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引 言

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有何联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语言学派的重要分歧所在。功能主义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简称SFL)构建功能语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词汇语法和语义之间的一致关系,主要体现为图式(figure)、命题(proposition)或提议(pro-posal)、消息(message)与小句(clause)之间的映射对应(Halliday& Matthiessen, 2004)。但语言的语法单位和语义单位之间不仅有常规的一致映射,还存在语法单位和语义单位之间实现关系的重新联接, SFL将其界定为“语法隐喻”。

在语法隐喻范畴下,Halliday(1985/1994)首创性地对超越小句表达情态的各种变体之语言事实做出理论阐述,提出情态隐喻范畴统称,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大突破(胡壮麟,2000;封宗信,2011)。通过在情态系统中选择显性主观或客观取向,说话人明确地表明情态评价的来源:或为说话人的主观判断,如“I think ...”;或是所谓客观的,如“it is likely ...”。这种关于情态隐喻的阐述集中了反映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也就是人们在语言系统中所进行的选择是基于功能而进行的有动因的活动。

系统功能语法强调情态隐喻是情态的系统网络中基于交际和社会交往功能动因的选择。现有文献多是从人际功能角度结合示例的定性阐述,关于情态隐喻还有一些重要问题不甚明了:①除了作为情态系统的不同选项,情态隐喻的表现形式在组合结构上呈现何种词汇句法特征?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征?②除了情态功能上的显性和隐性取向之分,情态隐喻式与“一致式”在语义上是否存在差别?有何联系?若有异同,其产生的动因和机制是什么?情态隐喻在语言结构描写与解释充分性上亟待完善。

为了进一步阐明情态隐喻这一复杂现象,本书不囿于系统功能语法,另辟蹊径,从认知构式理论视角,一方面充实情态隐喻组合维度的描写,另一方面丰富对情态隐喻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及其互动的阐述。本章为绪论,除引言之外主要有三个部分:介绍研究对象、陈述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说明本书的章节安排。 qohO0WlAqLg/9dvxJUIAC9ISl3fkEFb0LoOgc2OShJf42i8nUf/IZB2eBmXhEE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