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modality)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情态的概念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时期,之后不断发展。其间各种理论框架竞争并存,情态的概念也成为争议的焦点。传统语法、语义学、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符号学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等从各自不同角度对情态进行研究并取得可观成果(Jespersen, 1924; Lyons, 1977;Radford, 1988; Halliday, 1985/1994; Talmy, 1988; Sweetser, 1990; Langack-er, 1991a; McGregor, 1997; 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 2014),而英语情态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重心。
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情态就成为哲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Perkins, 1983)。亚里士多德是最先提出模态(modal)逻辑概念的哲学家之一。他讨论的核心是必要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模态逻辑的基础。“情态”这一概念虽然由来已久,却仍众说纷纭,争议不断。它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在分析中应用此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个主要的解决方案是用一组分别定义的更具体的语义范畴界定,至多提及这些具体范畴共有的一些特征。情态研究领域涉及面广泛,存在许多对立的观点,这也显示情态总范畴下语言现象与理论框架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