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情态与主观性

2.5.1 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

情态范畴常见的一对维度是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Lyons, 1977;Palmer, 1986)。大多数学者试图将这一维度与不同的表达类型联系起来,但并未就此达成一致(Nuyts, 2006)。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的区别仍不是十分清楚。

主观性认识的一个起点是Lyon(1982∶102)对主观性的定义:

The term subjectivity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natural languages, in their structure and their normal manner of operation, provide for the locu-tionary agent’s expression of himself and his own attitudes and beliefs.

术语主观性是指自然语言在其结构和一般运作模式中提供讲话者表达自己及其态度和信念的方式。

主观和客观情态之间的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认识情态;认识情态与通过人类理智法则理解世界有关,表达讲话者就所说内容真实性表态的程度或性质,这大致与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的概率和频率情态类型相对应。Lyons(1977)认为,客观认识情态表达就所考虑的事态真实与否在客观上可衡量的几率,而主观认识情态涉及的是关于真实性的纯粹主观猜测。主观认识情态可用讲话者言语中 I-say-so 成分所含的讲话者限定来描述。与之相对,客观情态可以被描述为具有一个表达就所考虑的事态真实与否在客观上可衡量的几率的 it-is-so 成分(Lyons, 1977; Nuyts, 2006)。尽管Lyons的探讨观察敏锐,但仍需进一步澄清才能透彻说明主观和客观情态之间的差异。

主观性的维度不限于认识情态。Lyons(1977)认为它也适用于道义情态。Lyons对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界定还加入了形成判断的言据性的不同。Heltoft(2005∶86)从“情态因子定位”(modal factor position)的角度考虑主观性:主观性指话语中情态因子在于讲话者,而客观性是指话语情态因子不在于讲话者。

Lyons没有给出情态主客观类型和情态副词与情态形容词形式类型之间的关联,Hengeveld(1988)则提出它们之间有关联:他认为情态副词常常表达主观情态,情态形容词表达客观情态。然而,关于情态副词和形容词的主观性/客观性属性,观点不一。例如,Perkins (1983)认为两者都表示客观情态,而Watts(1984)认为两者都表示主观情态。这些争议说明主观和客观情态之分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5.2 主观性和互为主观性

与Lyons(1977)不同,还有另外一种界定情态表达式主观性程度的方式,即取决于谁对情态评价负责。由此区分主观性与互为主观性。根据Nuyts(2006),主观性适用于评价发表者表现出他或她自己对评价的责任。他倾向于把客观一极阐述为互为主观性,后者适用于评价发表者为更广泛的人群,包括他(她)自己和听者。因此,第一人称主语是主观性的标记,非人称主语为互为主观性的标记:

(8) a. I think they have forgotten to take the key.(主观性)

b. It is quite probable that they have forgotten to take the key. (主体间性)

这个维度似乎系统体现于认识情态和道义情态以及意愿态度,但不包括动力情态。

总的来看,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义学中的情态研究十分关注主观性和互为主观性的概念(Coates, 1983; Langacker, 1985, 1999b; Traugott, 1989, 2006; Narrog, 2005b)。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有许多围绕主观性和互为主观性的研究。当前有关主观性的语言学理论建构方面有两大代表人物:Langacker和Traugott,他们根据各自的理论框架,将其扩展到主观化。两者都将情态动词作为主观化和语法化的典型例子。

Langacker(1991a)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概念界定为视角(perspective)的一个层面。此外,主观性/客观性通常是程度的问题。一个实体被置于台上作为焦点观察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是实体的客观识解;当其仅仅充当情景的观察者时最具主观性。Langacker关注事件和事件参与者的作用,分析的材料常基于与同一事件相关的共时结构式及其比较。他把从某实体的客观识解向更主观识解的转换定义为主观化。

Langacker(1990, 1991a, 1998, 1999b, 2003)阐述了情态动词主观化观点。他参考了Talmy(1988),Sweetser(1990)和Johnson (1987)关于情态意义的力动态模型并融入他自己的研究。Langacker (1991a∶334)将英语情态发展归纳如下:现代英语情态的演变“主要为逐步主观化”(primarily a matter of progressive subjectification)。英语中的情态表达式历史上源于主动词,具有纯粹的客观意义,但在力动态观照下指示某种力量,即一旦被启动就趋向于引发过程发生的“物理或心理的力”(a physical or mental force)(同上∶333)。关键的演变在于抽象的有指向的力量的概念失去凸显地位,力量的来源不再是语法主语,而是被隐性主观识解。来源可以是讲话者或语境中的其他个体,也可泛指某机构。由此产生的表达式成为情境植入述谓结构。

在过去近十五年来,一些认知语法理论框架的追随者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Langacker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修订建议。

与Langacker不同,Traugott的路径是基于历史证据的。Traugott (1995,2006)的研究路径从基于意义产生于讲话者、受话者和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传统语用学意义观发展而来。主观性是讲话者与意义的关联,互为主观性是讲话者—受话者关系与意义的关联。因此,表达主观性和互为主观性的语言标记可通过其主要的语义或语用意义来界定,分别指讲话人的态度或观点和讲话人对受话人自我形象的关注。主观化是主观性的历时对应物,也是讲话人编码和调控态度和信念扩展意义的机制。

认识情态意义的演变被看作是情态意义主观化的典型案例,这是因为Traugott & Dasher(2002)和Narrog(2010)等学者普遍把道义>认知(deontic > epistemic)的演变作为意义越来越趋向于主观的引证。根据Traugott(1989)的观点,随着意义变得越来越基于讲话者对命题的主观信念或态度,情态词获得主要聚焦于讲话者信念和认识状态内心世界的认识语义。

总体上看,语言可以说是带有主观性的,因为任何词汇或语法资源的选择都经由讲话者(作者)。为了与这个一般意义上的主观性区别,De Smet & Verstraete(2006)依照Halliday & Hasan(1976)和Halliday(1985/1994)关于语言元功能的分类,区分出两类“语义主观性”——概念主观性和人际主观性。前者描述的是内容处于讲话者对事态的主观态度或信念状态之中;后者既涵盖讲话者的态度和判断,又包括讲话者与对话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概念主观性和人际主观性在句法行为上有不同表现。

Traugott(2010∶31)认为,Halliday的“人际”(interpersonal)概念包括诸如情态之类的主观和互为主观的元素,而他的“概念”(ideational)和“人际”术语可对应在一个连续统的“非/较少主观”(non-/less subjective)和“主观—互为主观”(subjective-intersubjec-tive)。一个言语行为的语境不仅涉及说话者,还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它既是主观的又是互为主观的。

总之,主观化的理论研究中,Traugott基于历史实据的方法与Langacker的概念语义视角互为补充(Evans & Green, 2006; Narrog, 2010)。同时,在连续统内涵意义上的主观性和相互主观性术语也是对二元对立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修订与发展。 BwzTMpRUkQIq7lznP33R7ux/Ejf3ssXfO5Bm2A9iAef157L/shPuSVt1YAovEF6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