語言材料和産生語感,要理論與材料並重。本教材採用通論與文選相結合的方式,選擇古代漢語寫成的短文,與通論相配合,使理論與閲讀實踐相結合。在教學中,通論和文選部分是交叉進行的。

三、學習古代漢語的目的和意義

1.文言文閲讀與歷史遺産的繼承

一個有着三千多年有文字記載歷史的民族,對自己的文化遺産一律排斥,而要中斷自己的歷史,完全由國外來“進口文化”,這不僅是愚蠢的,也是行不通的。認識自己本民族的歷史,清理和總結古代文化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是發展民族新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對世界文化做出貢獻,必須首先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因爲,衹有由具有自身特色民族優秀文化組成的世界文化纔是豐富多彩的。從這個意義上説,越具民族性的文化,其國際性越强。民族文化是歷史的積澱,是否割斷歷史、是否接受和發展本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産,這不僅關係到民族的存亡,也關係到世界文化的進步與發展。

應當看到,中國的漢字大約有六千多年的歷史,也就是説,中國有典籍記載的歷史應當有六千多年;即使從現在能夠看到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四百多年了。在這樣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相當一部分粗糙、簡單、平庸、低俗的作品,已經被歷史淘汰。能夠存留下來的文言文文獻,多是經過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詮釋和發展的。那些作者不但有豐富的人生閲歷、深刻的思想,而且有極爲高超的駕馭文言的能力。他們所作的詩文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堪稱佳作,極有魅力,值得我們去欣賞和學習。學習這些文言文,可以使我們更瞭解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對中國的發展更有信心。

我們不能割斷歷史,因爲歷史孕育了我們的現在,歷史是現代賴以存活的基石。很多前人的思想,對今天仍然有借鑒和吸取的價值。例如,中國古代十分精粹的辯證觀點,對今天發展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建立科學的方法論,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中國古代崇尚自然的審美意識,對發展中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學藝術、對現代高品味文學藝術鑒賞能力的形成和文學藝術教育也有獨特的作用;中國古代的經典注釋和精闢的語言理論,不但爲今天的漢語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觀點和方法,而且完全有資格與國外語言學比較和對話。如果我們没有直接閲讀文言文的能力,看不懂古代的典籍和文章,如何去接受這份寶貴的遺産!

固然,在中國古代文化裏,確有封建糟粕。例如特權等級、專制獨裁、愚忠愚孝等等,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思想領域裏,這些封建糟粕至今還在無形中對社會發展起着消極的作用,繼續深入地批判它們,是刻不容緩的。没有這種批判,建設新的文化必然受到阻礙。但是,在古代的典籍中,精華和糟粕並不是涇渭分明、一看就能理清辨明的,現在的問題是要把工作做得更細緻,更切中要害而有説服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首先對古代的歷史進行深入的研究。古代的著作,寫成於一定的歷史時期,有着當時特有的歷史背景。囿於作者的特殊性格與特殊環境,品評其優劣,必須有一個細緻的研讀、分析、發掘、理解過程。很多著名的詩文典籍,經過歷代的評論、介紹,限於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評論家的自身認識,大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我們參考這些已有的評論時,如無自己的定見,也常會莫衷一是、左右摇擺。衹有讀了原著,並具有正確的觀點,纔可能形成自己的成熟看法,避免“好就絶對的好,壞就絶對的壞”的簡單化。

歷史的清理與反思是繼承的前提,典籍的閲讀是清理和反思歷史的基本工作。我們應當把文言文閲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到民族文化建設和保持中國特色的政治建設需要的高度來認識。

2.學習古代漢語是深入瞭解現代漢語的需要

學習文言同時也是我們深入學習現代漢語的需要。古代漢語、近代漢語、現代漢語是一脈相承的,它們之間有很多共同的成分。現代漢語的句式,大部分來自古代漢語。有些古代漢語的特殊短語和句式,雖然在現代漢語句法中不存在了,但在構詞法中還有所保留。例如古代漢語中名詞可作狀語,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不再具有這種句法功能,但雙音合成詞的結構中還存在這些形式。以下就是“名詞+動詞、形容詞”構成的偏正式雙音詞或成語:

筆談、舌戰、珠算、囤積、耳聞、目擊、冰釋、龜裂

煙消雲散、土崩瓦解、鬼哭狼嚎

略有古代漢語常識的人,都會理解上述雙音詞的結構特點。把“煙消雲散”解釋作“像煙雲一樣地消散”,把“鬼哭狼嚎”解釋作“像鬼似地哭,像狼似地嚎”,而不會把它們理解爲主謂結構。

又如,現代漢語中有這樣一類短語:

熱飯、鬆綁、鬆鬆褲帶、紅了櫻桃、緑了芭蕉、飽了私囊

“熱”“鬆”“紅”“緑”“飽”都是較典型的形容詞,而從它們的重疊式(“鬆鬆”)和後面出現時態助詞“了”來看,已經具有動詞性。學過古代漢語的人一看就能知道這是形容詞使動用法的遺存。

拿詞彙來説,古代漢語單音詞的不少義項,在現代漢語裏已經不再單獨使用,似乎已經消亡,但是却保留在詞素裏。例如:

“志”在現代漢語裏衹有“志向”“意志”的意思,而在古代漢語裏,它與“記”“識”同源並且通用,有“記憶”“記録”“記號”的意思,這個意思後來寫作“誌”,簡化漢字又簡成“志”,反而是古字了。明白這個古義,纔能懂得“標誌”(標記)“日誌”“雜誌”(記載、記録)等雙音詞的確切含義。

“失”在現代漢語裏衹有“丢掉”的意思,如“丢失”“流失”“喪失”“損失”“消失”“失血”“失明”“失密”“失信”中的“失”。但現代漢語裏還有一組用“失”構成的雙音詞,與“丢掉”没有關係,如“失聲”“失態”“失手”“失神”中的“失”都不能當“丢失”“失掉”講,掌握了古代漢語的詞義,就會知道這裏用的倒是“失”的本義。“失”的古字从“手”从“乙”,“乙”是一種鳥,“失”像鳥從手中放出,《説文解字》解釋作“縱也”,它的本義是“放縱”,也就是無法控制,後面一組雙音詞中的“失”都當“無法控制”講。

在這些詞素義裏,古義並没有消亡,衹是不能在單音詞裏使用。所以,理解現代漢語詞彙,有古代漢語知識與没有古代漢語知識是大不相同的。白話從文言裏直接吸收了大量的詞語,成語就是從文言裏直接吸收的。例如:

“比比皆是”,“比比”與“皆”都是文言。“比”有“接近”之義,“比比”是一個挨一個,“皆”是“都”。

“無出其右”,“無”“其”都是文言詞,“出”“右”都用的古義。“出”當“超過”講,“右”當“優越”講,是因爲古人尚右而引申來的意義。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没有比他更優越了”。

“妙趣横生”“才華横溢”,“横”用了古義。“横”的本義是頂門的横杠,引申有“逆向”“不順”“不整齊”“零亂”“方向不定”的意思,這裏的“横”是形容衆多的樣子,與“江水横流”的“横”同義,形容趣味、才華無法掩蓋,時時處處冒出來的情狀。魯迅詩“横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中的“横眉”,意思是“淩亂”的眉,也就是“皺起來的雙眉”,這纔與“冷對”相應。

“馬首是瞻”“唯利是圖”“惟命是聽”都是用的文言句式,用代詞“是”複指,將賓語提前。

在現代漢語裏,使用頻率極高的古詞語絶非少數。一個古語詞一旦被有影響的文學著作或政治報告所採用,一時之間,可以家喻户曉、人人皆知。例如:“撥亂反正”“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拈輕怕重”“奴顔媚骨”“是可忍孰不可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没有文言文閲讀的基本素養,人們未必能準確理解它們的含義。例如,很少有人考慮“撥亂反正”的“撥”應寫“癹”或“茀”,當“治理”講;“實事求是”的“是”是形容詞,當“正確”講;“是可忍”的“是”則是代詞,當“這個”講。

文言與白話的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繫,決定了學習現代漢語不能一點也不涉及文言。有没有文言知識,直接影響到對現代漢語理解的深入程度和應用的準確程度。所以,學習文言是學習漢語的一個部分,而且從較高的要求上來説,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四、古代漢語的學習方法

1.處理好語感與語理的關係

著名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説:“學習文學作品還可以學一篇算一篇,接受文化遺産就非具有自由閲讀古書的能力不可,也就是非有基本訓練不可。”(《關於語文教學的兩點基本認識》,見《吕叔湘語文論集》)“自由閲讀古書”是一個較高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實際內容是:形成文言文閲讀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人拿起文言作品就可以憑着自己的語感自由閲讀,也可以運用自己已知的知識對其中的現象加以解釋。也就是説,在這兒學的知識,可以自由地遷移到那兒去用。碰見什麽文章都能讀懂、理解、鑒别、欣賞、吸收。

這種能力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形成的,形成這種能力需要多方面的積纍:一種是關於文言知識的積纍,一種是實際閲讀量的積纍和語感的形成。這兩方面的積纍都要達到足夠的數量,纔能轉化爲能力。

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需要的是比較系統的知識,雜亂無章的知識轉化不成能力。知識體系不是主觀的構想,而是知識結構客觀規律的體現。

在學習文言的過程中,初學者最先遇到的是詞彙和詞義的積纍問題,這類問題固然要逐個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要從理論上總體地認識。用理論來指導積纍,既可以加快積纍的速度,又可以保證積纍的品質——也就是準確性。由於漢字是表意系統文字,字形與它所記録詞的意義有着密切關係。古代漢語單音詞佔多數,所以很多單字,也就是單音詞,字義和詞義直接關聯。因此,學習文言文必須具有文字學的知識,以便依據造字方法和造字意圖瞭解字義、詞義。在學習文言文過程中,還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句話中的所有字都認識,字義也都知道,就是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這往往由於不懂古代漢語語法所致。爲此,必須瞭解古代漢語不同於現代漢語的語法特點,以便解決由於語法不通而誤解句意的問題。要讀懂文言文,修辭、古注、句讀、工具書等與古書閲讀有關的常識,也是不可缺少的。

前面説過,文言文閲讀能力的提高,不能衹靠理性知識,還要靠大量閲讀來培養語感。知識與語感相輔相成,纔足以達到培養基本閲讀能力的目的。

2.處理好分解與綜合、微觀與積纍的關係

從理性知識的學習、文言作品的閲讀轉化爲應用能力,要經過多次反復、不斷增多的鞏固與積纍過程,多方面知識綜合應用的過程,情感的陶冶與豐富過程,文化和思想素質的提高過程。這些過程可以通過學校教育、集中一段時間來完成;也可以細水長流,通過自學來逐步完成。不論如何完成,都應遵循一定的規律,採用有效的方法。能力是知識通過積纍與應用訓練而形成的,而且,知識和能力既有分解的與局部的,又有整體的與綜合的,那麽,談應用與能力培養,就必須從分解的、局部的知識出發,最後達到整體的、綜合的應用。在閲讀時,要通過每一篇短文的學習,積纍詞彙、詞義和句式,最終達到熟練和形成語感。

3.處理好古代與現代的關係

古代漢語通論含文字、詞彙、語法以及其他有關閲讀的知識。因爲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有淵源關係,大同而小異。所以,應當着重學習古今差異較大、現代漢語涉及不到的知識。比如語法中的虚詞,有些用法可以直接翻譯成現代漢語:“之”可以等於“的”,“於”可以等於“在”,“與”作連詞、介詞現代漢語還保留着,這些都可以借助現代漢語的知識去理解,比較簡單。而有些用法現代漢語是絶對没有的,例如“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的用法,“莫”“或”作無定代詞,“是”在判斷句裏不當繫詞用等,這些就要着力去弄懂和記憶。又如語法中的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分類及語法功能,現代漢語已經學過,古代漢語大同小異,因此,實詞的重點就要放到詞類活用上。活用自然要涉及本用,學習活用也就帶動了對實詞特點及功能的學習。其他諸如語序、省略等都要把古今差異大的弄懂並記住。

學習古代漢語詞彙,積纍詞義,既要注意古今漢語的差異,也要注意古今漢語的溝通。重視溝通,可以起到利用已知來認識未知的作用。

4.處理好一般與重點的關係

首先要把左右通達、可以提綱挈領的概念當作重點掌握。例如,詞彙部分有一個新概念“本義”,它既連着漢字形體結構分析,又連着引申義與引申系統,還關係到同義詞辨析。因此,就需要先弄懂這個概念,並理清它與其他概念的關係。

其次要把不易分辨的現象、概念當作重點,從理論上弄清它們,並且在實踐閲讀中加以區别。例如:“以”字作介詞和作連詞的用法不易分清,分化字與通假字容易混淆等。這些都應下功夫去弄清。

總之,古代漢語是一門與生活、文化關係極爲密切的課程,又是一門很有趣味的課程,儘管有一些難度,但在學習過程中,難度會逐步減少,收穫會逐步增加,一旦有了閲讀古書的能力,我們將能夠與古人對話,那是一種多麽神奇的境界!

思考与练习

一、讀完“緒論”,你對“學習古代漢語到底有什麽用處”這一問題是否有了較明確的答案?

二、在學習本課程之前,你在學習、工作和平常的閲讀中是否已經遇到了一些文言的成語、典故、引文等語料?試舉兩例,説明文言在現代語文生活中也是不可少的。

三、在學習古代漢語這門課之前,你都學過哪些文言文?讀懂的程度如何?能背誦多少?這些就是你學習本課程的起點,你應當從這裏開始,進入對古代漢語課的自學。 wlkYUfuwuzsa0XS1e/PuSJ2uLC54vxv15xrduFox2WkCz+26ulPsqiJzEClCA6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