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对道的存在状态、永恒性的描述,以及如何以道驾驭万物。
视之不见名曰几 [1] ,听之不闻名曰希 [2] ,搏之不得名曰微 [3] 。此三者不可致诘 [4] ,故混而为一 [5] 。
其上不皦 [6] ,其下不昧 [7] ,绳绳不可名 [8] ,复归于无物 [9]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10] 。
执古之道 [13] ,以御今之有 [14] 。能知古始 [15] ,是谓道纪 [16] 。
[1] 几:无形象。王弼本“几”字作“夷”。范应元:“‘几’字,孙登、王弼同古本。傅奕云:‘几者,幽而无象也。’”据范说改正。
[2] 希:无声音。
[3] 搏:摸索,执持。《说文》:“搏,索持也。”段注:索持谓摸索而持之。微:隐微,此指无形体。
[4] 致:极点,终极。诘:推问,追问。
[5] 故:通“固”,原本。混而为一:混同不分,浑然一体。
[6] 皦(jiǎo):明亮,分明。
[7] 昧:昏暗,模糊。
[8] 绳绳(mǐn):不可见。高亨:“‘绳绳’疑本作‘鼆鼆’,形近而伪。《说文》:‘鼆,冥也,从冥黾声……’则鼆鼆犹冥冥矣。谓其不可见也。”名:命名,称名。
[9] 无物:此指不能称作物的混同状态。
[10] 惚恍:闪烁不定,似有似无。
[11] 迎之:迎在它的前边。之,指道。
[12] 随之:跟在它的后边。
[13] 执:执持,持守。古:从前,指事物出生之前。
[14] 御:驾驭。今之有:指现今存在的万事万物。
[15] 古始:指事物出生之前就存在的那个道。始,本始,即道。
[16] 纪:标记,标志。“纪”的本意为线缕开头的一段,置于线缕外表,作为线缕开头的标记。
看它看不见名叫“几”,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不可向终极处追问,因此它们是混而为一的。
这个混而为一的东西,上边不明亮,下边不昏暗,不可称名,复归于“无物”。这叫没有物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形象,这叫“惚恍”。
迎在前边看不见它的头部,跟在后边看不见它的尾部。
持守万物出生之前就存在的那个道,用它驾驭现今存在的万物。能够知道万物出生之前的本始,这个本始叫道的标志。
视之不见名曰几,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本节与下面两节都是对道的描述。道是个什么样子?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这三句话说明,道是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道之所以不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关键在于“混而为一”。这并不是说将“几”“希”“微”这三者混而为一,而是每句话所表述的都是混而为一。混而为一是指不存在对立。没有对立一方的界定,物象、物声、物体则无从显现。也就是说,形象无从显现形象,所以看不见;声音无从显现声音,所以听不到;形体无从显现形体,所以摸不着。
“三者不可致诘”是说,“几”“希”“微”这三者,是不可再向终极处追问的。三者之所以不可再向终极处追问,因为三者表述的都是混而为一。这就明白地告诉人们,混而为一就是终极。如此说来,宇宙万物的终极是混而为一,亦即道是混而为一。从逻辑关系上说,宇宙万物皆因对立而存在,那么这些对立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合理的回答应该是,无不是从无对立的混而为一状态中区分出来的。与“混而为一”含义相同的术语还有很多,如混成、独立、玄同、朴、无极等等。可见,老子对宇宙万物本原的解释,既不同于古希腊一些哲学家所说的水、气、火、土等具体物质,也不同于基督教的上帝。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上边不明亮,下边不昏暗,喻指道无边界。凡物之边界,皆为对立物所界定,没有边界同样是说没有对立物,所以说“复归于无物”。“无物”不是“无”,而是尚未区分为对立的“混而为一”。没有对立物界定的状态,既看不见也无名可称,所以说“绳绳不可名”。蒋锡昌先生说:“质言之,‘道’即‘物’,‘物’即‘道’也。”此说不无道理。在一章已做过辨析,万物在出生之前是以道的状态存在的,或者说道就是尚未出生的物。因为物尚未出生,也就不会呈现形象与形状。“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只是以物为摹本对道的体悟,所以说“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既看不见头部,又看不见尾部,喻指道既无开始也无终结。上面说道无边界,则道不受空间的限制;此处说道既无开始也无终结,则道不受时间的限制。可见,道是永恒的。
刘坤生先生说:“本节最可注意者,是老子在空间与时间上论述道之无限性。首尾先后,执古御今,是综合时空;进而论之,是时间无穷,空间无限。”此说甚好。但刘先生又引述《庄子·逍遥游》对大鹏的描述说:“鲲鹏以无限之体,翱翔于超时空的无限之域,此正是道的无限性的说明。……以后注家有言大鹏与小鸟一样不逍遥,可谓妄解庄子。”这就关系到对道的理解问题,需要做些辨析。《逍遥游》所描述的鲲鹏之体与翱翔之域,都不是无限的。再说,大鹏翱翔凭借的是风,有了凭借就不能说是道的体现。《逍遥游》体现道的描述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唯有无所待,即不凭借他物而存在,才是道的体现。大鹏与小鸟只是大小之别,并无本质上的不同。说大鹏与小鸟一样不逍遥,并非妄解庄子。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道不受时间的限制,无今无古。“执古之道”的“古”字,不能理解为时间上的古,而是指物出生之前。“古之道”即物出生之前就存在的那个道,即上文所说的“混而为一”。“有”指代万物,而万物都是现今存在的,所以称为“今之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是说,持守万物出生之前就存在的那个道,以驾驭现今存在的万物。如何以道驾驭万物?既然道被描述为“混而为一”,以道驾驭万物就是对万物不再做人为的区分,亦即顺应自然之意。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始”与“古之道”所指相同,皆指物出生之前就存在的那个道,这个道就是混而为一。这两句话是说,能够知道万物出生之前的本始,这个本始叫道的标志。也就是说,混而为一叫道的标志。一些学者将“道纪”解释为道的纲纪或规律,但老子只说过道的运动规律,从未说过道的规律。道的纲纪或规律是指什么?如果说是“古始”,古始本来就是指道,怎么能成为道的纲纪或规律?再说,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道不得以纲纪或规律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