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天可汗

唐太宗不止一次谈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朕端拱无为,四夷咸服”。 把“华夏安宁,远戎宾服” 作为致治的两个主要标志。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是与唐太宗接受群臣意见,有步骤地解决边疆问题,并且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分不开的。正如太宗在贞观二十一年所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这是贞观君臣共同努力的结果,唐太宗说得很明白:“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

北朝后期,北方的突厥贵族利用北齐和北周分立的局面,经常进行军事骚扰,乘机进行掠夺,并向齐、周进行勒索。隋文帝以重兵打败突厥,促使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臣附于隋。隋末唐初,东突厥强大,北方各支武装势力,如窦建德、薛举、刘武周都向突厥称臣。突厥授予他们可汗称号和狼头纛。隋灭亡后,东突厥支持北方各割据势力,阻挠唐的统一。唐削平割据山西的刘武周以后,突厥更经常南下骚扰,俘掠人口,破坏生产,并威胁唐的首都长安。

武德九年(626)八月,唐太宗刚即位,突厥颉利可汗以为唐太宗兄弟争位,政局不稳,有机可乘,领兵十余万南下,一直到达渭水北岸距长安只有四十里的地方。唐太宗看到突厥人马虽众,但部队散漫,估计此来是想乘机勒索,又考虑到自己刚刚即位,国家未安,百姓未富,如果进行战争,会造成巨大损失,于是决定和平解决。他接受李靖的建议,亲率大军到渭水与突厥对阵,又派李靖带兵埋伏在突厥军的背后,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然后轻骑独出,单独与颉利可汗进行了会谈。颉利可汗看到唐朝政局稳定,又得到大量金帛,便与唐订盟约和而退。

突厥退走后,不断有人向太宗建议“耀兵振武,慑服四夷”。魏徵则主张“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唐太宗接受魏徵的意见,致力于生产的恢复和内政的修明,同时密切注视草原上形势的发展,并加紧训练军队,亲自带领士兵在殿廷进行操练。突厥在颉利可汗统治下,政治日益败乱。铁勒及北边各部多叛突厥而归薛延陀,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当。唐太宗册拜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薛延陀站到唐的一边。铁勒各部的反叛又加深了突厥内部的矛盾。突利可汗因兵败受到颉利可汗的责罚,投归唐朝。突厥境内的汉人也所在啸聚,保据山险。唐太宗看到时机成熟,于贞观三年十一月派李靖、李(即徐世)率兵分道出击突厥。次年二月,击破突厥,俘颉利可汗。

唐破突厥后,贞观四年三月,西北各族君长请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高兴地说:“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和各族君长皆高呼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册立其后嗣焉。临统四夷,自此始也。” 这样,唐就取代了突厥对西北各族的统治,唐太宗也以天可汗而成为西北各族的最高君长。

西边情况则颇有反复。唐朝初年,“禁约百姓不许出蕃”。贞观三年玄奘西行取经,过武威后便必须昼伏夜行。在玉门关到伊吾(今新疆哈密)之间的戈壁滩上,玄奘迷失道路,水袋又失手打翻,被困了四夜五天,险些丧命。这是因为当时新疆地区控制在西突厥手中,唐和西突厥还处在对立状态。玄奘犯禁西行的第二年,唐打败了东突厥,伊吾(今新疆哈密)归唐,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王麹文泰入朝。“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 中西交通的通道初步打开,丝路交通重新恢复。不久高昌又在西突厥的支持下,东击伊吾,西破焉耆,阻挠西域诸国与唐交通。贞观十四年唐攻占高昌,以高昌之地为西州,以原为西突厥所据的可汗浮图城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并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守。这时唐在西域的势力,西至焉耆。 龟兹、于阗、疏勒(今新疆库车、和田、喀什)等地仍处在西突厥的控制之下。西突厥内部矛盾重重,各部互争雄长,无力严密控制各国。因此,西域各国一方面臣于西突厥,同时又与唐建立了朝贡关系。贞观十八年玄奘西行返国,到达于阗后,国王即遣高昌人马玄智随商旅奉表入朝,唐太宗命于阗等国派人和驮马把玄奘护送到且末。玄奘得以顺利地到达敦煌。

贞观二十二年,阿史那社尔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率唐军攻破龟兹。西突厥、于阗、安国争送驮马军粮。同年,唐把安西都护府从西州迁到龟兹,统焉耆、疏勒、于阗和龟兹四镇。从敦煌、且末、于阗越葱岭而西的丝绸之路南道和出玉门关经西州、疏勒越葱岭而西的丝绸之路中道可以通行无阻,唐与西方的交通更加畅通。

唐在西域的统治主要依靠各族酋长。安西四镇所驻的军队不多,唐在西州只驻守了千余人;破龟兹后,立叶护为王,亦未派军队戍守。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以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以鼓纛。次年二月,置瑶池都督府,隶安西都护,以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委以招讨西突厥未服者和统治北疆的重任。

不久,东北地区原来隶属突厥的契丹及奚、室韦等十余部也都内附于唐。

对于南下的突厥人,唐太宗把他们安排在东自幽州(今北京市),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南)的广大土地上,又在原突厥境内设立都督府,由突厥贵族任都督,统领突厥之众。还有许多酋长到朝廷担任将军、中郎将,成为皇帝的宿卫官。当时入居长安的突厥人近万家,担任五品以上官的有百余人。

对于隋末没于突厥的汉人,唐太宗也没有强令送还,而是派人以金帛赎回,共得男女八万口。

贞观八年,吐谷浑进攻凉州(今甘肃武威),威胁河西走廊,影响丝绸之路的交通。唐太宗派李靖、侯君集打败吐谷浑,以原可汗伏允子慕容顺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顺为部下所杀,子诺曷钵立,唐以其为河源郡王。贞观十三年诺曷钵入朝,唐太宗把宗女弘化公主嫁给他。唐的这些措施对于进一步稳定西域形势,保护丝路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7世纪初,吐蕃统一了西藏高原。贞观十四年,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派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向唐请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第二年正月,命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亲至柏海(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迎接。从此,唐蕃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关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不断得到发展。吐蕃的贵族子弟被派到长安国子学学习。内地许多擅长养蚕、酿酒、制造碾硙和造纸、制墨、制笔的工匠也被派到吐蕃传授技艺。

唐朝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上民族隔阂不深。北周、隋和唐初的统治集团都是胡汉结合组成的。唐太宗的祖母、母亲和妻子就都是鲜卑贵族。唐太宗本人曾与处罗可汗之侄突利可汗结为兄弟。因此,唐太宗对各民族没有多少歧视的心理。在击败突厥、吐谷浑后,唐太宗没有惩处其首领,也没有将其男女没为奴婢,并继续让突厥、吐谷浑贵族统领其部落。对于南下的突厥人和入朝的突厥贵族,也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唐太宗所实行的民族政策是比较开明的。

唐朝初年,高句丽仍跨鸭绿江两岸。居住在辽东的高句丽人从事农业。高句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杀高句丽王建武。贞观十七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攻打新罗,新罗请唐救援。唐派使臣劝阻,高句丽莫离支泉盖苏文不从,唐太宗乃以此为借口,下令攻打辽东。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就曾以泉盖苏文杀害高句丽王作为借口,亲征辽东。三月,他在定州对侍臣说:“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 因此,他虽然同时派张亮泛海趋平壤,而主攻方向还是放在辽东,进一步完成统一的意图是很明显的。这是从隋文帝开始,最高统治者的一个追求。贞观十九年,李帅军从陆路,张亮帅舟师从水路,分两路进攻高句丽。唐太宗亲自到辽东前线督战。高句丽人民据城坚守。唐军在攻下辽东、盖牟后,与高句丽军民相持于安市(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城下,虽然运用了巨大的攻城撞车和可将三百斤的巨石抛于数里之外的抛车等最新武器,自六月二日至九月十八,历时三月,仍不能攻下。东北冬天来得早,天寒粮尽,草枯水冰,人无粮,马无草,唐太宗只好撤军。

贞观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唐太宗又根据朝臣们的意见,两次派偏师泛海到高句丽进行骚扰,令其疲于奔命,农时荒废。高句丽困弊,唐太宗认为时机成熟,准备发三十万兵,一举击灭高句丽,并下令在剑南道伐木造船舰。这时正好唐太宗去世,唐对高句丽的战争暂时停了下来。

正当唐朝集中力量进攻辽东的时候,漠北原已臣属于唐的薛延陀乘机到河套骚扰。唐太宗于贞观二十年,派江夏王李道宗等分道击灭薛延陀,又派李招降原来服属于薛延陀的铁勒诸部。九月,唐太宗亲自到灵州。敕勒诸部俟斤遣使相继诣灵州者数千人,咸云:“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在敕勒各部设立瀚海府等六府、皋兰州等七州,各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回纥等部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道,称为参天可汗道。置邮驿六十六所,以通北荒,驿站备有马及酒肉以供往来使人。四月十日,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大都督府司马李素立为都护,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隶焉。

天可汗的观念,既是草原各部和绿洲国家由于国小分散,彼此纷争,因而总是要依附一个强大的汗国,以保持自身的安全和地区的稳定这样一个传统的继续;也是西北各国对唐心悦诚服的表现,并不都是以武功造成的。当时唐在这些地区设置都护府,统领由各族人担仼都督、刺史的羁縻府州。在唐的维系下,各国间的争执,固然由天可汗裁决,就是唐遇有战争,亦可征发各国军队。开元二十九年,石国国王伊吐屯屈勒遣使上表,对唐朝皇帝仍以天可汗相称。并请求天可汗讨伐于西为患的大食。“讨得大食,诸国自然安贴。” 天宝四年,曹国国王哥逻仆罗上表自陈,曾祖以来,“奉向天可汗忠赤,常受征发”。请求“将奴土国同于唐国小子。所须驱遣,奴身一心为国征讨”。 pLOyCI5pR83X0cM8iivy1anUXkcarZWD4LCWLM4/9Kv6kFvhXc2dtVX3hvg97r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