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分布式lD生成器

本章的最后,再详细介绍一个分布式系统必然要面对的技术—分布式ID生成器,作为本书实战性案例的开端。

在分布式系统中,如何在各个不同的服务器上产生ID值?例如,有一个订单系统被部署在了A、B两个节点上(即两台计算机上),那么如何在这两个节点上各自生成订单ID,并且保证ID值不会冲突?

通常有以下3种解决方案。

① 使用数据库的自增特性(或Oracle中的序列),不同节点直接使用相同数据库的自增ID值。

② 使用UUID算法产生ID值。

③ 使用SnowFlake算法产生ID值。

由于Java提供了对UUID的支持,可以直接通过UUID.randomUUID()获取到UUID值。因此本节主要介绍SnowFlake算法。

SnowFlake算法被称为雪花算法,是由Twitter提出的一种生成ID的算法,该算法会生成一个64bit的整数,但实际只使用63bit,共可以表示263个ID值。如果用十进制表示,就是9223372036854775808个ID值。

SnowFlake的组成结构如图2—16所示。

图2—16 SnowFlake的ID结构

SnowFlake算法生成的ID是64位的,而Java中long类型也是64位的,因此可以用long来存储ID值。

41位时间戳:表示某一时刻的时间戳(时间戳:假设设置的起始时间是2018-01-01T00:00:00.000,那么该起始时间到某一时刻所经过的毫秒数,就称为“某一时刻的时间戳”)。41位时间戳可以表示2 41 个数字,如果用每一个数字表示1ms的时间,那么41位的时间戳可以表示69年的时间[2 41 /(1000*60*60*24*365)=69]。因此,如果以2018-01-01T00:00:00.000作为起始时间,41位随机数可以表示2018—2087这69年间的任一时刻(精确到ms)。

10位机器码:可以将机器的MAC地址或IP地址等唯一标识符转换成的10位二进制数字,也可以将10位机器码拆分成“5位地理位置+5位机器编号”的形式。总之,就是想通过10位与节点有关的物理信息(或各种标识信息),对不同节点生成不同ID值。

12位序列号:0、1、2、3…12位递增数字的二进制表示形式。

SnowFlake算法采用“41位时间戳+10位机器码+12位序列号”的大致思想是,当多个节点需要生成多个ID值时,先判断这些节点是否是在同一时刻(精确到ms)生成的ID。如果不是,可以直接根据41位时间戳区分出ID值;如果是在同一时刻生成的,就再根据“10位机器码和12位序列号”区分ID值。

Twitter在GitHub上给出了SnowFlake算法的Scala源码,以下是翻译过来的Java版代码(本算法中,将10位机器码看作“5位datacenterId + 5位workerId”)。

源码: demo/ch02/SnowFlake.java】

Twitter在GitHub上给出了SnowFlake算法的Scala源码,笔者也将其翻译成了对应的Java版源码,读者可以在本书赠送的配套资源中查看。 i95mHP2/yhgN8KpxcMqMtBY+JyjndJEx05NH1sH/28LQYfgs9vlj+hN3wsTCY4n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