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作为对象的理论研究,应当极力避免把“治理”二字在党的主要政策文本中提出的时间当作研究我国社会治理问题实际起点的武断做法,因为这么做将极有可能先入为主地“人为”割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互动发展的完整历史脉络及其逻辑。同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研究,还应当进一步区别于管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学科所从事的社会治理问题研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把这些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观点冠以“中国特色”并以时间排序,便可称为一部“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发展史”研究作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有其独特的发展逻辑与鲜明的阶段特征,应当用一种适当的分析框架和科学的研究视角对其展开历史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学术阐释。

本书认为,治理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发展的重要主题与基本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反映了党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认知的逐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实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念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因此,基于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从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视角,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内在逻辑,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正是本书的研究主旨所在。

一、研究现状

西方治理理论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创始人是詹姆斯·罗西瑙(James Rosenau)等,后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基于不同学科视角,治理研究又形成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等分支。21世纪以来,治理理论影响中国学界,代表性研究者有俞可平、郑杭生等。与本书主题相关的“社会治理”研究,在国内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和分析工具,日益受到各学科学者的重视。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学术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来国内外主要经历了三种研究范式的转换:

(1)20世纪80、90年代,采用全局性研究范式,探讨国家治理与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以戴慕珍(Jean C.Oi)、冷绍佺(Shao-Chuan Leng)、彼得·费迪南德(Peter Ferdinand)等为代表的国外学者提出,1949年后国家治理应对社会变迁存在制度困境。 [1] 以张静如、田居俭、孙立平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则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2)21世纪初期,运用精细化研究范式,分析中国社会建设事业的历史经验。卢汉龙、高冬梅、张高陵、唐明勇、李伟等国内学者分别就1949年后社会管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社会动员、社会改造等专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 薄志跃(Zhiyue Bo)、柏思德(Kjeld Erik Brødsgaard)、白霖(Lynn White)等国外学者则从“精英”“民主”“政党”政治等角度,聚焦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问题。 [2]

(3)党的十八大以来,利用多元化研究范式,逐渐形成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新特点。以石仲泉、景天魁、郑功成、张康之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愈益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对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的巨大挑战,进而反思社会管理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同社会治理的内在关联。

纵观研究历程,国内外专家在宏观把握和微观突破两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导、深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趋势仍有待增强。目前,针对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内在逻辑进行整体性分析的成果相对匮乏,亟须研究者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和历史视域,充分吸收治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起融通的研究范式。

近几年国内学者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党的治理观及执政观变迁研究; 二是具体领导人的社会治理理念研究; 三是党领导当代中国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个案研究,立足地方档案整理,总结经验教训; 四是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战略研究,既有总体思考,又有分领域研究; 五是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研究。

在这些丰富的国内研究中,部分学者的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1)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立足于党、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关系,林尚立对三者关系的转型进行了政治学分析,对建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研究框架具有深刻启示。

(2)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观的重要组成,邵光学、刘娟提出改革开放后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变化。

(3)改革开放前后党和国家社会治理策略不同,齐卫平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和领导方式科学化是完善多元社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4)改革开放前后党和国家社会治理原则存在差异,王浦劬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四个治理”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重大理论创新。

(5)改革开放前后党和国家社会治理模式有别,周庆智认为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促成社会多元化和利益群体分化,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治理模式遭遇危机。

国内专家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学科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但从研究广度上看,相关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尚需进一步克服视野狭窄、研究“碎片化”的困境。从研究深度上看,仍有待于创新学术观点和分析框架,阐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历史逻辑。

国外学者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研究集中于以下主要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和社会治理能力研究,结合危机应对,分析制度优势; [3] 二是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治理机构比较研究; [4] 三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改革研究; [5] 四是意识形态角度的批判研究,质疑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长效性。 [6]

围绕这些研究方向,国外学者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1)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务实策略和适应能力,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认为1949年后党多次化社会挑战为权力再生资源。 [7]

(2)中国社会治理实践反映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成功,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积极采取“调适”措施扭转了社会控制力的“收缩”。

(3)中国社会治理进程与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同步,米·列·季塔连科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政治发展提供了保证。

(4)中国社会治理方式趋向多样化,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等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采用“适应性治理”应对社会多方面挑战。 [8]

(5)中国社会治理面临协调多元利益群体关系的压力,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认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必须处理同新兴阶层的关系以营造最大社会共识。

上述国外学者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思想转型与实践成就的客观评价,尤其是对未来挑战的分析与提出的视角和建议,值得认真借鉴。

综观国内外研究,有三方面尚需加强:一是既要弄清社会治理领域“党和国家怎么说”和“党和国家怎么做”,又要结合社会发展历程考察分析,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的互动关系。二是尚需拓宽交叉学科的研究视野,扬弃传统“革命史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核心整合各学科资源,形成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范式。三是尚需探索适当的分析框架,以便阐述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内在逻辑。这些也是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力求有所突破和补益的地方。

二、研究思路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及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来自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实践,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过程,在特定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的复杂性。因此,本书尝试运用“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分析框架,对党、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历史演进展开研究。

本书的基本思路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从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视角,厘清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和内在动力。

(2)从整体性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在历史过程中一脉相承的主线。

(3)采用阶段划分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进程的复杂性。以改革开放以来特定历史背景下党和国家解决具体社会建设问题的实践特点与理论特征为主要依据,本书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启动期(1978—1991)、发展期(1992—2011)以及深化期(2012年至今)。

(4)总结归纳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并提出相应的理论与现实思考。

三、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史料分析方法,即注重第一手与第二手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党和国家重要历史文件、历代领导集体成员出版文献,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对多地档案馆和民政部门进行调研时所获取的口述史、档案和方志等资料进行甄别选用,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表现形式及阶段特征。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即通过放大历史视角研究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基于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线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演进逻辑。

(3)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即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放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及利益关系变迁过程中予以审视,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揭示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四、创新之处

本书的突出特色与创新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框架努力创新。本书尝试运用“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分析框架,从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深入剖析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历史逻辑。从研究过程与结果来看,显然已取得良好的分析效果。

(2)研究方法有一定特色。笔者在这一方面倾注了不少精力,特别是现有研究已采用社会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治理理论的研究视角,此举无疑有利于开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野,拓展党史和改革开放史研究内容。

(3)学术观点“稳中求进”。本书在梳理党、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以及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历史复杂性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别具风格的学术论断与观点。这些论断与观点将有助于理清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同社会历史现象之间的深层关联,帮助研究者在“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领域更易形成共识性的学术认知。


[1] Jean C.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Shao-Chuan Leng(ed.), Changes in China : Party,States and Societ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9;Peter Ferdinand,Social Change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Domestic Problems of Ru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9,No.2,1996,pp.478-492.

[2] Zhiyue Bo, China's Elite Politics : Governance and Democratization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2010;Kjeld Erik Brødsgaard and Yongnian Zheng(eds.), Bringing the Party Back in : How China is Governed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2004;Lynn White, The Thir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From Mobilizers to Managers,Asian Survey ,Vol.28,No.4,1988,pp.371-399.

[3] Jeremy Brown and Paul G.Pickowicz(eds.), Dilemmas of Victory :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Shiping Zheng, Party vs.State in Post G1949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 Jørgen Delman,China's Party-State and the Private Business Sector:“Dog Wags Tail”or“Tail Wags Dog”? Norwegian Journal of Geography ,Vol.59,No.3,2005,pp.207G216;Bruce J.Dickson,Integrating Wealth and Power in China:The Communist Party's Embrace of the Private Sector,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92,2007,pp.827-854.

[5] 〔日〕加加美光行编:《中国内外政治和相互依存》,日本评论社2008年版;Dorothy J.Solinger,State and Society in Urban China in the Wake of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76,2003,pp.943-959.

[6] 〔日〕佐佐木智弘编:《现代中国的政治安定》,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2009年版;An Chen,The Failure of Organizational Control:Changing Party Power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Politics&Society ,Vol.35,No.1,2007,pp.145-179.

[7] Elizabeth J.Perry, Challeng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 : Social Protest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M.E.Sharpe,2002.

[8] Sebastian Heilmann and Elizabeth J.Perry(eds.), Mao s Invisible Hand :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aTThBMKDd7e+2wvU6jS77oWBAEL2Nf/HlsQgg2OJJnEPGMchgMjFXe20ZNom35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