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古代汉语》教材,是专为自学考试的学生编写的,也可供其他有兴趣的自学者学习。教材按课编排,每课标题下是通论,紧接着是文选。两个部分一定要互相配合学习。通论讲一些最基本的古代汉语的规律,帮助自学者提高理性认识;但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一定要多读文章,产生初步的语感,没有文选,通论就成了一些干巴巴的条文。为了帮助自学者在通论、文选自学后进一步复习每课的内容,并自我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每课后面我们列了思考与练习题,特别是其中有一些极短的文章或段落,每次读一读,看看自己的阅读能力是否在逐步提高,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古代汉语既是基础理论课,又是工具课。对自学考试来说,我们更强调它的工具性。因此,在保证课程达到本科水平的前提下,这部教材不强调通论的绝对系统性,而是把急需的、适合自学的古代汉语常识分成一些知识点来指导阅读。有些过于艰深难以无师自通的内容,自学者无法顺利找到资料的内容,对提高阅读能力不太急需的内容,例如音韵、专业性太强的文化知识、使用不太普遍的工具书等,我们都不再引入教材。
为了减少学习者阅读古代文选入门的难度,提高阅读的兴趣,在文选的选择上,我们也下了一些功夫:首先是尽量选择较短的篇目,初学时不要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其次是有意选了一部分普及性比较强的篇目,有利于学习者初次接触文选时,不太“眼生”,能利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自然衔接。再次是考虑自学考试的连续性,这次的文选,与前一套教材的篇目也有少量重复。
为了方便文选的阅读,教材采用脚注的办法,把注释放在每页最后。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强调注释的重要性。注释不仅要对文选中的难点加以解释,而且承担着提示古今汉语差异和沟通的任务,帮助学习者理解词汇和积累词汇。在注释中,对文选里反映出来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字和分化字、主要虚词的用法、古代汉语特殊的句式、相关的文化知识等语言现象,都设计了比较明显的体例,采用易于理解的注释用语,加以提示;因此,注释又是沟通通论与文选,使语理和语感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桥梁。仔细认真地读注释,是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都认为古代汉语这门课很难,其实,这门课的难处在于入门的方法,只要学习得法,一旦入门,不但可以举一反三,而且也会提高兴趣。为了做到学习得法,我们要提醒大家好好阅读绪论,绪论对古代汉语的特点以及学习目标和方法的阐释十分详尽,会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发。也许有人会担心教材更新使自己原来学习的成果再无用武之地,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进入教材的古代汉语知识都已经总结得比较成熟了,不论教材怎样改动,基本内容不会有大的变化,以前学习的东西,只要没有错误,都可以对继续学习起到推动、加深作用。
还要告诉学习者的是,在开始学习时,要结合书后的考试大纲,将全书翻阅一遍,以便对这本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增加学习的计划性。
祝大家学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编者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