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章

章旨

本章旨在说明,圣人对百姓没有亲疏之分。以仁义道德教化百姓就会陷入争的困厄,所以要清静无为,顺任自然。

天地不仁 [1] ,以万物为刍狗 [2]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3] ?虚而不屈 [4] ,动而愈出 [5]

多言数穷 [6] ,不如守中 [7]

注释

[1] 不仁:不自以为仁,即没有偏爱。

[2] 刍(chú)狗:用草扎成的狗,为祭祀所用。

[3] 其:大概。犹:如,好像。橐籥(tuóyuè):古代用于冶铸的鼓风器具,类似后来的风箱。

[4] 虚:空虚。屈(jué):竭尽。

[5] 动而愈出:越是挤压风就生得越多。出,产生。

[6] 言:此指仁义等道德说教。数(shuò):经常,屡次。穷:困厄。

[7] 守:保持。中:承橐籥的中空而言,喻虚静。

译文

天地没有偏爱,把万物当作刍狗;圣人没有偏爱,把百姓当作刍狗。

天地之间,大概就像风箱吧?空虚但不可穷尽,越是挤压风就生得越多。

反复以仁义等道德进行说教,就会经常陷入困厄,不如保持虚静。

述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草扎成的狗,为祭祀所用。林希逸说:“刍狗之为物,祭则用之,已祭则弃之,喻其不着意而相忘尔。”刍狗只是喻其不着意,并无贬义。天地无意识,不可能有仁的观念。圣人本性自然,而出自本性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同样不会有仁的观念。这些旨在说明,天地对于万物、圣人对于百姓,都是无意识的自然而然。

这里涉及一个重要问题,老子为什么对儒家主张的仁爱持否定态度?

首先,要从事物存在的方式来看。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万物皆因对立而存在。有仁就有不仁,对这一部分人亲,必然对另一部分人疏,不然亲也就不会存在。可见,仁是一种区分亲疏的偏爱。老子反对仁的实质,是反对区分亲疏。其次,要从人的本性来看。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无所谓仁与不仁。“圣人不仁”并非圣人不爱百姓,而是圣人爱百姓出自本性,是无意识的天性流露,即并不把自己的行为看作爱。如同母爱出自本能,爱而又不自以为在爱。圣人意识不到爱,是因为没有不爱。这同样是说,圣人对百姓是没有亲疏之分的。

韩愈在其著名的《原道》中批评老子说:“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这是对老子关于仁义问题的曲解。老子岂止是“小仁义”,而是十九章所说的“绝仁弃义”,更谈不上“以煦煦为仁”“以孑孑为义”。老子之所以主张“绝仁弃义”,是因为有了仁义就有不仁义。如果不得不以仁义来说明老子的这个主张的话,则老子追求的是没有不仁义的仁义。当天下没有了不仁义的时候,仁义也就不再存在,即《庄子·齐物论》所说的“大仁不仁”。如果仍然以天做比喻,则老子看到的是整个天而不是“坐井观天”,而主张仁义者看到的仅是半个天。

就价值社会的伦理道德来说,仁义是一种好的品德,不仁义则是一种坏的品德。但问题并没有这样简单。《庄子·胠箧篇》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但在天下人看来,将国家窃为己有,是最大的不仁义。可见,对仁义与不仁义的认定,皆出于利益。如果基于利益而区分仁义与不仁义,就会引发争和乱。因此,老子主张人类社会应该回归自然状态,即不要区分仁义与不仁义,还有尊卑贵贱等等。对于长期浸润在价值社会的人们来说,这似乎有点不着边际。不要说春秋末期,即使社会进步到现在也并非如此。从七十章等章节来看,老子当然知道消除价值区分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事,但他对此的信念却抱持不放。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不同,老子是从道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上分析问题,这也是老子的深刻之处。因此,应该把他的主张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人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理想。

《史记》记载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这就涉及当时社会的核心问题。因此,老子关于人类社会理想的主张,孔子应该是清楚的。《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其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其实质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没有了亲疏之分,就是“圣人不仁”。

从《礼运篇》的记载来看,孔子认为历史上曾经有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这是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前的事,而三代“六君子”主政时期则为“小康”。孔子还说有志于实行大道与恢复三代之治。实行大道已是当时不可能的事,因为老子与孔子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应该说,孔子还是比较现实的,一生为恢复周初的礼制而奔波,并为此而倡导仁义道德,就是这一点也没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往往不是个人所希望的那个样子。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风箱是空虚的,越是挤压就越是生风。老子以此做比说明,天地之间是空虚的,所以生生不息。上文说“圣人不仁”,说明圣人没有偏爱。没有偏爱的爱是无从显现的,无从显现则空虚。此处强调空虚的作用,旨在说明下文“守中”的重要。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蒋锡昌于二十三章注曰:“‘多言’者,多声教法令之治。”联系“圣人不仁”来看,作为“声教”的“多言”,当指治国者反复以仁义等道德进行说教。以仁义等道德教化百姓,百姓就要为仁义而争。上面已经说过,对仁义的不同认定皆出于利益,争仁义也是为利益而争。百姓本来是自然纯朴的,现在都来争仁义,天下便不得清静。可见,是仁义等道德教化使天下陷入争的困厄。“不如守中”的“中”字,喻指虚静。治国者保持虚静,不以仁义等道德教化百姓,百姓也就不会为仁义而争,不争就清静。 FoXlep9rPhpcSgOFNX5yY0m8u3QmxTLrSCb2AR4Gkxyr7tjR12XhoJ/ZQO+Sln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