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夏商(前2070—前1046)

第一节
夏朝

(前2070—约前1600)

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夏传子,家天下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为害。尧命夏族首领鲧(gǔn滚)治洪水。鲧用筑堤防的方法治水无功,被代尧行政的舜杀死。舜又命鲧之子禹治水,禹姒姓,“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用疏导法治水,导小水入于川,导川水至于海。不仅消除了洪水,还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舜即帝位,后举禹为他的继承人。禹即位,国号夏,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 。其疆域包括今河南中部、北部和山西南部。禹年老,曾选东夷族的一位首领益为继承人。但禹死后,禹之子启夺得帝位,并杀掉益。从此,中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结束,帝位“世袭”制开始。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国家机构 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是由氏族贵族转化而来,是剥削和压迫阶级,国王是奴隶主阶级的最高政治代表,以父系家长制身份君临天下,用“君权神授”的谎言以欺骗人民,统治人民,因之称为“天子”。国王之下有“百吏”,主要官吏有羲氏、和氏,掌政教和农业;有牧正、庖正、车正等,分掌畜牧、膳食、车服等事;六卿掌军事。又有法律和刑罚,著名的监狱叫做“夏台” ,用于镇压罪犯。上述机构组成为夏朝的国家机器,其主要职能是为奴隶主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而管制、镇压奴隶大众。但是国家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必然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从理论上说,其作用应一分为二。除上述的消极作用之外,也有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在社会上升的时期,其积极的一面更是主要的。在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时,其对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抵御外来侵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夏朝王系表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 夏朝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所有权由原属于氏族公社或农村公社而转向属于国家。原来的氏族或村社的一般成员这时转变为奴隶身份,在官府或贵族们的指挥下从事劳动,接受“贡法”剥削。《孟子·滕文公上》曰:“夏后氏五十而贡。”夏后氏即夏朝。这是说每户奴隶领种公田五十亩,以五亩的产量为贡赋,即“什税一”。当时的主要农具为木器和石器,有木耒耜、石铲、石镰、石斧、石刀等,此外还有骨铲、蚌镰、蚌刀及少量青铜刀等。

手工业 夏朝的手工业已相当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青铜手工业。青铜是铜、锡合金。在制作青铜器时,先用细泥制成器范,再以木炭为燃料,用陶制的坩埚冶炼铜、锡矿石,再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就铸成青铜器。铜和锡一起冶炼,熔点低,合金硬度高。根据器具用途的不同,铜与锡的配合比例也有不同。青铜铸造技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发明。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结束了野蛮时期,进入文明时期。古文献对夏代已有炼铜业的记载很多。在二里头文化中发现的属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中有礼器、兵器、工具、乐器和装饰品等。其数量虽不很多,但在种类方面,已几乎占有了中国青铜时代的铜器类别的大部。礼器有爵、斝、盉、鼎、觚等,兵器有戈、戚、镞等,工具有锛、凿、刀、钻、锥等 。制陶业也有进步,器型有觚、爵、角、斝、盆、鬲、瓮、甑等。此外,还有玉器制造业,所制玉戈、玉琮、玉版等,技艺水平都很高。

夏禹像(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画像石)

夏桀以女人当坐具(武梁祠东汉画像石)

三、夏朝的灭亡

夏朝共传14世、17君,历471年。最后的国王名桀,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生活奢侈腐朽,筑倾宫、瑶台以享乐,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阶级矛盾尖锐。当时人民咒骂说:“时日(桀)曷丧?予及汝皆亡。” 这时东方夷族的一支为商族,日益强大。商族首领汤率兵伐夏,大败夏桀,桀逃到南方死去,夏亡。

复习思考题:

*1.夏朝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

2.夏朝已具备哪些国家职能?应该怎样认识阶级社会中的国家机器?

重要名词:

*禹*启 夏桀 夏台

参考书:

1.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贰〕一。

2.《史记》卷二《夏本纪》。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第二节
商朝

(约前1600—前1046)

一、商朝的建立

商族的兴起 商族长期居住在黄河下游地区。传说有娀(sōng松)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燕子)卵而生契(xiè谢)。契是商族的始祖。此时的商族大约以玄鸟为图腾,并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就是记述并歌颂这一故事。契曾协助禹治洪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教化,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以子为姓。契传十四世至汤,势力强大,建立了早期的国家,以伊尹为相,以亳(今商丘)为国都。此时,商臣服于夏。

汤建商朝 夏桀统治时期,政治黑暗腐朽,诸侯互相攻伐。商汤乘机灭掉了一些亲夏的诸侯国,举兵西向伐夏。《孟子·梁惠王下》说:当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可见汤伐夏是很得人心的。夏亡,商朝建立。商以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为中心,其势力所及,西到陕西西部,北到河北北部,南到湖北和湖南北部,东到海滨。《诗·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西方的氐族、羌族亦臣服于商。

盘庚迁殷 商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屡有洪水为灾,国都一再迁徙。从汤至阳甲时,迁都五次;又贵族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之事,国力一度衰弱。阳甲之弟盘庚立,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 ,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朝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未再迁都。

商迁殷后,政治有所改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武丁统治时期,国力很强盛。曾北伐鬼方,西南伐荆楚,都取得胜利。《诗·商颂·玄鸟》:武丁时,“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指今东边的黄海,北边的渤海,西边的青海湖,南边的云梦泽(今洞庭湖一带)。

商朝王系表

国家机构 商的国家机构比夏朝更加完善。主要表现在官制、军队和刑罚三个方面。商王是最高统治者,独揽大权。亦实行“家天下”制度,王位世袭,或传子,或传弟。王之下设相,也叫做冢宰,是百官之长,辅佐商王以统治全国。相之下有小耒昔臣、耒昔臣、小众人臣等,管理农业生产:有工、多工,管理手工业生产;有卜、史、巫、尹等,为卜筮、记事之官;有马、射、多射等,为统领军马征战之武官。商朝的军队庞大,有一定的编制。据甲骨文记载,商王一次出兵三千或五千人,有时多达一万三千人。又记载商王编军队为左、中、右三师,士兵主要由平民组成,有时也有奴隶在内。商朝的地方政区是以原有的部落或方国为单位,一般称作邑或方,以其头人为方伯,统治地方。后代称作诸侯。

商朝的监狱很多,刑罚很残酷,这是奴隶制度发展的反映。甲骨文中有“幸”字,作“ ”,象桎梏;有“執”字,作“ ”,象一人双手带梏。有“囚”字,作“ ”,象有人被关押在监牢中。商有《汤刑》,为成文法,刑罚很残酷,有肉刑、死刑和流放等。死刑有剖腹、脯醢(fǔhǎi甫海)、炮烙等。

商朝奴隶主贵族依靠这样庞大的国家机器对广大奴隶和平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二、社会经济

商朝在生产力仍很低的情况下,用奴隶制残酷的强制手段进行生产,并使农业和手工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更大规模的分工,从而推动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这在当时是合理的、必要的。

农业 商朝亦实行土地国有制,广大农业劳动者是奴隶身份。商贵族对农业奴隶的剥削有两种方式。一为在邦畿(京城地区)附近用直接剥削的方法,即商王或其臣属驱使众多的奴隶在商王经营的田地上进行集体耕种。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 (xié协)田”的记载。“众人”亦称“众”,是农业奴隶之称。“ 田”就是奴隶们集体耕作。奴隶们使用的农具主要是用木、石、兽骨、蚌壳等制作的,有耒耜、石镰、石犁、石铲、骨铲、骨锄、蚌镰等。木制耒耜用于掘土。在殷墟遗址中发现有木耒的痕迹。还在一个窖穴内发现四百多件石镰和七十多件蚌器,这似是一个农具仓库,是供奴隶们集体劳动时使用的。在安阳和洛阳等地的考古工作中发现有少量的商代铜铲、铜䦆、铜锸等,此类工具造价昂贵,数量不多,不是普遍使用的。二为在邦畿之外用“助法”剥削。《孟子·滕文公上》曰:“殷人七十而助。”助,借民力助耕公田。就是每户奴隶领田七十亩为私田,另外为官府贵族义务耕种公田七亩,其剥削率亦为“什一”。所用农具为奴隶们私有。

青铜铲(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甲骨文中的田字作田、 、囲等形,每一个方块表示一个耕作单位,纵横线表示阡陌或水渠,这是一个象形文字。当时的主要农作物有禾、黍、麦、稻等。

手工业 商代的手工业劳动者为奴隶身份,都是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技术队伍,因之技术提高很快。代表性手工业为青铜铸造业,此外还有制陶业、制骨器业、纺织业、木工、石工、玉工、漆工、酿酒等业。

商代的青铜业有飞跃的发展,不但产量大,工艺水平也很高。仅在殷墟一地出土青铜礼器就有数千件之多。礼器以酒器为主,有爵、角、斝(jiǎ甲)、盉(hé禾)、觥(gōng宫)、卣(yǒu酉)、尊、壶、彝(yí夷)、罍、觚(gū孤)、觯(zhī支)等。文献记载,商朝贵族嗜酒成风,此说可信。此外,还有鼎、甗(yǎn演)等蒸煮器,簋(guǐ鬼)等盛食器,盘等洗濯器。青铜还大量地用于制作兵器和生产工具。主要兵器有戈、矛、斧、钺(yuè月)、镞、刀等,主要生产工具有刀、锥、斧、锛、铲、凿、钻、针、鱼钩等。此外还有车马器和乐器。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很高,尤其是礼器,造型美观,纹饰精巧,是水平极高的工艺品。兵器和工具大多质坚刃利,使用方便。其铜、锡合金比例,据有关部门对部分青铜器的分析,认为基本上符合科学要求。如在安阳殷墟发现的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锡铅合计14.43%。这个比例是符合铸造青铜容器硬度的要求的。硬度要求高的工具和兵器,锡的比例要更大些。铸造青铜器时,要有制模、翻范、熔铸等工序,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进行分工合作。商代熔铜坩埚一次约能熔铜12.7公斤。司母戊鼎通耳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32.84公斤 。如铸造这样一件大鼎,就需要70多个坩埚。如果一个坩埚配备3至4人,就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在安阳小屯附近发现的商代铸铜遗址的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当是符合需要的。

商代除一般泥质陶器之外,还出现了用高岭土(瓷土)制作的白陶,质地坚硬,色泽皎洁,刻镂精美,工艺水平极高。还有一种原始瓷器,也是用高岭土制成,表面涂以青釉,质地坚硬,吸水性很弱,烧制的火候在1200℃左右。原始瓷是当时奴隶们的又一伟大创造。

纺织业中有麻纺织和丝织业。麻纺织已很进步,丝织业进步更大。在殷墟发现的丝绸残片,有平纹、花纹。平纹组织的经纬线大致相等,每厘米有30至50根。从花纹组织来看,当时可能已有了简单的提花装置。

漆器业已相当进步。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发现的一些商代漆器残片,红地黑花,色彩鲜明。有的雕花,或镶有绿松石,是精美的工艺品。

司母戊鼎及其铭文(安阳武官村出土)

妇好墓出土铜鸮

商业 商代的商业交换已有初步发展,开始出现专业商人,但很少。《尚书·酒诰》记载妹土(今河南淇县)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反映了人们在经商谋生的情况。值得重视的是在当时的商业交换关系中已使用了货币,时称为“贝”,主要是海贝。海贝产于南洋一带,在黄河流域十分难得,因而珍贵,用作货币。贝以10枚为1朋,朋是贝的单位。在殷墟的妇好墓中发现有6000枚海贝,为600朋。妇好是商王之妻,有用这么多贝随葬的可能。商王和贵族还常用贝赐给臣属。海贝因数量不多,不敷使用,又用玉或骨制成玉贝或骨贝,或铸铜贝。贝在商业交换关系中,已充作媒介、支付、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三、文化艺术

商朝统治者为了他们的政治或生活的需要,强迫一大批奴隶脱离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工作,创造了辉煌的商代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 商代已有文字,现在已发现的文字资料都是商代后期的遗物。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在少量铜器上亦铸有一些文字,称为铜器铭文,亦称钟鼎文,简称金文。

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凡遇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每次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章。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文献资料。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十万多片 ,所记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四千五百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二千字左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将汉字按其构造分为六种,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谓之“六书”。

甲骨文虽仍以象形为主,但基本上具备六书。如象形:鱼( )、月( );指事:上( )、下( );会意:明( )、涉( );形声:河( )、鸡( )。有些卜辞的文字整齐,笔画均匀,刻技熟练,字形美观,足证此种文字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了。

卜辞一篇约四五十字,最长的有百字左右。铜器铭文长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有一二字或五六字。

天文、历法 商代已有了早期的天文学。在甲骨文中已有鸟星、火星等星名。这两个星是测定春分和夏至两季节的重要标志。甲骨文中还有关于日蚀、月蚀、风、雨、云、雷等记录。

商代的历法已相当完善,为阴阳合历,以太阴(月)纪月,以太阳纪年,用闰月调整季节。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年终置闰,叫做十三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商代后期,也在年中置闰。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合,六十日为一个周期。在甲骨文中发现有完整的干支表,这是我国最早的干支记录。甲骨文中还有“今春”、“今秋”和“日至”等记载,当时已有季节划分,可能已有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商代的天文学和历法的进步,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艺术 商代的艺术已相当发展,尤以造型艺术最为突出。多数作品是雕在各种实用器物上,也有专供观赏之用的。

商代前期的铜器和部分陶器上,往往刻有精美的花纹,而以带有浓厚的神秘意味的饕餮(tāotiè涛帖)纹作为整个花纹的主体,再用云雷纹等点缀其间,壮丽大方。商代后期,青铜艺术进一步发展,花纹增多。除饕餮纹外,还有夔纹、羊纹、鹿头纹、牛头纹、虎纹、鸮纹、蝉纹、人面纹等,造型庄严匀称,且富于变化。其他用玉、石、角、骨、牙等质料雕成的作品也很好。在妇好墓出土的四百件玉石制品中,有各种立体或浮雕像,如有全身人像、人头像,有的跪坐戴冠,腰束宽带;有的赤足盘发,裸体文身;还有的一面是男像,另一面是女像。动物制品有虎、豹、熊、象、牛、羊、马、猴、狗、兔等兽类,有鹤、鸮、鹅、鸽等鸟类,还有龙、凤和龟、蛙、蝉、鱼、螳螂等。这些制品都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武丁时期的卜甲(安阳小屯村出土)

四羊尊(湖南宁乡出土)

四、商朝的灭亡

奴隶主的残暴统治 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例如商王常用人祭祀祖先、鬼神。一次用人祭要杀奴隶数十人至数百人,最多达500人。有的奴隶被砍头、焚烧、宰割或活埋。如用火烧死女奴以求雨,将女奴投入水中以祭神等。奴隶主还用人殉葬。少的用一二人,多的用数十人,二三百人,最多达400多人。安阳武官村的商王陵墓仅在墓室与墓道内已发现殉人79个。殉人有大人、小孩;有男人、女人。生活奢侈的事例极多。妇好墓的殉葬品多达1400多件,仅青铜器就有400多件,其中多数为酒器。商纣王(帝辛)“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又大修离宫别馆,作“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大小贵族无不沉湎于酒色。于是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尚书·微子》曰:“小民方兴,相为敌仇。”奴隶们和破产平民们的反抗斗争在发展。

周武王伐纣 商朝后期,除了统治者生活腐朽、统治残酷以外,还连年对外进行战争。纣王之父帝乙征夷方达二年之久。他死后,纣王即位,更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几乎将国内青壮年都征发出去。国内矛盾加剧。这时渭水流域的周族已建国,而且日益强大,乘商国内空虚之机,发兵进攻商的别都朝(zhāo招)歌(今河南淇县)。纣王将俘来的夷人编成军队迎战,在朝歌南郊牧野大败,自焚而死,时在公元前1046年。商朝建国五百余年,至此灭亡。我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也至此基本结束。

武官村大墓复原图

复习思考题:

1.商代的青铜工艺怎样?

*2.甲骨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中国古文字的创造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3.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重要名词:

契*汤*盘庚 商纣王 司母戊鼎*甲骨文

参考书:

1.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贰〕二。(选读)

2.《史记》卷三《殷本纪》。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aflapO+xEZeSy4c4KJ11QfF0gt/7h50gUVvAAoyw0FDQLe6Q/wFr9gKmdgT7Px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