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晋平公问叔向曰: [1] “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 [2] 一匡天下, [3] 不识臣之力也, [4] 君之力也?”叔向对曰:“管仲善制割, [5] 宾胥无善削缝, [6] 隰朋善纯缘; [7] 衣成,君举而服之。亦臣之力也, [8] 君何力之有?”师旷伏琴而笑之。 [9] 公曰:“太师奚笑也?” [10] 师旷对曰:“臣笑叔向之对君也。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 [11] 君弗食,孰敢强之也? [12] 臣请譬之:君者,壤地也; [13] 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 [14] 亦君之力也,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
注释
[1]叔向:春秋时晋国的大夫羊舌肸(xī),字叔向。[2]九:指多次。合:会合;“合诸侯”指召集诸侯会盟。[3]一:全部。匡:使正,纠正。[4]识:知道。[5]制割:剪裁。《说文》:“制,裁也。”[6]宾胥(xū)无:春秋时齐桓公的大臣。削缝:缝合。“削”也是缝的意思。[7]纯(zhǔn)缘:给衣服加上边饰,镶边。[8]亦:不过,只是。[9]伏琴:指以手加于琴弦(不再弹奏),像凭据于琴。[10]奚笑:笑什么,因为什么而发笑。[11]炮宰:厨师。炮(páo):通“庖”。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和五味:指调和各种味道烹制成美味的食物。进:奉献。[12]孰:谁。强(qiǎng):勉强,强迫。[13]壤地:土地。[14]硕(shuò):大。
译文
晋平公问叔向:“从前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使天下完全走上正道,不知是臣子的力量呢?还是君主的力量?”叔向回答说:“管仲善于剪裁,宾胥无善于缝缀,隰朋善于给衣服加上边饰;衣服做好了,君主拿起来穿上。只是臣子的力量罢了,君主出了什么力呢?”师旷把手放在琴弦上笑起来。平公说:“太师因为什么而发笑呀?”师旷说:“我笑叔向回答君主的话。凡是做臣子的,好比是厨师,调和各种味道烹制出美味的食物,然后进献给君主;君主不吃,谁敢强迫他呢?请允许我打个比喻:君主就像土地,臣子就像草木;一定是土地肥沃,然后草木才能茂盛。只是君主的力量罢了,臣子出了什么力呢?”
解说
韩非思想的核心是君臣关系。在这则故事里,他讨论了君臣关系中一个重要问题:君主和臣子,谁对治理国家的作用更为重要?叔向和师旷都用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的观点,似乎都很有道理;不过仔细推敲之下,他们所用比喻的层次都太过简单,难以说明复杂的政治问题。叔向以臣制衣而君享用来比喻具体的社会治理工作由臣下承担,君主的作用似乎只是享受臣下工作的成果,这显然是很幼稚的认识。师旷用君为土地而臣为草木的比喻指明了君养臣的关系,然而怎么算是“壤地美”呢?齐桓公算不算壤地美呢?作为草木的臣子怎么算是“硕大”呢?若说功绩卓著是臣子的“硕大”,似乎不少彪炳史册的臣子所辅佐的对象实在称不上贤明之君。
在韩非看来,叔向和师旷的观点都有失偏颇。他认为,君臣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制衡,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将影响到国家政治的治乱。所以历史上建立非凡功业的君主,一定都是“君臣俱有力焉”。他举出一系列历史事实证明自己的看法,如蹇叔在虞国为臣时虞国被灭亡,到了秦国能使秦国称霸,原因在于虞国君主有贤臣而没有正确使用。齐桓公凭借管仲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可是在管仲去世后由于任用竖刁等奸邪之臣,桓公被活活饿死,尸体上生的蛆虫都爬到了宫殿的门外。如果说君有力则霸王之业足以成功,那么桓公就不必依靠管仲而称霸;如果说君有力国家就能治理好,那么桓公就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因此,君主圣明,臣下贤能,这是齐桓公称霸天下的两个前提,缺一不可。
这里需要再交代一下韩非对“圣君明主”和理想的臣子的看法。韩非有个强大的信念:怀奸谋私是臣下的本质,因此君主必须掌握好法术以控制群臣,使臣子不敢为奸,这才是君臣关系的关键。明主就是懂得运用法术的君主,而贤臣就是能做事又不敢行奸邪以营私的臣子。所以,桓公虽然纵欲无度,“宫中二市,妇闾二百,被发而御妇人”,但因其能正确使用管仲,仍应归入明君。晚年桓公昏聩,不再用术驾驭臣下,于是使臣下的奸邪之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