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前,农业出版社约我翻译尤·李比希名著《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准备在他逝世100周年——1973年出版。后因“文革”耽误了十多年。
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
首先涉及对李比希及其学说的评价问题。马克思说:“李比希的不朽功绩之一,是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阐明了现代农业的消极方面。” 这本书的价值,正如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评论过的一样:“一百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化学文献,在农业科学的革命方面,比这本划时代的著作起更大的作用。”这本书所阐述的“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定律”“最低因子律”以及“无机营养元素循环”等等理论,深刻地揭露了大田生产的自然规律,直到现在还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李比希的许多名言,他在农业上卓越的见解,对于我国的农业建设,对于我们总结农业生产的历史经验,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会有许多中肯的帮助和启发。
任何一个革命性的科学理论,都会引起许多争论。李比希的学说也不例外。一百多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围绕着李比希的许多观点展开了各式各样的论战:有的支持、赞成李比希的论点;有的继承、发展了李比希的学说;有的根据李比希的原理成功地应用到实践中去;也有的抓住李比希学说中某些糟粕的东西企图全面否定李比希的成就。在我国同样也有许多议论,有的虽然没有阅读李比希的任何著作,也对李比希进行这样和那样的指责;有的甚至把“报酬递减律”也加在李比希的头上加以批判。为了使我国读者全面了解李比希的学说,从而吸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所以把《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翻译出来,介绍给读者,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李比希的成就,当然不仅限于植物营养、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具体结论。对我们科学、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我们要特别学习他的治学精神,研究他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李比希非常重视实践,重视调查研究,重视农民经验,重视科学资料。他善于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大量分析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成功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例如:他从植物灰分成分的分析结果,概括出无机营养理论,又成功地引导出“归还的原理”;从灰分元素的角度,把植物、土壤、耕作层、休闲、轮作、饲料、畜牧、厩肥等部门联系起来考察,从而发现植物营养循环体系,把农业生产看成互相依赖的统一整体,成为综合研究农业的重要依据。
正因为这本书对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国农学界、土壤学界、农业化学界、经济学界许多专家教授一致主张把它译成中文出版,有的还为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心血。著名农业科学家金善宝教授、农业化学家李庆逵教授特地为这本书的中译本撰写序言;土壤学家侯光炯、张乃风、陈华癸、高惠民、叶和才等教授对这本书的翻译与出版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与支持。特别要提出的是农业经济学家陈道教授,以及已离开我们的耕作学家孙渠教授对本书的翻译工作更是积极支持,并且就其中的问题同我多次展开讨论。
在翻译过程中,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副教授陈文新同志与我密切合作,除了帮我审校、核对部分章节外,还抽空翻译“肥料”一章以及全部“注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范云六同志,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马祥同志,就本书原文内容和译文中的问题和我多次讨论、反复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这个中译本弄得好一点。虽然如此,由于我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指正。
刘更另
1982年7月
李比希早就敏锐地看到他那个时代的问题所在,他在该书第七版序言中无情地揭露说:“现在的农业是一种掠夺式的农业。”世界农业发展到今天,与李比希时代相比,无论从规模上、从品种上、从经营方式和技术方法上,都有许多不同。但粮食危机是困扰世界人民的共同难题,这一难题只有依靠搞好农业来解决。
而我国的传统农业却得到李比希的高度赞赏,李比希在这本书里写道:
“在中国,在面包和小麦的商品后面,任何一个商品也没有像肥料商品那样扩散得如此广泛。在穿过街道的重要的交通线的笨重的大车上,每天从城里把这些物质运送到各地去。每个劳动者早上挑着自己生产的产品上集市,晚上用竹扁担担着满桶肥料回家。……除水稻以外,中国人施肥不是满田撒,而是集中施到每棵植物的跟前。”
李比希花了很大的篇幅阐述中国农业的这些经验,说明农业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应该把土壤、作物、牲畜和人的生活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耕作业、种植业、饲养业、沤制业结合起来;把植物生产、动物生产、有机肥料生产结合起来。我们只有把作物残渣归还给土壤,把劳动力集中在土壤肥料上面,这样使人们了解作物、土壤、肥料的相互关系。从数量上、质量上提高农产品,并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
鉴于此,再版李比希的《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对我国当下的农业生产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
写于北京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