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也是人类历史轴心时代出现的一部伟大经典,为春秋末楚国人李耳所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苦县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周守藏室之史”为东周朝廷掌管藏书的官员。老子与孔子同时,年岁稍长,《史记》记其为孔子所师事。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并对自己的弟子称说老子“其犹龙邪”!老子看到周王室一天天衰落,遂离职西去。在今河南省灵宝市的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请,写下了这部旷世奇书。《史记》对老子其人其书的记载,也留下不少疑问,致使后世学者为此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

自韩非的《解老》《喻老》篇以来,道法儒佛等不同学派的学者,从未间断过对《老子》的解读。这些解读为理解《老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也遇到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许多相同的经文,学者们的解读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虽说见仁见智,但作为一部哲学著作,不能像诗无达诂那样来对待。其次,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解读,与文本的论述明显存在着逻辑关系上的矛盾。以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来说,不少人认为道是根本规律或自然规律。但《老子》开首便说道是不可言说的,把不可言说的道看作可以言说的规律,显然是说不通的。再次,还有一些重要问题,至今没有见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例如:万物为什么只有得到道才能成为万物?无限大的道为什么会运行、又往哪里运行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本书的着重点便放在对经文本义的探讨上。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道隐没无形,不可称名与言说。为了让人们能够理解,老子不得不对道反复进行描述,如“混而为一”“混成”“玄同”“朴”“无极”;又如“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等。这些描述归结为一点,即道是无区分的混同。道为什么被描述为无区分的混同呢?因为二十五章说道是“独立”的,即道没有对立物。这个意思,《庄子·齐物论》称作“彼是(此)莫得其偶,谓之道枢”。道之所以为道,关键在于没有对立物。凡物皆因对立一方的界定而存在,没有对立一方的界定就不能称作物。所以,道不是物,而是物出生之前的一种无对立的混同状态。人类的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对于不被它物所界定的混同状态,是不可言说与称名的,道字只是勉强起的名字。

老子认为,这个以无对立的混同状态存在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从逻辑关系上讲,宇宙万物皆以对立的形式存在,那么这些不可计数的对立是从哪里产生的呢?老子认为,无不是从无对立的混同状态中区分出来的。如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这句话是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区分为天地之前就存在着,可以作为天地的根源。这其实是说,天地是从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区分出来的,这个浑然一体的状态就是道,亦即天地的本原。天地如此,万物莫不如此。但区分出两个对立面还不能说是物,对立面的统一才是物。对立面所以能够统一,仍然是道的作用。如三十九章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一”字指代道,“得一”即得到道,对立双方唯有得到道才能统一。所谓得到道,即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达到了强弱不分的平衡状态。强弱不分或说强弱混同,正是道所呈现的状态。可见,道不仅区分出两个对立面,而且维持着对立双方的统一,万物就是依恃道的这种作用成为万物。

老子认为,道是在不停地运行着的。道的运行,四十章称作“反者道之动”,即道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物出生之后并非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物的每一点变化都是打破原来的统一而又实现新的统一,不然物将不复存在。既然道维持着对立双方的统一,必然伴随着物的变化而被动地运行着,并非离开物的变化而独自运行。二十五章说道“周行而不殆”,即道的运行循环往复,永不停息。老子将“周行”称作“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是同一运动过程中的两个反向运动,亦即反之反。第一个反向运动为“逝曰远”,即从起点到极点,是事物成长壮大的过程。第二个反向运动为“远曰反”,即从极点返回起点,是事物衰落死亡的过程。可见,“周行”也就是质与量相互转化的运动。依恃道的反向运动,万物从出生成长到衰落死亡,周而复始,永无止息。

谈老子哲学就不能不谈辩证法。老子哲学的辩证法,是今人的一种说法。辩证法并非独立于道之外,而是隐含在道生物与道的运行之中。将其归集起来就是:四十二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动”,还有二十五章的“周行而不殆”。“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讲事物的对立,即万物皆因对立而存在;“冲气以为和”是讲对立的统一,即对立双方像气一样交冲激荡而达到统一。“反者道之动”则是讲对立面的转化,这一规律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变化的本质。“周行”所包含的由生到死的两个反向运动,应该看作由量到质的转化过程。在两千五百年之前,老子以凝练的语言,将人们所说的辩证法的基本问题阐释得如此明确,不能不说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作为事物本质属性的德,在《老子》中占有重要地位。德与道是密不可分的。道生万物,有物才有物之德,即物的本质属性。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喻指道;恍惚之中的象与物,指代尚未出生的物象与物体。“窈冥”是比“恍惚”还要不可捉摸的一种状态,其中的“精”是指什么?当指物之德得于道的那个东西。物皆为道所生,在物出生之后,道之“精”则表现为物之德。也就是说,于道称精,于物称德。胡适即把“精”字看作物之德。他说:“人所以能知物,只为每物有一些精纯的物德,最足代表那物的本性……即所谓‘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冯振亦说:“其精甚真,历久而不爽,此则所谓德者也。”

在老子看来,作为事物的本质属性,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五十一章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的“常自然”,即道从不干涉万物,而是永远顺应万物的自然而然。与道顺应万物之自然不同,德的“常自然”是指自身。也就是说,德永远是自然而然的东西,而非强加于物的外在的东西,如人为的尊卑贵贱等等。物为德所决定,德的“常自然”也就决定了物的常自然。道顺应万物之自然,而德决定着物的自然而然,二者是贯穿《老子》全书的重要思想。把物之德看作物的自然属性,是老子治国主张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

我们称《老子》为哲学著作,但其落脚点还在人事。将哲学思想引入人事的几个重要问题,这里集中说一说。

老子将道引入人事,最重要的便是“无为”。《老子》中的“为”字,大多是指人为,与人为相对的便是自然。“无为”即没有人为,没有人为也就是顺应自然。王弼即把“无为”解释为“顺自然也”。从这个意思上讲,“无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即不把尊卑贵贱等价值观念加在万物之上。一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即遵循道反向运动规律。“无为”由道无对立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因为道是独立的,与万物没有对立关系;没有对立关系则不主宰万物,而是顺应万物的自然而然。书中关于治国的主张,皆围绕无为而展开。以道治国即以“无为”为原则来治国,也就是以顺应自然来治国。

“无为”所体现的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主要是针对人为的价值区分而言。有区分才有宇宙万物,这是自然的区分,非人力所能为。万物出生之后只是物,是没有尊卑、贵贱这些价值属性的。人类所能做的,要么顺应万物的自然状态,要么将尊卑、贵贱等价值观念加在万物之上。道是无区分的混同,以价值观念区分万物就离开了道。再说,价值区分出于利益,带来的是不公平。有了价值区分,人们便开始为利益而争夺。因此,老子主张泯灭价值区分,使人类社会回归人无尊卑、物无贵贱的自然状态。唯有从价值对立中解放出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是老子哲学所导致的必然结论,也是他所主张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仁义等传统道德皆为价值区分,所以老子对此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体,这一面一定伴随着正相反对的另一面,即四十二章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仁义的出现,是因为有了不仁义,不然仁义也就不会存在。对二者的认定,皆出于利益。如果基于利益而区分仁义不仁义,势必会引发争和乱。老子认为,人的本性为自然所赋予,无所谓仁义不仁义。为了避免引起纷争,人们应该回归自然本性。老子尤其反对礼,并由此反对智。礼将人们区分为不同的尊卑等级,这是以制度规定的不平等,智在《老子》中主要是指创制礼的聪明智慧。老子反对基于利益的价值区分,自然要反对区分尊卑的礼和创制礼的聪明智慧,但却主张顺物之自然的聪明智慧。这种聪明智慧,老子称为明。因此,不能笼统地认为老子反智或主张愚民。儒家主张的仁义道德与维持社会关系的礼,皆为历史的产物,自有其出现与存在的理由。儒道两家的主张,都应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认识。

老子主张持守柔弱,这是由道的反向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皆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反向运动就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持守柔弱则是利用这一趋势,体现的是“无为”的另一个方面。上面说过,道“周行”的第一个反向运动,是事物成长壮大的过程,其特点即为柔弱;第二个反向运动,是事物衰落死亡的过程,其特点则是刚强。这个道理,七十六章称作“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持守柔弱即将自己置于向上发展的位置,以便取得反向运动的有利结果。老子关于柔弱的含义极为广泛,凡是事物处于向着有利方面转化的位置,老子皆视为柔弱。如七章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与外其身是柔弱的体现,身先与身存则是后其身与外其身反向运动的结果。这是说人。再如六十三章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由易到难、由细到大的反向运动,易与细体现的是柔弱。这是说事。又如六十四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是由小到大的反向运动,毫末体现的是柔弱。这是说物。持守柔弱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即防止事物出现不利的转化。如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常德不离。”“雄”喻指刚强,“雌”喻指柔弱。处在刚强位置而持守柔弱,事物的固有属性就不会离开。固有的属性没有离开事物,也就是仍然保持着刚强而没有走向反面。

老子尤其重视对立面的统一,并将对立面的统一看作事物的自然状态或存在方式,五十五章称为“和曰常”。从道中区分出来的两个对立面,一经出现便都在做着反向运动。对立双方的反向运动,一则引发斗争,一则又相互制约。正是二者的既斗争又制约,使得双方在对立中取得统一。宇宙万物之所以为宇宙万物,是构成万物的对立面的统一,不然世界将不成为世界。一个政权的存在与稳定,是统治者与百姓的统一,不然政权就要灭亡。所以,老子反复告诫统治者在与百姓的对立中要保持统一。老子的这一主张,目的是减轻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但从根本上说,老子所说的治国者与百姓的统一,前提是消除尊卑对立;没有了尊卑对立,治国者只是服务社会的管理者而非统治者。老子虽然重视对立面的统一,但并不认为统一的状态能够永远地存在下去,否则世界将是死水一潭。道的运动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大曰逝”是反向运动,“逝曰远”是反向运动的极点,“远曰反”则是打破统一的又一次反向运动。当事物的存在失去它的合理性时,统一的状态便被打破,并让位于新的统一。由事物反向运动所引发的斗争,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小国寡民”是老子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想,影响深远。从“鸡犬之声相闻”来看,“小国寡民”并非现在所说的国家,而是社会上相对独立的居民组织。这种组织当是管理天下的一种方式,或许是老子对周王朝以分封诸侯管理天下失败的反思。从老子的哲学与治国思想来看,自然应该是“小国寡民”社会的灵魂。人类社会在自然状态下,人无尊卑、物无贵贱、事无利害。没有了尊卑、贵贱、利害等价值区分,人们也就不会有名利观念与争名逐利的欲望,更不会有压迫、犯罪与战争。治理者当如十三章所说“以身为天下”,是服务社会的公仆而不是自恃高贵的统治者。民众则如三章所说“不争”“不为盗”“心不乱”。三十二章所说的“民莫之令而自均”,当是对“小国寡民”社会人们关系的描述。也就是说,在“小国寡民”社会里,相互之间完全是一种淳朴的平等关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生动地描述了人们生活的美好与安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是对这种社会的向往与赞美。

《老子》一书,主要是批判价值区分为社会带来的严重问题,主张将人类社会的道德恢复到自然淳朴的状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劳动生产,以及为推动劳动生产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书中并未涉及。但老子主张以顺物之自然为最高原则,是不会抹煞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因此,对“小国寡民”社会应该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向原始社会的倒退。“小国寡民”提出之后的两千多年,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老子所构想的那个样子,无怪乎人们将其称为乌托邦。但也要看到,这是老子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哲学思考,应该放到更大的时代跨度来分析它的合理性。人类由初始阶段顺物之自然的社会,发展到后来以价值区分为主导的社会。按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规律,当以价值区分为主导的社会发展到极点时,必将返回顺物之自然的社会。我们无法证实人类社会是否会回归自然,但老子的这一主张基于道的运行规律,也汲取了原始社会特别是母系社会的合理部分,并非凭空造虚。

《老子》一书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政治、文化、军事等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也是世界上翻译最多、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特别是他有关道的理念、思辨哲学与社会平等的主张,将永远给后人以启迪。至于老子治国主张的不足之处,《述义》已随文交代,此不赘述。

本书所据为王弼本,并以竹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本、傅奕本、范应元本等对王本做了一些必要的校订。对于王本与帛书本等的差异之处,凡是王弼与范应元的注释能够说明帛书本等为是者,均按帛书本等改正过来;对于王本经文与老子的整体思想不相符的地方,参照学者们的校勘意见,同样按照帛书本等予以改正。校订说明一律置于相应的注释之中。为慎重起见,对于王本与帛书本等的其他差异之处,一般不予改动。

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安平秋教授,在百忙之中面谈指教,并为本书赐序。著名作家张承志先生为本书题词,与本书有关的事宜还屡屡向其请教。本书数易其稿,王海顺同志每次都帮助审读,王喜东等许多朋友从多方面给予了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由衷地感谢!

杨占卿 J4Yd5KBowP2o/Nivq5mfT63aMwgJPooif+0iLDPJCgxi4kW/avHzchzdfBq8fll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