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一章

章旨

本章以车、器、室为例,论述有与无的辩证关系,重在说明“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 [1] ,当其无 [2] ,有车之用 [3] 。埏埴以为器 [4] ,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5]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6] ,无之以为用 [7]

注释

[1] 辐(fú):连接车毂和轮圈的直木,俗称辐条。共:同“拱(gǒng)”,拱卫,环绕。毂(gǔ):车轮中心的一个部件,中有圆孔,用以插轴。

[2] 当:必,一定。其:指代车毂。无:指车毂的空无部分。

[3] 用:作用。

[4] 埏(shān):通“挻”,揉和。埴(zhí):黏土。

[5] 凿:开凿。户牖(yǒu):门窗。

[6] 以为利:把……作为便利。

[7] 以为用:凭……起作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环绕着一个车毂,一定是有了车毂的空无部分,才有车子的作用。揉和黏土做成器皿,一定是有了器皿的空无部分,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成房屋,一定是有了房屋的空无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要把“有”作为便利,要凭“无”起作用。

述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车子所以能致远,器皿所以能容物,房屋所以能居人,是三者的空无部分在起作用。《淮南子·说山训》说:“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以其无用者为用矣。物莫不因其所有而用其所无,以为不信,视籁与芋。”这段话形象地告诉人们,天下万物无不是以“有”为利,以“无”为用。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没有人去想过其中隐含的道理。老子发前人所未知,是其独到的深刻之处。如果推而广之,“有”与“无”的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比如,生产活动中的设备和技能,战争中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革命活动中的理论和实践等等。技能、战略战术、理论都是看不见的,却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与“无”各因对方而存在,“有”之“利”与“无”之“用”各因对方而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老子在此更加强调“无”的作用,因为“有之利”人莫不知,“无之用”人多不察。要说哪个重要,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些学者常就本章所说,论及道与“无”的关系。如止庵先生说:“形而下的‘无’就是无有,如车毂之空处、器之空处和室之空处都是;形而上的‘无’则是道。”诚如止庵先生所说,形而下的“无”是“无有”,但形而上的“无”同样是“无有”而不是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不可称名与言说的,老子只是对道进行描述。十四章、二十五章、五十六章,分别将道描述为“混而为一”“混成”“玄同”。不能说形而上的“无”是“混而为一”,是“混成”,是“玄同”。其实,在“混而为一”“混成”“玄同”的状态下,“无”还没有生出来。所以,《庄子·知北游》称道为“无无”,即道是连“无”也无有。万物(包括形而上者)皆因对立而存在,没有“无”也就没有“有”。这其实是说,没有对立才是道。 mCbLLbmAd95Z/bT0nTEtg7ZAqoHKdFhy6N9P4qRR0YXM3IrjQSM/qC9btxYcit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