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章

章旨

本章论述天下存在自然与人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而圣人顺应自然,即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1] ,斯恶已 [2]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

有无相生 [4] ,难易相成 [5] ,长短相形 [6] ,高下相盈 [7] ,音声相和 [8] ,前后相随 [9]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10] ,行不言之教 [11]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12] 。生而不有 [13] ,为而不恃 [14]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5]

注释

[1] 美之为美:美的东西是美的。

[2] 斯:则,就。恶(è):丑。已:通“矣”。

[3] 不善:恶。

[4] 相生:相互对立而产生。王弼本句首有“故”字。有无、难易等与美丑、善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分,不当有“故”字。据楚简本与帛书甲本删。

[5] 相成:相互对比而形成。

[6] 相形:相互比较而显现。王弼本“形”字作“较”,据楚简本、河上公本、傅奕本、范应元本与刘师培校注改正。

[7] 相盈:相互依恃而呈现。王弼本“盈”字作“倾”,据楚简本与帛书本改正。高明:“帛书整理组云:‘盈’假为‘呈’或‘逞’,呈现。”

[8] 音声:《礼记·乐记》郑氏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相和:相互应和而和谐。

[9] 相随:相互跟随而区别。

[10] 圣人:道家的理想人物,指一切顺应自然而又居于君位的人。无为:顺应自然。

[11] 教:教化。

[12] 作:兴起。不为始:不做创始的事。王弼本“不为始”作“不辞”,据傅奕本、范应元本与十七章王弼注改正。

[13] 生:指万物自然生成。不有:不据为己有。

[14] 为(wèi):做,此指治理天下。恃:恩德。高亨:“恃,德也,心以为恩之意也。为而不恃者,犹云施而不德,谓施泽万物而不以为恩也。”

[15] 不去:不离开。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这就有了丑;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这就有了不善。

有与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与易相互对比而形成,长与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与低相互依恃而呈现,音与声相互应和而和谐,前与后相互跟随而区别。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处理事情,实行不用言辞的教化,万物兴起而不创始。万物自然生成,而圣人不据为己有;施惠于天下,而圣人不自以为对天下有恩。成功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功也就不会离开圣人。

述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从一章可知,道是混同不分的,离开道便出现了区分。从现实世界来看,区分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区分,一类是人为区分。自然区分即下文所说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人为区分便是美与丑、善与不善等价值一类的东西。人们有了美的观念,一定是出现了丑的东西;有了善的观念,一定是出现了不善的东西。这些虽然可以说明事物的辩证关系,但老子的关注点并不在此。联系下面所说圣人不做创始的事,本节当是为了说明,万物本无所谓美与丑、善与不善,美与丑、善与不善是人们制造出来的。

陈鼓应先生说:“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休止的言辩纷争。”陈先生认为是人为所设定的价值引起了世间的纷争,甚有道理。历史地看,人类诞生之后,并未对事物进行美与丑、善与不善等价值区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以基于利益的价值观念判断事物,于是便出现了美与丑、善与不善等价值区分。从自然区分到价值区分的转变,是人类社会一次根本性质的变化。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万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即相反相成。没有对立则无所谓统一,没有统一则不成其为事物。举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六种现象,说明天下万物莫不如此。同美与丑、善与不善等价值区分不同,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皆为自然区分,二者的性质是不同的。王弼对上节的注释是:“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对本节则注为:“此六者,皆陈自然。”王弼将前者看作“是非”,将后者看作“自然”,对二者的区分是很清楚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节所说,是圣人在自然与价值之间的抉择。“处无为之事”即以无为为原则处理事情。“无为”是贯穿《老子》全书的重要思想。从文字上说,“无为”与“为”字相对而言,“为”即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顺应自然的行为,一类是违反自然的行为。凡是违反自然的行为,《老子》皆看作人为,即王弼所谓“自然已足……为则伪也”。“无为”即没有人为,没有人为也就是顺应自然。所以,王弼于三十七章注“道常无为”说:“顺自然也。”奚侗亦说:“本书所云‘无为’,皆因任自然之意。”“无为”不是不作为或者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去作为。从顺应自然上说,“无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即不将尊卑贵贱等价值观念加在万物之上;二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即遵循事物的反向运动规律。“无为”由道的本质属性所决定。道是“独立”的,与万物没有对立关系。没有对立关系则不主宰万物,而是顺应万物之自然。所谓以道治国,即以无为为原则来治国,也就是以顺应自然来治国。

“行不言之教”的“不言”,体现的是“无为”。“不言”并非什么也不说,而是不言说违反自然的话。即使在原始社会,捕鱼狩猎等劳作技术,也要通过言说来传授。不然,不要说人类的进步,就是生存也会成为问题。从十八、十九、三十八章等章节可知,老子认为是仁义道德和区分尊卑的礼将人类社会引向歧途,必须以道来纠正。“不言之教”也并非一些人所说的“以身为教”,而是不以违反自然的仁义道德和区分尊卑的礼教化人们。说仁义道德和礼违反自然,因为这些皆是基于利益的人为,所以老子对此持否定态度。

因为圣人顺应自然,所以“万物作焉而不为始”。“万物作焉”是自然的事,即包括人类的天地万物皆自然生成。“不为始”则指人事,即不做创始的事。这个意思,王弼于二十七章注作:“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老子的意思是说,生成天地万物是创始的事,这些是人们所不能做的。人们所能创始的,只能是将尊卑、贵贱、利害等加在万物之上。“不为始”即圣人不去做这些区分尊卑、贵贱、利害的事。

“生而不有”承“万物作焉”而言,即万物皆自然生成,而圣人不据为己有。不将万物据为己有,既包括物也包括人。以人来说,圣人不做主宰百姓的统治者。“为而不恃”,高亨先生解作“施泽万物而不以为恩也”。圣人的行为出自本性,而出自本性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所以,圣人施惠于天下,并不认为有恩于天下。事物皆因对立而存在,有居就有去;圣人不居功,功也就不会离开圣人。 n/AV1+p2Jw75jn2a/c66KDyaoPM2gsQ5+6IQpqHWbcpKVYj9qPdQH82z2ZKLnqo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