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七章

章旨

本章阐述人类社会渐次以降的状况,并赞美自然社会的治国者与百姓皆自然而然。

太上 [1] ,下知有之 [2] 。其次,亲而誉之 [3]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4] 。信不足焉 [5] ,有不信焉 [6]

悠兮 [7] ,其贵言 [8] 。功成事遂 [9] ,百姓皆谓“我自然” [10]

注释

[1] 太上:最好的世道。蒋锡昌:“此文‘太上’,亦谓最好,系就世道升降之程度而言,犹谓最好之世也。”

[2] 下知有之:百姓知道有个君王。下,指百姓。

[3] 亲而誉之:亲近并赞誉他。

[4] 侮:轻蔑,轻侮。

[5] 信不足:指对以道治国相信得不够。焉:句末语气词。

[6] 不信:此指对以道治国不相信。

[7] 悠兮:闲适的样子。

[8] 贵言:以言为贵,此指不言说违反自然的话。

[9] 遂:成功。

[10] 自然:自己如此。

译文

最好的世道,百姓知道有个君王。其次,百姓亲近并赞誉君王。再次,百姓畏惧君王。最下,百姓轻侮君王。君王对以道治国相信得不够,于是才有了不相信道的治国办法。

悠闲啊,君王以言为贵。事情成功之后,百姓都说“我们自己如此”。

述义

太上,下知有之。 最好的世道实行无为之政,君王一切顺应自然,没有尊卑亲疏之分。没有尊卑之分,对君王则无须崇奉与畏惧;没有亲疏之分,对君王也就没有赞誉与诋毁。这当是“下知有之”的含义。但顺应自然并非什么也不做。比如,为了不误农时,需要制定和颁布历法;为了生存,需要组织人们与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做斗争,不然何须有个君王?“下知有之”是极高的评价,不能理解为“只是感觉到君王的存在”。

其次,亲而誉之。 次一等的世道亲近并赞誉君王,说明离开大道而实行仁政。正如苏辙所说:“其名虽美,而厚薄自是始矣。”仁政是区分亲疏的,所以才有了“亲而誉之”。亲近与赞誉君王的,一定是君王亲近的那些人。可见,这样的世道已经出现了不平等现象。

其次,畏之。 再次一等的世道畏惧君王,说明开始实行礼制。礼将人们区分为不同的等级,并试图将不同等级的利益诉求限制在一定的范围。殊不知,有了等级就要争,争则乱。为了制止争和乱,君王严刑苛法,百姓所以畏惧。

其次,侮之。 最次的世道轻侮君王,说明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首要原因,是君王不愿受到礼的约束,荒淫无度,横征暴敛,置百姓死活于不顾。当百姓无法活命时,不得不起而反抗,百姓的反抗就是对君王的轻侮。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以道治国则如四十九章所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即不区分诚信与不诚信。“信不足”的“信”字,应理解为相信而不是诚信。这两句话是说,君王对以道治国相信得不够,于是就有了不相信道的治国办法。这些办法就是上面所说的仁义道德和区分尊卑的礼,还有对百姓的残酷压迫与剥削。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本节承“太上,下知有之”而言。蒋锡昌先生说:“‘贵言’即二十三章‘希言’之谊。彼此二‘言’,均指声教法令而言。”从“声教”上说,“贵言”当如二章所说“行不言之教”,即不以违反自然的仁义道德和区分尊卑的礼教化人们。不以仁义道德和礼教化人们,人们也就不会争名逐利。这样的社会是无须治理的,君王因而闲适。这种情况,五十二章称作“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百姓皆谓‘我自然’”,是百姓把“功成事遂”看作自己如此。上古有《击壤歌》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引自《古诗源》)这是“太上”时代的写照。但百姓的“功成事遂”,也是君王“贵言”的结果。因为君王只有“贵言”,百姓才能自己如此。

“自然”一词,《老子》中凡五见,此为首次。刘笑敢先生对“自然”一词做了十分精当的解读。他说:“‘自’是自己,‘然’是如此。自然的字面意思就是自己如此,这一字面意义和它的思想意义是相通的。”“自然”是对事物存在状态的描述,亦即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今人所说的自然界。以“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道理来看,天地万物诞生之后,无所谓自然不自然。只是出现了人为的非自然的东西,才把天地万物本来的状态称作自然。可见,“自然”是与人为相对立的概念。

作为“自己如此”的“自然”,不能理解为事物的外表形态,而是指没有价值属性的事物的自然状态,以及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道生万物,本无尊卑贵贱之分。如果人为地将尊卑贵贱强加于人和物,人和物就有了价值属性。有了价值属性的人和物,就脱离了原本的自然状态。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即道的运动是反向的。因此,反向运动就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凡是人为地阻止和干扰事物的反向运动,事物的存在状态同样是不自然的。一个事物的存在状态是否是自然的,不能一概地以外部因素影响的大小来判定。外部因素来自于自然界和人。自然界的因素对一个事物的影响再大,这个事物的存在状态仍然是自然的。人的因素对事物存在状态的影响当具体分析。比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的移山填海,或者将水分解为氢和氧等科学实验,二者都属于六十四章所说的“辅万物之自然”,改变后的事物的存在状态仍然是自然的。如果以尊卑区分治国者与百姓、以贵贱区分黄金与石头,人与物的存在状态就是不自然的。以上分析也可以说明,“人为”不是人的一切行为,而是以价值观念改变事物的自然属性和违反事物发展自然趋势的行为。

“自然”既是对万物存在状态的描述,又是将道引入人事之后的一个重要概念。万物皆因区分而存在,这是自然区分。强调持守混同不分的道,并不是无视自然区分,那样人类将无法生存。把顺应自然看作持守道,是因为万物在自然状态下仍然存在着尚未区分的东西,这个尚未区分的东西就是价值。也就是说,万物在自然状态下不存在价值上的对立,是价值上的混同,而道正是以无对立的混同状态存在的。可以这样说,老子哲学的起点是道,落脚点就是自然。黄瑞云先生在解读二章时说:“一部《老子》的宗旨,一言以蔽之,曰:‘任其自然’。”可见,“自然”一词在《老子》中的重要地位。

老子主张回归自然,旨在泯灭尊卑贵贱等价值区分。如果进一步分析,人无尊卑、物无贵贱的自然状态,体现的是万物平等。本章开首所说的“下之有知”的社会,其实质就是平等。“自然”所体现的深层含义应该是平等。平等——这个为道家圣人和底层民众孜孜以求的东西,是衡量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尺度,远在民主与自由之上。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对于人类精神文明所具有的意义,都应该以促进还是阻碍平等的实现来衡量。 qDI7EMlFl2UFuiG3JZfRV0P7akwB/5jueJFk8Y3uyFtUocYcUX05/d0y5SbgzhG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