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章

章旨

本章以水为喻,论述圣人顺应自然的不争之德。

上善若水 [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 ,处众人之所恶 [3] ,故几于道 [4]

居善地 [5] ,心善渊 [6] ,与善仁 [7] ,言善信 [8] ,正善治 [9] ,事善能 [10] ,动善时 [11]

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注释

[1] 上善:上善之人,即圣人。

[2] 善:顺应自然的行为为善。利万物:此指滋润万物。

[3] 所恶(wù):为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地。

[4] 几:接近,近似。

[5] 居:存心,居心。金文明《中华古汉语字典》:“居,存心。《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地:低下,喻卑下。奚侗:“《荀子·儒效篇》:‘至下,谓之地’。”

[6] 心:心胸。渊:深,喻沉静。蒋锡昌:“《广雅·释诂三》:渊,深也。”

[7] 与:交往。

[8] 信:诚信。

[9] 正:通“政”,为政。治:安定,太平。

[10] 事:做事。能:有才能。

[11] 动:行动。时:时机。

[12] 尤:过失。

译文

上善之人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洼的地方,所以近似于道。

圣人顺应自然所以存心卑下,顺应自然所以心胸沉静,顺应自然所以交往无不仁爱,顺应自然所以说话无不诚信,顺应自然所以为政安定,顺应自然所以做事有才能,顺应自然所以行动能把握时机。

正是因为圣人不争,所以没有过失。

述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善”字冠以“上”,应看作至善。至善则无不善,这是说圣人。“水善利万物”的“善”字,多数学者解释为善于。水无意识,以善于解释“善”字,显然是不合适的。用作状语的“善”字,《老子》中有三十一处之多。如何理解此类“善”字,是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奚侗说:“所有‘善地’以下七‘善’字,与‘善利万物’‘善’字同,皆顺其性之自然也。”奚说甚是。“水利万物”是其自然属性,并非有意如此,这是说物。但书中的“善”字多用于人。对于人的行为来说,“善”字不仅指顺己性之自然,也指顺物性之自然。王弼于二十七章注“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等,即将“善”字解释为“顺物之性”。但凡“善”字用作状语时,皆在说明主体的行为是顺应自然,而顺应自然也是持守道。也就是说,唯有顺应自然或持守道,才可以称作善。“善”字用作定语时,情况较为复杂。是解作善良,还是解作顺应自然,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利万物”,是指水滋润万物,“不争”是指水不与万物争高洁之地。其中的“善”字说明,“利万物”与“不争”皆为水的自然属性,并非有意如此。二者都是人的看法,水自身则无所谓利还是不利,也无所谓争与不争。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如果水意识到利和不争,就会出现不利和争的一面,那就不值得称道。

为什么说水近似于道?从“利”上说,道生产万物并维持着万物的存在;而水滋润万物。从“不争”上说,道是“独立”的,与万物没有对立关系,无所谓争;而水处于卑污的地方,不与万物争高洁之地。不被人们注意的是,水利万物和不与万物相争,同道一样都是无意识的自然而然。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奚侗说:“河上及苏辙以此七句属‘水’说太凿。”奚说是。本节的主语承上文而省,仍为“上善”。“七善”是对圣人顺应自然的描述。

前五句中的“善”字,表示圣人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即不以价值观念区分事物。先说“仁”与“信”。仁与信皆为价值观念,是道家圣人不会有的。但有了“善”字的限制,说明仁与信皆出自本性,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意识不到仁与信,说明没有不仁与不信。这其实是说,圣人是不分仁与不仁、信与不信的,只是变了个说法。圣人存心卑下,不以尊卑区分自己与百姓;心胸沉静,不以仁义道德和礼实施教化。以上四者皆为顺应自然。圣人顺应自然,所以为政安定。这个意思,三章称作“为无为,则无不治”。

后两句中的“善”字,表示圣人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亦即事物的反向运动。圣人顺应事物的反向运动,所以做事有才能,行动能把握时机。前者如六十三章所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即解决难事与做大事,要从易事与细事着手。后者如六十四章所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即在问题尚未出现、祸乱还未发生时,就要防范治理。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由道的本质属性所决定。道是一个无对立的存在,无物可争,无物与之争,顺应万物之自然。圣人遵循道,也像道那样顺应自然。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则无名利可争;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不争也会成功。既不争名利,又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所以没有过失。可见,老子所说的“不争”,是指不争名利与刚强,并非什么也不争。如后文说到为反抗侵略的不得已而用兵,就是在争。不得已则顺其自然,与违反自然的争名利、争刚强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 R2HTtgZIBVADLCujU1zGyq5qImZ/TXAjt7QDPWhT/IVbpapAEP1SB1NNUiLUC8/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